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_分节阅读_第362节
忆起另一桩事,刘彻唤了刘挽重新过来,而且一道往外走,竟然无意让别人知道。</p>
“听闻西南有个山民对你勤追不舍,执意要娶你呢?”</p>
对此刘挽哭笑不得,“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人。”</p>
“不懂事吗?他将雅言学得极好,而且也在努力学习我大汉的文化,他自进京以来,一直在打听你的消息,满长安的人怕是没有不知道他甚喜于你。你是何打算?”刘彻对那样一个人如此的痴迷于刘挽,该如何形容心情的复杂呢?霍去病去了多年,刘挽绝口不提婚事,这么些年喜欢刘挽的人并不在少数,可惜没有一个人能入刘挽的眼。</p>
但站在刘彻的立场,刘彻是希望刘挽能够有一个相偕白首的人。一个人太寂寞了!</p>
“他喜欢是他的事,重点在于孩儿并不喜欢他。他的喜欢只能是他的喜欢,与我无关。”刘挽答得那叫一个凉薄,并不以为意。</p>
刘彻更不知该如何反应了,瞅了刘挽半响道:“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在今夜为你准备节目,向你求亲。”</p>
“父皇默许。”刘挽微拧眉头,如此大出风头的事儿,但凡没有刘彻点头,某些外人根本不可能做到。</p>
刘彻坦然的答道:“一家有女百家求,你是朕的公主里相貌最出众,人品性子都是最好的那一个,有人追求朕的公主,朕为何要拦?”</p>
当爹的也有自己的想法,末了不忘补上一句,“他们总说没有人敢娶你,朕倒要让他们瞧瞧,不是没有人敢娶你,只是你不愿意嫁罢了。”</p>
没有一个当父亲的能够接受别人说他的女儿嫁不出去,尤其是当皇帝的。</p>
刘彻纵然知晓一切的根源都在刘挽,但依然无法接受那些人对刘挽的评价。刘挽但凡愿意点头,立刻会有无数人求娶刘挽,只不过刘挽不愿意罢了。</p>
刘挽......某个当爹的争这样的气是不是有点过分?</p>
第552章 番外八方来朝五</p>
不好意思, 刘彻完全不觉得过分,正是因为如此,刘彻毫不犹豫的选择让一个山民在今天这样一个八方来朝,各国集聚的场面, 向刘挽表明他的心意, 证明刘挽从来不缺喜欢又愿意娶她的人。</p>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晚宴开始, 刘彻领刘挽一道出现时,各国的使臣都纷纷与刘彻和刘挽见礼, 那一句大汉陛下后面接着的是长公主, 无一不在昭示刘挽在他们之中的威望。</p>
相比之下, 已然成年, 也为人父,甚至也都开始蓄须的太子刘据显得黯淡的多,但没有一个人觉得有何不可。</p>
刘挽所得到的权势地位,是凭自身的能力和实打实的战功立起的, 刘据纵然是太子又如何, 论治国之道他连刘挽的皮毛都不如,上阵杀敌他更是不曾。</p>
可以说,刘据的太子之位稳固,其中少不了刘挽的功劳。</p>
毕竟这些年刘据宠爱于李夫人,为此也对李夫人所出的五皇子刘髆十分疼爱,那比起太子当年只一味的打压可好得多了。</p>
而李夫人善音律, 又长得倾国倾城, 叫刘彻是捧在手心怕摔了, 含在嘴里怕化了,</p>
但是, 再宠又如何。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刘挽在那儿,太子之位稳如泰山。</p>
“陛下。”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刘彻一生所追求的不过如此,得偿所愿,刘彻的心情尤其的好。卫子夫在一旁见礼,而那比刘挽年纪还小的李夫人已然飞扑上前唤了一声陛下,刘彻顺手揽住李夫人的腰应一声,不忘冲卫子夫道:“皇后坐。”</p>
话说完回头望向刘挽,“坐那儿。”</p>
一瞧刘彻所指的位置,右侧之位,太子之上,刘挽应一声,神情淡定的入座。</p>
刘据及一旁的众皇子们无一不与刘挽作一揖而见礼,刘彻第一个入座,示意众人都且自便。众人纷纷入座,都不由的瞥过刘挽。</p>
可惜,居于刘据之上的刘挽并没有任何不适,甚至还在一旁和刘据说起了话,说的都是些家常话,无非是问刘据的几个孩子怎么没来。</p>
