为了稳住疯批夫君,我苦心竭力第147章 外亲内疏
宴席散去,众人心中的疑惑非但没有得到解答,反而积攒得更多。 多数人与始安王并无太多来往,打探到消息之后便放下心来,精力都用来琢磨武陵王在朝堂地位的改变。 要说皇帝爱重他吧,又收了他全部的兵权,说不在意他吧,可这几天这出父子情深又是咋回事。 他们是时候重新斟酌对待武陵王的态度了。 刘渚和姚淑媛约好第二天接她的时辰,独自回了自己的府邸。 半个时辰之后,一辆黑漆平头马车从侧门驶入。 临近傍晚,街道上只有零星几个行人,拜访吴兴王府的宾客并未引起什么注意。 刘渚在室中沏好热茶,站在门口静候来人。 视线所及之处出现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刘渚脸上堆笑,殷勤地上前迎接。 “司徒大人,小王已恭候多时了。” “大祸临头,王爷还笑得出来。” 徐司徒没什么好脸色,进屋后把披风一扔,沉声问道: “王爷这几日在外打探,可有什么眉目?” “找到了当年入殓的人,始安王的确在两年前就死了。” 徐司徒对他的答复非常不满,眉心紧锁,转头说: “这对我们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他们比谁都清楚,始安王跟勾结蛮族谋逆没有任何关系。 皇帝原本就想除掉他,所以当初东窗事发时,徐司徒只是稍稍用了点小手段把注意力转移到他的身上,皇帝立刻顺杆而上结束了案子。 始安王本人对真相一无所知,就算现在还活着,也无法再指认他们。 他们现在要关心的,是皇帝和武陵王手上掌握的证据。 “本以为父皇借机杀了始安王后就不会再调查此事,小王远在吴兴郡,自然难以洞察朝堂的动向,司徒大人同父皇来往甚密,怎么也不曾察觉?” 刘渚轻飘飘地把事情甩给了徐司徒。 之前的部署本来就是他负责解决蛮族那边留下的尾巴,徐司徒盯住京城的局势。 按这会儿的情况,皇帝分明从来没有停止过调查,徐司徒居然一无所知,现在还大义凛然地质问起自己来了。 “哼。” “臣固然也有错漏之处,但王爷可曾想陛下是从哪儿得到的情报。” 徐司徒从袖中掏出一封密报拍在桌上,强压着愤怒开口道: “正是被武陵王抓获的蛮族人!” “王爷信誓旦旦说解决了一切,世上除了你我外知晓计划的人都死了,他们又是怎么从雍州被秘密送至京城的?” 刘渚拿着密报,脸色越来越难看。 没想到刘琮来了招偷梁换柱,那些明面上被处死的蛮族首领都已经秘密送往京城,被皇帝亲自审问。 他和父皇什么时候这么亲密了? 当初的计划才实施到一半就被武陵王无意之间撞破,他们仅凭现有的部署根本无法诬陷太子要谋反,所以只能放弃,匆匆忙忙地毁掉那些伪造的书信。 “大人不必心急,既然你我还好好的站在这里,就说明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不仅他们俩没事,太子那边看起来也风平浪静,那留给他们的时间就还很充裕。 徐司徒发泄一番后也平静了下来,现在再推脱责任没有意义,当务之急是先打探清楚皇帝掌握了多少证据,下一步有什么动作。 他是朝臣中最得皇帝信任的人,这回也都被瞒得死死的,那就只能从武陵王那边入手了。 自己跟武陵王素来没什么交情,不过面前这位是姚淑媛养大的…… 送走徐司徒之后,刘渚啐了一口,面上冷笑连连。 徐修逸这个老狐狸,居然想利用母妃来从刘琮嘴里套出消息。 先不谈自己心里愿不愿意这样做,只看这事儿的后果。得罪刘琮的是自己,徐修逸坐享其成,凭什么。 刘渚本就势弱,从小到大也只有姚淑媛真心对他,他是怎么也不肯按徐司徒的意思行事,既断了和姚淑媛的母子情谊,又和得势的武陵王结仇。 徐司徒之所以暗中扶持他,是因为和太子政见相悖,两人在朝中势同水火。 太子刘煊深恨他处处同自己作对,曾在下朝后指使自己的亲卫冲撞徐司徒的车架。 徐司徒原本就身体瘦弱,被一顿乱拳围殴之后整整大半个月没能下床。 皇帝知晓后只是派人安抚了徐家,对太子稍微训斥几句便轻轻放过。 从此后大伙儿都见识到了太子的小心眼和皇帝对他无底线的纵容,更没有人敢和徐司徒站在一边对抗太子一党了。 太子睚眦必报,徐司徒也不想坐以待毙,才从众皇子中选中了刘渚。 但他依然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那就是被他主动嫁给刘域的小女儿。 如果最终还是不能撼动太子的地位,有这一层姻亲关系在,好歹能保住自己的一条老命。 刘渚又怎么会察觉不出徐司徒的真实想法。 他拍了一下自己鼓鼓囊囊的肚皮,心里有了主意。 要是能借这个机会让那个老东西彻底断了和太子一派的联系,从今往后他便只能全力支持自己了。 他得好好琢磨琢磨,这回的事虽然惊险,但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另一边王家的书房里,刘琮也正同岳父岳母陈述皇帝和他当夜的秘谈。 虽然皇帝耳提面命要他不许同任何人透露,以免计划有失,到时候找不出真凶,谋逆的罪名就真的得扣在他的脑袋上。 但是刘琮怎么可能相信他的鬼话。 他哪有那么老实,皇帝让他把通觉山的事移交给禁军,他就真的不管啦? 反正那什么龙袍密信压根就跟武陵王府扯不上一点关系,皇帝半哄半吓的不过就是为了让他帮着查案,顺便背一个两年前审查有误的黑锅而已。 说得再直白一点,要是那些证据真的指向自己,以刘琮对皇帝的了解,那位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把他送进大牢。 至于是确有其事还是别人的诬蔑,等查清楚后他人估计都凉透了。 这种事情,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 换刘琮来估计也会做此选择,所以他才更好奇那位让皇帝千方百计维护的人是谁。 “哈,原来是这样。” 晋熙长公主一脸幸灾乐祸,无聊的日子总算又有了点开心事。 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那个被诬蔑要谋反的人不是她的女婿,而是皇兄的好心肝。 太子刘煊。 或许也不该说是诬蔑,他不敢光明正大的调查此事,估计是因为目前的证据完全指向太子。 皇帝怎么会接受这样残酷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