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凰第132章 女子科举132
宫里。&lt;/p&gt; 梁皇后也想到了这一点,坐在坤宁宫里长长叹了好几口气。&lt;/p&gt;</p>
“若君这孩子怎么就……”&lt;/p&gt;</p>
这样扶不上墙呢?&lt;/p&gt;</p>
伺候的嬷嬷宽慰她,“皇后娘娘别着急,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有您指点教导,太子妃会有长进的。太子妃会再有嫡子的。”&lt;/p&gt;</p>
“嫡子不嫡子的,如今已经不是最要紧的事了。”&lt;/p&gt;</p>
梁皇后捏紧手指,想到元祁,再想到楚亦姝,只觉头疼得很。&lt;/p&gt;</p>
这些年,太子身边有那么多女人,谁能想到竟是一个没了父母的西北女子拔了头筹。&lt;/p&gt;</p>
当年,她也不觉得楚亦姝能掀起什么风浪。&lt;/p&gt;</p>
可如今……&lt;/p&gt;</p>
她那个在军中的弟弟,风头一日高过一日,皇上都记住了他的名字。&lt;/p&gt;</p>
还有原来在她身边伺候的那个侍女,搞出个什么红袖营、青娥小队,也获皇上大加赞赏。&lt;/p&gt;</p>
这才过了几年。&lt;/p&gt;</p>
原来那个无根无依,如同江上浮萍一样的楚亦姝,身后竟有了不俗的依靠。&lt;/p&gt;</p>
再加上元祁世子又由她抚养……&lt;/p&gt;</p>
“不行,不能让元祁和她继续在同一阵营,共乘一条船。”&lt;/p&gt;</p>
不然,他们相互为依靠,相互为支撑,凝成一股难以撼动的势力,她之前的谋划就全泡汤了。&lt;/p&gt;</p>
不仅必须把他们两个分开,最好还能分化他们二人,尤其是让元祁对楚亦姝心怀芥蒂,不让元祁继续相信楚亦姝才是重中之重。&lt;/p&gt;</p>
“可是,皇后娘娘……”&lt;/p&gt;</p>
旁边的嬷嬷凝了眉心,若没有合乎情理的由头,几乎无法说动太子,把元祁世子从楚亦姝身边带走。&lt;/p&gt;</p>
“是啊……”&lt;/p&gt;</p>
梁皇后脸色也不好,若是有个合理的理由就好了,可是,她要到哪儿去找这样一个理由呢?&lt;/p&gt;</p>
……&lt;/p&gt;</p>
御书房&lt;/p&gt;</p>
明宣帝眸光凝凝,一边看着御案之上各地呈上来的奏折,一边又拿着西河军呈上来的战报,神情很是复杂。&lt;/p&gt;</p>
“父皇,怎么了?”&lt;/p&gt;</p>
太子见明宣帝很久都没有说话,不由问了一声。&lt;/p&gt;</p>
“……”&lt;/p&gt;</p>
明宣帝又沉默了一会儿,最后,他深邃眼瞳深处,似闪过一道亮光。&lt;/p&gt;</p>
他看向太子,把那个在他心里思索又思索大半年的想法说了出来。&lt;/p&gt;</p>
“太子,你觉得,明年的春闱科考,朕下旨让女学生也能参加,如何啊?”&lt;/p&gt;</p>
“女学子?”&lt;/p&gt;</p>
太子心头一跳,虽觉诧异,但,很快就明白明宣帝为何会说这样的话了。&lt;/p&gt;</p>
自顾春儿回到戎城后,她在西河军里组的红袖营、青娥小队,几次立下奇功,使得北狄人为了她们而专门加大防备,让北狄被迫消耗了不少人力物力。&lt;/p&gt;</p>
而且,那些不适合进西河军的孤女,顾春儿还把她们组织起来,和张县令一起在戎城特地开设了一个织布所。让她们专门给西河军的将士们做四季的衣裳、鞋袜、手套。&lt;/p&gt;</p>
要做衣裳鞋袜,就得和其他出产棉花、布匹的城镇加强往来联系,多了货物往来。&lt;/p&gt;</p>
而且随着货物往来次数变多,也有其他货商将更多东西卖往戎城,再将戎城特产的瓜果卖往中原地区。&lt;/p&gt;</p>
张县令在奏折里说,戎城今年的税收较之往年提高了一成。&lt;/p&gt;</p>
父皇一定是看到戎城和西河军的变化,愈发觉得女子里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只要运用得当,也能为大周江山社稷出一份力。&lt;/p&gt;</p>
可是——&lt;/p&gt;</p>
“父皇。”&lt;/p&gt;</p>
太子深深,“让女子参加科举,不合祖制礼法,一定会有很多人反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