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太子妃第12章 卫丛上门求见12
阵阵清风从窗户钻进来,轻轻翻动墨迹未干的宣纸,搅得室内墨香盈盈。 </p>
“去信给文昱礼,问问他是死了吗?”谢筠说。 </p>
邢泽回过神来,听到谢筠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一头雾水,下意识“啊”了一句。 </p>
谢筠面无表情地说:“距上次传信来已经快半个月了,他这半个月都在做什么?告诉他,他若再如此懈怠,就滚到北疆修长城。” </p>
邢泽抖了下,立刻道:“是,属下这就去。” </p>
邢泽连忙快步下去了。 </p>
他脑子转得飞快。 </p>
上次京师传信来只说了一件事,就是公子的婚事,公子刚刚的话,表面上是说文大人懈怠公务,实际上么,恐怕是生气文大人在公子和徐家的婚事上没出力,干活太慢了。 </p>
文大人这回,属实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 </p>
不过,和他也没什么关系。 </p>
毕竟,看见同事被压榨,邢泽能做的只有如实传递上峰消息,然后在背后偷偷地幸灾乐祸。 </p>
*** </p>
夜里,凉风习习。 </p>
夜风掠过平静如镜子的湖面,穿过雕梁画栋彩绘精美的亭台水榭,迎面朝徐尽欢吹来。 </p>
徐尽欢坐在懒洋洋晃动的秋千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揪着秋千架上缠绕的牵牛花叶子。 </p>
“唉——” </p>
少女长长地叹息一声,叹息声轻得风一吹就散了,消失在空旷的庭院里。 </p>
徐尽欢摇头感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啊。” </p>
“扑哧——” </p>
一声笑声从徐尽欢背后传来。 </p>
徐尽欢转过头去,是王嬷嬷。 </p>
王嬷嬷端着汤盅过来,笑着说:“小姑娘家年纪轻轻有什么可愁的,我看啊,小姐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p>
“才不是!”徐尽欢孩子气地反驳。 </p>
“好好好,不是。”嬷嬷笑着说,“那小姐跟老奴说说您在忧愁什么?” </p>
徐尽欢心底里是真愁,但她可不敢让王嬷嬷知道她在愁些什么。 </p>
要是让嬷嬷知道了,她在愁怎么立刻在江州把自己嫁出去,那今晚别院里的人都别想安生睡觉了。嬷嬷待她的确是一片真心,这些年替她管着下人,劳心劳力,但是上了年纪的长辈,总是在所难免会古板守旧一些。 </p>
于是,她心虚地岔开了这个话题,好奇地问:“嬷嬷今日心情怎么这么好?” </p>
王嬷嬷笑着说:“小姐,汝阳王妃传信来,不日将前往京城为太后娘娘贺寿,到时候会绕路来看岁诸山看您。” </p>
徐尽欢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p>
沉默了好一会儿, </p>
她语气十分冷淡地说:“不必了,你让她直接去京城吧,我这里不欢迎她。” </p>
嬷嬷愣了一下,然后说:“小姐,她到底是您的母亲,您小时候不也总想见她吗?” </p>
徐尽欢起身从秋千上离开,冷冷道:“嬷嬷也说了,那是小的时候了,我早已经过了需要母亲的年纪,以后她来信不必再告知于我。” </p>
嬷嬷看着徐尽欢离开的背影,长长叹了口气。 </p>
小姐果然还是有心结在身上的。 </p>
总归是亲生母女、血脉相连,即便嘴上说着不需要、不欢迎,但心里多多少少总还是有个疙瘩在的。 </p>
当年的是非恩怨早已经飘散在时间的长河里,成为上一辈人压箱底的回忆,但是给孩子造成的伤口却仍然真真切切地存在着。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