刘据面色温和的说起一群半大的小子正是好动的时候,宫宴上规矩多,与其把人闷在这儿,倒不如让他们自玩去,省得闹腾。</p>
刘挽认同无比,这样的宴会算得上是国宴,毕竟万国来朝,刘彻无非想通过这样的场面向天下人昭示,大汉的繁荣昌盛,他的种种功绩都远胜于先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彻觉得祖宗在天有灵一定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大汉。</p>
“大汉皇帝陛下,我等慕名前来,以前总觉得大汉或许只是被人传得很好,实则不然。来到长安后我们才知道,大汉远比我们所听闻的更繁华,更美丽。”等刘彻一如坐,自有那懂事的人起身,用一口并不算特别流利的雅言夸赞起大汉。</p>
长安的繁华令无数人心之向往,但也有不少人并不相信在他们落后的时候竟然会有这样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存在着。</p>
质疑,在他们亲眼见到这样一个国家时消失殆尽。</p>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大汉的百姓身上穿的竟然会是他们贵族所追求的衣料,在他们的国算得上有价无市的陶瓷竟然在大汉随处可见。</p>
更别说大汉内的美酒,美食,无一不是他们从来不敢想像的存在。</p>
当然,最让人无法忽视的更是大汉的一应建筑和道路。</p>
从他们进入大汉的境内,他们能够看到各种四通八达的道路,一切是如此的美好,又显得不真实。</p>
未必不会有人觉得一切可能是大汉有意让他们所看到的,或许一切并没有如此的美好,私下有人寻了百姓打听,反而由此知道了更多。从前的大汉朝百姓也苦,但近些年不一样了,朝廷大兴耕种,大力发展农业,从前他们觉得种田只能够满足他们日常的生活,勉强的活着,随着稻谷产量的增加,让他们非常清楚的感受到生活的变化。</p>
用百姓们们的话来说,如果十几年前有人告诉他们,将来他们可以吃饱穿暖,他们是绝不相信的。</p>
在他们普通人的认知里,能够有足够的粮食让他们一家子勉强的活下来已然是足够了。没有想到有生之年,他们也能吃上一顿好饭,穿上一件真正的好衣裳。</p>
诚然,依然也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但是朝廷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为百姓们解决生存的难题。</p>
如果说以前百姓们觉得山高皇帝远,他们所遭受的痛苦和磨难,上头的皇帝是不可能会知道,那么多年下来,他们又惊奇的发现了,其实皇帝可能还是清楚的,只不过在那些年里,朝廷也是自顾不暇,没有办法为百姓们解决问题。</p>
但现在不一样了,边境得以安宁,大汉朝接下来最重中之重的大事便是发展国家,以令百姓安居,国富民强。</p>
长安大汉朝的国都,自然也就是大汉朝内最繁华的都城,无数人削尖了脑袋的想要往里凑,只为了能够在长安有一席容身之地。</p>
自然,大汉朝的百姓们过的日子,相比于其他沿途他们所能看见的百姓们来说,确实也是还要更好一些。</p>
但无论是哪一种他们所看见的百姓们所过的日子,都不是他们的国家所能比及的,自然也都是让他们羡慕无比的。</p>
大汉的富强,不仅是在军队上,哪怕是大汉的每一个百姓,那些刚会说话的小儿,也能像所有的人大声的宣告,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p>
大汉,确实是值得他们学习,也是值得他们臣服的国。</p>
针对这一点,很自然而然的,见到刘彻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朝刘彻弯下了腰,表现出他们对大汉的臣服,希望能够由此和大汉继续的友好发展下去,成为最坚定的盟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