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_分节阅读_第274节
刘彻听刘挽根本都不用过脑的道来一系列的规矩,最终再也忍不住愉悦的笑出声。</p>
“我的儿啊,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刘彻不得不惊叹,刘挽被夸得十分的汗颜,她其实完全没有动脑,那不过是后世经过一两千年的科举制度进步,一点一点的将发生的问题总结,并且有了相对解决的办法。她,完全是将几千年的精华一步到位的总结了而已,被夸得受之有愧,受之有愧。</p>
“其实也没有啊。”刘挽不得不推辞一番,想解释也没法儿解释,只能道:“只是好像有什么人告诉我,应该要用这样的办法。”</p>
此话落下,刘彻嘴角一僵,得天独厚,并非一句空话。同时也让刘彻郁闷无比。</p>
上苍既然将刘挽赐下,让他大汉得到这样的一个能人,为何却要收回去。若非上天厚待,刘挽怎么可能会是现在的样子?</p>
第424章 太子的目标</p>
一时间, 刘彻不禁对上天生出怨恨。</p>
是啊,既然老天给大汗赐下刘挽这样优秀的人,怎么可以突然的收回去!明明大汉依然的需要她。</p>
不,他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把刘挽留下来。</p>
对, 不仅是刘挽, 还有霍去病。</p>
他们两个人, 有他们在, 刘彻可以心安。大汉定能安定。</p>
刘挽既然能先一步的将后世经过数千年的总结经验用上来,给科举每一处都定下规矩, 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无非又是一番争执, 反正一回生两回熟, 刘挽也不怎么在意的将理由说出,争取将人说服了。</p>
这样的效果还是不错的。</p>
因她是女子的身份,纵然她生财有道,纵然她建城有功, 也在战场之上立下赫赫战功, 但取才和打仗建城总是有不同之处的,人人都在用审视的目光看待刘挽。好在,刘挽底气足,真以为她只会打仗不会计谋不成。</p>
须知多年以来,再忙的刘挽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业,诸子百家的著作, 得闲刘挽都会手不释卷, 否则怎么引经据典的反驳一众人?</p>
但凡少读两本书, 说不过这些人, 都极有可能会让这些人看不起!</p>
作为女子的刘挽因为操作的事情太多, 在本质上已经让无数的男人将她视为敌人,这样的情况下,刘挽须得自身的本事过硬,才能让他们心服。</p>
刘据如果说先前并不相信有人可以那样的勤奋,跟在刘挽的身边日子越长,刘据才深刻的体会到,其实别说以勤补拙了,纵然聪明如刘挽,也从来没有自恃聪明的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或者读的书已然足够多,以后应该不需要再读了吧。</p>
恰恰相反,从始至终,刘挽的态度一直都是要多读点书,再多读点,千万千万不能让人忽悠了,也不能因为书读得少被人看不起。</p>
说不出文章的典故,不解其意,在刘挽看来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为此,刘挽对自己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越发不能松懈。</p>
纵然刘挽忙得再不可开交,也会花上小半个时辰看看书,在她看书的时间里,不许任何人打扰。</p>
刘据终于意识到,为何刘彻会这般的喜欢刘挽。</p>
聪明人从来不少,可是聪明又勤奋,甚至从不认为自己足够强大,不需要再增进知识的人更少。</p>
刘挽恰恰是这样一个万中无一的存在。</p>
刘据未必不想像刘挽一样,可是,真的很难。</p>
人都有惰性,也正是因为这一份惰性,令无数人的人生拉开了差距。</p>
好在,刘据虽然没有办法像刘挽一样处处的对自己要求严厉,一刻都不能松懈,早年刘挽已然让刘据努力的养成好习惯,算是小有所成。虽然比不上刘挽,认真来说,刘据的那点习惯也不算太差。读书识字之时,哪些事要做,哪些事不该做,刘据执行得相当不错。</p>
正因如此,刘据对刘挽的敬佩随着对刘挽勤奋直观,越来越深。</p>
刘据别的话是没有办法和别人说的,但可以和卫子夫说。</p>
比如刘挽是怎么样做到数十年如一日的每日读书。</p>
卫子夫是这样答来的,“你二姐自小就懂得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为了她的目标,她可以付出所有。据儿想好了以后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吗?”</p>
刘据被问得一愣,他是大汉的太子,他要走的路早在他成为大汉的太子时不是已经被人指明了吗,为何卫子夫还要这样问。</p>
“你去病表哥和你二姐一样,从小竖立的目标都是灭匈奴,安天下。匈奴,多年屡屡犯我边境,以令大汉百姓受尽屈辱,大汉朝也为此颜面尽失。他们两个从小就在你父皇的面前说过,将来他们一定要为大汉解决这样的心腹大患。匈奴强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打了一场振奋人心的仗的人是你的舅舅,在那之后,你舅舅屡次对抗匈奴,哪一次不得得胜而归?你表哥和二姐是以你舅舅为目标的,他们也想成为像你舅舅一般,能够为大汉开疆展土,卫大汉边境安宁的那样一个人。你呢?不要想你已经是大汉的太子,你便以之为目标,你须得想清楚你要走的路,你才能走下去,而不至于生出迷茫。”卫子夫认真的告诉刘据,他并不需要因为他是太子,所以认为他这一生只需要努力的当好这个太子足以。</p>
太子,一个太子到底应该是怎么样,并没有肯定的答案。这样笼统的想法,并不能支撑刘据将来要走的路,这也是为何卫子夫要刘据想清楚的原因。</p>
想明白之后,或许就能跟刘挽一样,朝目标不断的前进,从此,再不会迷茫,不会因为遇上任何的困难而停下脚步。</p>
对刘据,卫子夫其实和对其他的女儿一样,更多希望他能平安健康开心的活下来。</p>
可是,作为大汉的太子,他不可能只追求平安健康。</p>
刘彻在刘挽一而再,再而三的直指问题所在,纵然确实不再指责刘据软弱,没有一点像刘挽的样儿,但卫子夫能够感受到刘彻的失望。</p>
刘挽是如此的出色,刘据如今已经八岁了,八岁的年纪,刘挽已然生财有道,将诸子百家收入麾下,为她所用。</p>
可是现在的刘据连目标都没有明确。</p>
刘彻不可能对太子没有期许,所以无论他提多少在别人听来高的要求,一但想到这个人将来要承继的是江山天下,所要担起的是黎民的生计,都将不再觉得高。</p>
卫子夫有时候也在想,如果刘据不是儿子,是不是会好一些,至少不需要承担得太多。</p>
可是,如果刘据不是儿子,那么卫家,甚至是刘挽,将来该怎么样收场,卫子夫又怎么可能会不担心?</p>
儿子,刘彻需要一个儿子,卫子夫和卫家都需要一个儿子。</p>
卫子夫是不想给刘据太大的压力,但他身处在这个位置上,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不是有刘挽在前面给刘据顶着,刘据所要承受的会更多。</p>
刘彻对刘据只是不满,不满于刘据没有刘挽的聪明,没有刘挽的周到,更没有刘挽对大局的把控。但刘据年纪尚小,一切都可以学习。</p>
关键在于,刘据会不会愿意学。</p>
卫子夫有时候想到刘据所面临的种种压力,也会不禁的想,若是换成她,她可以做得比刘据更好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