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卖麻辣烫买了一条街第17章 卖麻辣烫
她思索了一下道:“妈,你下午帮我在村里去收点萝卜土豆,猪肝猪肺,鸡脚鸭肠啥的,都行。” 一来是给李秀兰找点事做。 二来,是她一个小姑娘收这些,容易被人坑,让李秀兰去最好不过。 “你咋跟你爹一样,还得寸进尺了?”李秀兰没好气的看了看她这个女儿,还以为要她贴钱,暴脾气瞬间又上来了,“要钱没有,你现在赶紧去把这些破烂退了,看着就糟心。” 何晚秋从腰间掏出一沓零钱出来,叹气:“行吧,那我让大伯娘去买也是一样的。” 李秀兰一听就急了。 原来不需要自己掏钱,这种事怎么能落到老大家去呢,万一被吃回扣,亏的还是她家,她连忙将女儿手上的钱夺了过来,“就是那些肉啊内脏什么的,还有些蔬菜是吧,交给我了。” 李秀兰吐了口唾沫,就开始着手数钱了,一共二十元,买食材哪能用了这么多,这可把她乐坏了。 这笔钱是何晚秋计算好了的,多的就当是工钱,省的李秀兰在家里天天叨叨,影响麻辣烫生意的进展。 光买这些自然是不够,吃麻辣烫肯定就需要一些桌子凳子,买肯定不现实,投资太大。 所以这些东西的制作,都落到了父亲何洪兵的头上。 何洪兵反正也是闲着,自然是无条件支持女儿,砍了一些木头回来就开始着手制作了。 占用父亲的时间,难免会让李秀兰唠叨,为了保持家庭和谐,对于桌子板凳的制作,何晚秋给父亲开出了单件成品五毛钱的价格。 有了钱的驱动,何洪兵做的更卖力了,不到两天时间,桌子板凳就做好了。 不过凳子数量有点少,只有五张,碍于开工在即,只能先凑合一下。 姐妹两人也没闲着,忙着整备食材,将食物串到竹签上,为了区分蔬菜跟荤菜的,何晚秋还特意将部分竹签的头上用墨水染上了黑色,更好区分。 二者定价分别为:蔬菜一毛一串,荤肉两毛一串。 整理好所需的东西,第二天一大早姐妹两人就着手出发去镇上,由于东西太多,也没有一个载具运输,无奈最后还是父亲何洪兵大包小包的用扁担给送上街的。 镇上的人流依旧不减,比较好的位置就不用想了,已经没有了。 摊位的地理位置何晚秋倒是没觉得啥,只要味道好,不愁没人来吃,况且之前卖对联的摊位可是个风水宝地,也没人抢。 何洪兵将东西卸下后就回去了,约定好下午来接她们。 铺桌摆凳,点火热锅,一气呵成,一小会功夫,炉子里的锅底就散发出馋人的香味。 平平无奇的小镇上除了零星的早点摊子,再就是各种商贩,哪里见过这种阵仗,那弥漫的香味,一下子就勾来了很多看稀奇的人。 “小姑娘,你这炉子里炖的是啥,老香了。” “红油滋滋冒,那摆的蔬菜内脏啥的,好像是大杂烩。” “这个你们就不懂了,这是火锅,城里人都爱吃这个。” 人群一阵叽叽喳喳,但没一个上前要吃的。 从城里回来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贵,不划来,地道的农村人更是担心价格离谱。 何晚秋看出了大家的顾虑,将容易熟的萝卜在锅底烫熟了后,切成小块,放在盘子里。 她热情招呼道:“来,大家都来尝尝,试吃的不要钱。” 听到免费,人群还是不为所动,不过还是有几个年轻人蹿到跟前,试吃了起来。 “这味道,还真不错。” “我的天,萝卜也能这么好吃?” “再给我来一串!” 前几个试吃的年轻人赞不绝口,引的一些观望的人再也坐不住了,纷纷上前要试吃,不过试吃份量有限,没吃到的人只能掏钱购买了。 看到人群被带动,何晚秋连忙介绍:“蔬菜一毛一串,荤食两毛一串,自己想吃什么拿什么。” 在九零年代,一毛两毛的,对上班的人来说,也没那么贵,一些馋嘴的年轻人已经坐下开始挑选串串的品种了。 这是串起来的新颖吃法,是一些没出过远门的农村人根本没见过的,都觉得稀奇,主要是还不贵,不少人被这种方式所吸引,可惜摊位不大,一次坐下的客人有限,大约十来人,好多人都只能排队等候。 食材早就都煮熟了,只有青菜需要现煮,素菜平时不受欢迎,可是搭配上鲜美无比的锅底,让人忍不住一连吃好几大口,这大冷天的,围坐在火炉跟前的吃客,可谓是吃的酣畅淋漓,根本停不下来。 “小姑娘,你算算多少钱。” 大概十多分钟,首桌的部分客人已经享用完毕,只留下一桌的签子,等着何晚秋来算账。 “您几位一共吃了三十一根一毛的,十根两毛的,一起算您五元好了。” 一行五人都很惊讶,没想到他们一伙人吃的这么爽,也吃了很久,居然才五块,平摊到每人身上才一块,要知道这些放在城里吃,没有十几块是办不下来的,其中一名男子很爽快的就掏出几张纸币把账给结了。 何晚秋刚把桌子收拾干净,空出来的位置就被排队的客人坐上了。 姐妹二人倒是忙的过来,期间只用煮一下青菜,加加煤炭,收拾一下桌子即可,不要太轻松。 遗憾的是,桌子凳子炉子什么的都太少了,好多不愿意等太久的吃客都走了。 就算这样,才半天时间不到,就将带来的食物全部卖完了,一些排队没吃上的,也只能悻悻离去。 简单清点,一共收到二百二十元现金,扣除成本二十元,就是说今天半天赚了两百块。 何静怡惊呆了。 她再一次被妹妹的经商头脑折服,原本以为妹妹卖对联是运气好,撞到年关了,可随便倒腾出来的麻辣烫,竟然也能如此火爆。 何晚秋将钱收好,跟着帮忙收拾摊位,“姐,要不你别出门打工了,以后就留在镇上卖麻辣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