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难产(1/1)

作者:捡破烂养猫

七零赶海,带着商城去海岛随军第192章 难产

她冷静道:“嫂子,胎位不正,我要把孩子推回去,给你调整胎位,会很疼,你忍着点。不调回去会很危险。” 杨嫂子已经疼的神志不清,只能听到“会很危险”四个字。 她紧紧抓着地垫,重重点头。 尤安安的老师是一位资深妇产科大夫,详细给她们讲解过腹外调整的要点。前世她帮人接生过,也成功帮人调整过胎位。 但依然很凶险。 好在宝宝偏离的不多,还能转回来。 等她将胎位调正,杨嫂子几乎哭喊的没有力气。 她拿出一早在商城买的黑巧克力塞进杨嫂子嘴里:“嫂子,再坚持一会儿,孩子马上就出来了。” …… 花婶和几个工人躲在距离海边最近的废弃粮仓。 “我儿媳妇和小安怎么还没过来,这不行,我要出去看看。”花婶急得团团转,她儿媳妇还大着肚子,这要是有个好歹可怎么办。 “婶子,你现在出去就会被吹走,说不定她们已经找到地方躲起来了。” 几个人死死拽住花婶。 “小心山体滑坡,现在哪儿都不能去。” “等风再小一点,小一点我们跟你一起去找。” 花婶心慌的厉害,远远看到狂风暴雨里,有几个人顶风过来。 “是解放军战士。” “他们来救咱们了!” 暴雨下看不清容貌,只能看到衣服。 花婶着急:“国庆,可能是我儿子来了!” 她跑到门口,拼命挥手:“国庆,国庆快去找你媳妇!你媳妇还在外面!” 啪! 一个不知打哪儿飞来的木板,正好砸到花婶的手腕上。 “啊!” 花婶连忙把手缩回来。 她整个人也被工人们拖了回来。 外面到处都是杂物,被砸到轻则伤筋动骨。 她的左手腕以奇怪的角度弯折,是骨折了。 她攥着小臂,眼泪哗哗的掉。 “这可怎么办哟!” 她儿子儿媳妇都在外面,这让她怎么能安心。 不远处。 战士们一路寻找被困在外面的村民。 “国庆,刚才那个人像是你妈!她在喊你!” 可战士一张口,风灌进嗓子,只能压着头避开风喊杨国庆。 杨国庆看不清楚房子里的人,听见战友的话,他摇摇头:“去海边,海边几十个工人,还有十几个没找到!” 他们挨着找到在危险的树下墙边避雨的村民,把他们带到安全的地方。 杨国庆数了数,还是没见到他媳妇。 “别担心,荣营长他们可能找到了。”战友安慰他。 他们是分两队出来营救的。 他压下心里的担忧:“你们先送大伙儿回去,我再去3号鱼塘看看。” 风比刚才小了一些。 等杨国庆一路小跑,跑到3号鱼塘。 远远就听见从海边的窝棚里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 他急的冲过去,刚要扯下门上绑的被子。 “别动。”里面传来尤安安的声音,“别让风灌进来!” 杨国庆像被电到一样,连忙撒手。 “媳,媳妇,你咋样啊?” 他咽了口唾沫,“小安大夫,我媳妇咋样?” 尤安安给孩子清洗干净,用商城买的小被子入裹上放到一旁,这才腾出手给产妇收拾。 她道:“母女平安,你媳妇没事,就是累的睡着了。” “好好,太好了!”杨国庆激动的搓手,看着简陋的窝棚,还有倾盆大雨,心疼不已。 暴雨来的快,走的也快。 不大一会儿功夫,风停了,雨渐渐小了。 花婶在工人的搀扶下一路找过来。 “国庆,你媳妇呢?” 得知儿媳妇已经生了,而且母女平安,花婶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她攥住儿子的手:“多亏了小安大夫,她是咱们家的大恩人啊!” 杨国庆点头:“妈,您在这儿守着,我是推车。” 杨国庆领着几个小战士,去推来一辆平板车。 几个人一起将杨嫂子抬回家。 花婶一只手用不上劲儿,只能让尤安安抱着婴儿,一名小战士给她撑着伞。 等到了杨家,她指挥着众人把杨嫂子放到床上,将产妇护理的注意事项告诉杨国庆。 她给花婶脱臼的手腕接上,交代她:“最近这只手不要动,有事让国庆去办,要是人手忙不开,你就找我。” 小战士插话道:“婶子,不要紧,这个月我们轮流过来帮忙,您放心歇着。” 花婶自责:“我怎么这么不小心,早点我要是听劝就好了,这时候还给你添麻烦。” 等安顿完花婶一家,尤安安累的两条胳膊都有些颤抖。 荣铮过来接她回去,他浑身湿透,身上还沾着血。 “你这是怎么了,受伤了?”尤安安着急。 “别人的,没事。”荣铮简略道,“科研组的人没有经验,躲到树下,受伤了。蹭到我身上的血。” 尤安安顿时皱眉,狐疑的看他:“唐春华?” 听着她语气有点酸,荣铮笑了笑,安抚道:“不是,是和她一起的男子,姓周。” 尤安安酸溜溜的。 “那你还是去救他们了呗。” 好嘛。她在海边没地儿躲,人家杨国庆都知道去找杨嫂子,这人竟然去找前妻。 这找谁说理去。 尤安安哼了一声:“你回家看看,我出去一趟。” “外面很危险,你去哪儿?” 尤安安:“要你管,别跟着我。” 她径自往自家地里走。 那些海水稻不知道怎么样了。 马上就要丰收了,可不能出纰漏。 和她有一样想法的村民不少。 太阳落山,夜幕降临,站在田埂上,能看到零零散散有人往半山腰去。 暴雨过后最怕的是山体滑坡。 可对于北岛村民来说,粮食被毁才是头等大事。 尤安安到荣家的地里看了看,她这才发现,有许多人家都搭建了大棚,但在这样的风雨下,这些棚子根本没什么用,多数都被吹散了。 水稻有小面积的倒伏。 但根部没有断裂,情况并不严重。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早上太阳升起来,这些水稻大部分都还能坚挺。 她们家和花婶家的地挨着,都没有搭棚子,损失并不严重。 她心放下一半,这才披着月色,深一脚浅一脚往家走。 深夜。 公社临时住处的年轻学生们有些兴奋。 “小曾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幸好听了他的,搭建大棚。” “是啊,小曾这回立功了啊。” 曾炔德嘴上谦虚:“还是因为老师英明,我只是提出疑问。” “能提出疑问就很厉害,我们咋提不出来。” 曾炔德心里得意,他决定再出去看看,现在如果能找到一块没搭棚而大面积倒伏的稻田,才能完全证明他的理论正确。 他打着手电,沿着山路一路前行,在山脚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稻田。 稻田旁边没有遮挡物。 稻田也不像他预想的那样大面积倒伏。 “不应该啊!” 他眉头紧皱,眼神狐疑,迷茫,随即变得阴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