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_分节阅读_第11节(1/2)

作者:豆角开花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_分节阅读_第11节

可是,女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给人生孩子的!</p>

刘挽很想把这句话喊出来。她不能,不仅是因为她说不出来,也是因为她不能说。</p>

她自问有能力和整个封建王朝抗衡了吗?她所认为不公平的事,不认可的话,在这个世道的所有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想要改变他们每个人的想法,包括作为女人们的想法,谈何容易?</p>

刘挽心里是压抑的,以至于她都不想再听下去了!挣扎爬走,平阳长公主并不强求,叮嘱人看好刘挽,便同卫子夫继续刚刚的话题。</p>

“娇娇毕竟不同,她对陛下一片真心,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掏给陛下,这一点上,你我都自叹不如。”刘挽走远前,听着平阳长公主论起陈皇后对刘彻的种种态度,其实很想说的是,看,所有人都知道陈皇后对刘彻的一片真心,却没有一个人想过让刘彻珍惜这一份痴心,让刘彻好好的跟这一个待他一心一意的人过好日子。</p>

啊,对,卫子夫虽然不算是平阳长公主进献给刘彻的人,打一开始平阳长公主是有心要给刘彻送女人的不是吗?女人,永远都比男人更懂得怎么往一个女人心上扎下最狠的一把刀。</p>

吐一口气,刘挽让人抱着她走远一些,再走远一些。干脆的让人跑到卫长公主处,刘挽瞅见卫长公主睡得正香,她想说的是,自家姐姐的体质挺差的,三天两头的不舒服,身子太弱了!</p>

“怎么让小公主过来了?”伺候卫长公主的人一见刘挽来了,生怕刘挽将卫长公主吵醒。</p>

“小公主要来,我如何拦得了。”伺候刘挽的人也是无奈,照顾刘挽许久,别看刘挽小,却是一个主意极正的人。平日里刘挽想干的事,旁人怎么拦都没有用。</p>

要不怎么会传出刘挽聪慧的话头来,正因为刘挽哪怕还不会说话,却像是听得懂人话,也知道该跟谁亲近。素日照看她的人别想着领着她往哪儿,让她做什么,从来都只有她领着人往哪儿去。</p>

“这么一比倒是卫长公主要好伺候得多。”两下一对比,伺候卫长公主的人冒出此话。</p>

“倒也不是。论乖巧小公主也是极乖巧的,不过性子有些霸道,神似陛下。你是没看见小公主板起脸的样子,与陛下如出一辙。”</p>

刘挽!!!夸她呢?还是夸她呢?像刘彻是夸她吗?</p>

第18章 和亲</p>

满肚子的腹诽,刘挽也不管她们嘀咕,毕竟她在宫中最大的消息来源正是宫人们私下八卦聊天所得。要是她们哪一天不聊天了,刘挽必将成为聋子瞎子,啥也不清楚。</p>

成为这样一个人,不是说不好,但在汉宫内,作为一个聋子瞎子太没有安全感了,刘挽想的何尝不是,她该如何才能了解更多情况,以达到能够在危险的情况下保全他们一大家子的目的!</p>

末了刘挽又觉得自己过于焦虑了,毕竟就眼下的情况来说,卫家正得刘彻宠爱,她可靠的舅舅卫青虽未崭露头角,也快了对吧!</p>

刘挽决定松一松,嗯,陪着她的小姐姐多玩耍玩耍,不该管的事莫管太多。</p>

平阳长公主离去的时候天已经近黑,卫子夫的脸色一如既往,好像没有受到任何影响。</p>

接下来宫中的日子,毕竟是在大丧期间,别管是刘彻或者其他人,都得守孝。</p>

因而刘彻虽然常来看卫子夫,却从不留宿。</p>

皇帝若无忠孝,不肯作为天下的典范,谈何令世人臣服?</p>

别以为皇帝就可以肆意妄为,相反,此时的大汉对君臣的要求都是对等的。为君者不堪为君,有违为君之道,臣可以不臣。换而言之,当皇帝的人要是敢乱来,不像一个皇帝,别怪当臣子的反了他。</p>

正因为如此,刘彻才会有危机感,别说大汉是实施分封制的,在他之前,就他爹也曾碰上七国之乱,六位诸侯王一道起兵想要拉他爹汉景帝下马,好再分天下,但凡他爹有半点差池,天下早不是他刘彻的了!</p>

纵然大汉经过七国之乱,诸侯王们的实力大减,也并不意味着刘彻可以放心无忧。山高皇帝远,只要他们有造反的基础,对大汉就是不安定的因素。</p>

扯远了,守孝期的刘彻日常来看看刘挽,逗着刘挽说说话,也会偶尔摸摸卫长公主的头。倒不是刘彻不想抱抱卫长公主,谁让卫长公主见了刘彻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呢。</p>

