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暴君第110章 历史是一面照妖镜110
刘辩抬起眼来,看着自己的母后,随后拱手拜道:“多谢母后教诲,孩儿已经铭记心中!”&lt;/p&gt; “这也是哀家为什么要让唐瑁出任丞相的原因。”&lt;/p&gt;</p>
说完这话,何太后缓缓起身:“这些事情轻重缓急,皇儿自然能分得清楚,渑池一战,我儿名留青史,天下大为震动。&lt;/p&gt;</p>
母后也只是帮着你做一个参考,皇儿不愿意的事情,母后又怎么会逼迫你呢?&lt;/p&gt;</p>
更况且,哀家看太尉卢植、司空蔡邑、司徒王允等人,实乃忠臣,眼下天色不早了,皇儿早些休息,明日哀家还要与你商议,册封他们三人为侯的事情。”&lt;/p&gt;</p>
听得何太后这样说,刘辩心中有些暖意生出,自一细想,黄琬其实也算是绝对的大族出身了。&lt;/p&gt;</p>
尚书令黄香曾孙、太尉黄琼之孙。&lt;/p&gt;</p>
可以说,虽然比不上袁绍一家四世三公的名头响亮,但也绝对是一流门阀。&lt;/p&gt;</p>
这倒是让刘辩有点头疼起来,这些人是用?还是不用?&lt;/p&gt;</p>
用的话,问题同样很大,不用的话,那自己能怎么做?&lt;/p&gt;</p>
科举制度是消灭门阀制度最好的办法,可是刘辩很担心自己现在,有那个本事,一下子就能做好吗?&lt;/p&gt;</p>
何太后走了,刘辩连恭送母后这样的话都尚未说出口,人就已经走出寝宫了。&lt;/p&gt;</p>
但册封司徒司空这些人为侯爵,也算是旧的制度,这确实是迟早都要商议下来的时候。&lt;/p&gt;</p>
唐后缓步走了进来,领着一群宫娥为皇帝宽衣。&lt;/p&gt;</p>
宦官们已经备好香汤,准备为皇帝沐浴。经过上一次宫廷之乱,后挑选留下来的宦官,则没有什么问题。&lt;/p&gt;</p>
刘辩倒也明白,皇后这是想要扶持唐家,让唐家成为大汉第一世家。&lt;/p&gt;</p>
毕竟,前后加在一起,五十万石粮食……啧啧,这可真的是惊天大手笔了。&lt;/p&gt;</p>
五十万石粮食有多少?&lt;/p&gt;</p>
一石相当于三十来斤,开战的时候,一个士兵一天能下肚的粮食,恐怕也就一斤,再加上其他的菜品混杂,约莫两三斤左右。&lt;/p&gt;</p>
这就是说,一个士兵一个月的粮食消耗,开战期间,也不过一石而已。&lt;/p&gt;</p>
唐家所有的家底拿出来,就足够五十万大军征战一月所需。&lt;/p&gt;</p>
刘辩麾下二十余万大军,足够征战将两三个月的时间。&lt;/p&gt;</p>
所不是开战期间,则每天半斤粮,还是轮值的才有。&lt;/p&gt;</p>
所谓的轮值,意思就是说,不是多有的军卒每天都要在军营里边呆着,不到你上班那天,自行解决伙食问题。&lt;/p&gt;</p>
除非大将练兵,才会把人叫回去,那样的话,也可以吃皇粮。&lt;/p&gt;</p>
至于十三世家所有抄家所得,刘备的令书也送上来了。&lt;/p&gt;</p>
共计得到粮草三百万石!&lt;/p&gt;</p>
而且太后的意思很明确,这十三世家,都是中等世家,远远比不得王家、李家、杨家这样牛逼轰轰的大世家!&lt;/p&gt;</p>
至少加在一起,或许能比得了其中一个。&lt;/p&gt;</p>
这种惊人无比的直观数据对比,真的是让刘辩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了。&lt;/p&gt;</p>
他甚至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把李家、杨家、王家都给抄了,那岂不是说……大汉帝国百年之内,不收税都没问题?&lt;/p&gt;</p>
可一想到这件事情带来的严重后果,刘辩也就制止了自己这个大胆的想法。&lt;/p&gt;</p>
“陛下!夜深了,该沐浴入寝了。”&lt;/p&gt;</p>
唐姬温柔的声音,将刘辩从沉思中拉回现实来。&lt;/p&gt;</p>
刘辩伸手握着唐姬微微发烫的玉手,待的他将唐姬完全揽入怀中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她浑身上下都是一片燥热。&lt;/p&gt;</p>
这会儿,他感觉自己所有大胆的想法,都可以在唐姬身上试试。&lt;/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