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幼儿园虎将665(1/2)

作者:三秋空城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第六百六十九章 幼儿园虎将665

多伦多这座城市就在五大湖边上,隔着安大略湖与美国纽约州相望。</p>

这是李谕第一次来这所大学,立刻受到了热烈欢迎。做了个常规演讲,又参加了一场欢迎宴会后,李谕才来到汤飞凡、班廷、麦克劳德等人所在的医学部。</p>

自从汤飞凡第一次公布实验报告后,这项研究就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多伦多大学医学部已经聚集了一大票研究员。</p>

实验室主任麦克劳德专门请来生化学家对牛胰岛素进行提纯,同时开始研究剂量控制和如何对付低血糖反应等问题。</p>

整体推进速度相当之快。</p>

在实验室中,李谕意外遇到了白求恩,他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已经是正式医生。不过白求恩似乎有要事在身,看着很忙碌。</p>

除了他们,去年刚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动物生理学系教授奥古斯特·克罗也带着妻子来到多伦多大学实验室。</p>

他妻子得了糖尿病,听闻胰岛素横空出世,迫不及待来到了多伦多。</p>

克罗争取到了胰岛素的生产许可,回丹麦后开了一家实验室,名叫诺德实验室;两年后,实验室的几个人离开,又创建了诺和实验室。</p>

两家相爱相杀半个多世纪,直到1989年合并为医药巨头诺和诺德。</p>

诺和诺德一直在糖尿病领域相当有建树。</p>

现在有汤飞凡在,得到胰岛素的生产许可并不难。</p>

要知道,历史上胰岛素刚刚诞生就被协和医院引进了,但一直没有得到生产许可。</p>

甚至一开始因为药剂不够稳定,连海运都不能做到。差不多1923年,美国礼来公司第一批改良生产工艺后的胰岛素才得以海运到中国。</p>

协和一直保存着病历,还能看到当时第一个糖尿病人的治疗记录。</p>

李谕随后带汤飞凡到纽约的美国医学大会上做了医学报告,他的英文足够好,可以应付。</p>

如此就能让更多媒体知道这个中国人的面孔,此后提名诺奖,不可能少了他的名字。</p>

李谕说:“这段时间你就在多伦多,我会联系国内,让协和医学院派人来学习学习,然后回去创建一个医药实验室,配合上海的药厂进行胰岛素生产。”</p>

“协和医学院的水平不差,您的药厂又不缺钱,完全可以做到。”汤飞凡并不担心,他当然希望胰岛素早点进入国内。</p>

司徒美堂在唐人街准备了一桌酒席,招待李谕和汤飞凡。</p>

“按照疏才老弟的说法,这位汤博士也能拿到一块瑞典诺贝尔大奖?”司徒美堂问道。</p>

“八九不离十,”李谕说,“所以是非常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情。”</p>

“简直可以举国同庆!”司徒美堂很高兴,然后惋惜道,“只是现在买不到酒,不能畅饮几杯。”</p>

“没有酒?”李谕问。</p>

司徒美堂说:“美国政府不久前颁布了一项奇怪的法令,严禁酒类销售。”</p>

好吧,大名鼎鼎的禁酒令已经开始了。</p>

李谕好整以暇道:“美国人的快乐又少了一项。”</p>

“简直太离谱!”司徒美堂以前爱喝两口,现在喝不上,气愤道,“美国人认为酒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是犯罪率飙升的诱因。宗教团体和女权运动多年来也一直坚持禁酒,宗教团体说饮酒会导致社会道德及思想的堕落;女权运动则认为酗酒导致了家暴。我就不明白了,以前难道不这样?”</p>

不仅宗教团体和女权运动禁酒,在此之前,美国几乎各个阶层都要求禁酒,工厂主觉得酒类降低了工人的生产效率;工人也认为酒精是资本家剥削他们的圈套之一;社会学家支持禁酒,是因为酒精妨碍了社会进步……</p>

诸如此类吧,不胜枚举。</p>

还有人为此画了一幅讽刺漫画:一堆酒桶举着标语,上面写着,“我们使人贫穷”“我们阻碍进步”。</p>

禁令刚开始实施时,还挺严格,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过不了几个月,就出现了很多“漏洞”。</p>

比如禁酒令要求酒精含量不能超过0.5%,美国就出现了含量0.5%的淡啤酒,厂家还在说明书中谆谆教诲,告诉大家不能做什么,因为会让酒精含量升高。</p>

一些葡萄酒采用类似的做法,在包装上注明“不得添加糖或酵母,否则会导致发酵”。</p>

美版此地无银三百两了。</p>

另外,真想喝酒的人,可以选择入教或者称病,因为禁酒令并未禁止教堂圣餐葡萄酒和医用威士忌的供应。</p>

而最为人所知的禁酒令后果,可能就是美国黑帮的大规模崛起。</p>

有时候老美动不动来的某条法令真的很莫名其妙。</p>

酒这东西比烟还要难禁,正规渠道被禁止,黑市立马就会兴起。</p>

一开始想着通过禁酒降低犯罪率,结果适得其反,犯罪率反而不断飙升,各种黑手党也顺势发展壮大,毕竟搞到酒要比搞到毒品容易太多,利润还很可观,也不用背负太大心理负担。</p>

美国的政府官员也渐渐被黑帮腐化,成为黑帮的保护伞。</p>

总之,禁酒令就像一场闹剧,直到罗斯福上任,才废除。</p>

废除的速度也比当年推行要快得多。</p>

李谕笑道:“下次回国,司徒大哥最好一次喝个够。”</p>

“哎,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司徒美堂叹道,然后说,“如果汤博士获得诺奖,回国坐彩车的话,我还真想去看看。”</p>

“坐彩车太招摇了。”汤飞凡说。</p>

“你们搞研究的不能这么低调,以前康南海先生在美洲风光得很。”司徒美堂说。</p>

汤飞凡说:“南海先生是政治人物,不一样。”</p>

李谕则说:“司徒大哥提醒了我,我准备给多伦多大学赞助几辆汽车还有资金,你们以后到四处交流可以方便点。”</p>

这种钱花得值。</p>

多伦多距离底特律很近,往返非常容易,加拿大的城市集中在美加边境线上,很多习惯也和美国非常像。美国虽然科学方面还比不上欧洲几国,但好歹已经有了完善的科学以及工业门类,胰岛素一开始就是由美国的礼来公司申请的生产专利,这家公司别看名声不大,但在医药史也相当强悍。</p>

所以可以说二十世纪初老美在某些方面不强,但不能说他弱。</p>

这种感觉非常像一百年后的中国,即便很多领域不是世界顶尖,但胜在全都有,而且有潜力。</p>

在美国多待了一周,李谕视察几遍美国的工厂后,才动身前往了欧洲。</p>

——</p>

首先落脚的肯定还是英国。</p>

来到剑桥大学,李谕准备见见卢瑟福,发现他在讲课,于是前往卡文迪许实验室等待。</p>

走到实验室门口,李谕看见有个二十多岁的学生模样的人在闲逛。</p>

“来自东方的李谕先生?”</p>

对方认识自己。 “你是?”李谕问。</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