刘彻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明摆着很是疼爱,否则也不会封她为长公主。</p>

无奈刘彻的气场过于强大,卫长公主性子温柔,胆子略小,每每见着刘彻虽说礼数周到,何尝不是也小心翼翼,不敢像跟卫青时一样开心的笑,开心的闹。</p>

刘彻没少为这事吃醋,好在刘挽总喜欢跟刘彻在一块,也算是弥补了刘彻那颗被卫长公主伤害的心。</p>

陈皇后被关在甘泉宫,刘挽在那之后,直到卫子夫生产,都没有再见过陈皇后。</p>

听闻馆陶大长公主和王娡这位太后大吵了一架,王娡明显气得不轻,听闻王娡再也没有见过馆陶大长公主,馆陶大长公主也再没有进过宫见过王娡。</p>

不过,刘挽偶然听说,馆陶大长公主没有进宫不假,刘彻却亲自去了馆陶大长公主府上见了馆陶大长公主一回。</p>

刘挽听着八卦,难辨真假。不过,她想一切必然都在刘彻的掌握之中。</p>

此后不久,闻匈奴来请和亲,消息传得满宫上下沸沸扬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挽听着宫人们说着不知此番又将是谁被选中。按大汉的规矩,不会送真正的公主前去和亲,而只会从宫中选相貌出众的女子封为公主,远嫁和亲匈奴。</p>

刘挽终于是会走了,话也能冒出几个来,她第一个唤的人必须得是刘彻,一个父字,可把刘彻乐坏了!纵然不是第一回听到孩子唤父,刘挽第一个唤的是他,是他,他怎么能不高兴。</p>

朝堂上的事,刘彻很少回来同卫子夫讲起,偶尔刘挽缠着刘彻,刘彻会跟卫青提起朝堂上的事,刘挽也就能知道不少事。</p>

比如在窦猗房去世后,彗星现,朝堂非议四起,诸侯王们都议论纷纷,明显着有人想要借机生事!刘彻知晓一个个人都不安分。偏在此时,闽越王郢举兵于冶南,进犯南越边邑。南越王上书汉廷告急。</p>

早在三年前,闽越就已经举兵围东瓯,东瓯向汉廷告急。刘彻派中大夫严助征调会稽郡的水师救东瓯。汉兵未至,闽越王郢即自动撤兵。东瓯王因怕闽越军再次骚扰,便主动向汉廷请求,举国四万多人迁移于庐江郡,东瓯地盘划入会稽郡。没想到才过去三年,再次生乱,刘彻自是不能容的,即命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征讨闽越。为这事,刘彻的王叔淮南王刘安上书上书劝谏,说用兵有害无益。刘彻对那位王叔赞许之,毕竟眼下大汉最大的敌人是匈奴。对付闽越之地,吓唬吓唬他们足以,打是打不起来的。</p>

听着刘彻将重心放在匈奴上的意思,想想史书上关于刘彻的记载,那是一位以灭胡为毕生宏愿的人,他这一辈子都想将匈奴灭了,为此不惜举一国之力,纵然因此打得大汉的家底都空了,他须想办法从别人手里抢钱,刘彻也没有停止过。直到最后大汉民不聊生,刘彻才不得不反省,有些事他做错了,真做错了。</p>

此时说那些以后的事太远,匈奴再一次前来请和亲,冲的何止是和亲,更是想从大汉拿到一定的粮食和绸缎等想要的东西。</p>

大汉啊,想当年大汉初建,汉高祖刘邦听闻匈奴进犯,志得意满的觉得自己率领三十万大军,必将击溃匈奴,扬大汉国威。</p>

万万没有想到,刘邦领的三十万大军出去,被匈奴困于白登,差点有去无回。</p>

亏得有陈平出计,才让刘邦得以逃出,自那以后,大汉经惠帝,高后,少帝,再到文帝,景帝,都对匈奴实施和亲以达和平。</p>

然而匈奴一方并不是容易满足的人,哪怕两国和亲,他们也是隔三岔五的进犯边境,一回一回的掠夺大汉,致使大汉的边境不得安生,百姓深受其苦。多年来人皆思安定,何尝不是想着该怎么对付匈奴,以扬大汉之威。</p>

可是,眼下是合适的机会了吗?</p>

谋定而后动,不打则矣,要打,一出手就要击中对方的要害,绝不能给别人警惕的时间。</p>

“陛下,匈奴和亲一事,望陛下速速决断。”刘挽也想知道,刘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定主意要对匈奴动手的,在没有任何可取经验的情况下,刘彻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一点点的探出匈奴的底,以达到一击而出,让匈奴见识到大汉厉害的目的?</p>

刘彻一眼瞥过说话的人,不难看出他的不悦。</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