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李隆基献策张骞归来霍去病首度参军(1/2)

作者:张石坚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第667章 李隆基献策张骞归来霍去病首度参军

听到刘邦的吐槽,在场的众人一下子就明白,这是在说韩信呢。</p>

只能说当年韩信不听从刘邦命令,逼着刘邦封王的事情,的确是在刘邦心中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心理阴影。</p>

以至于韩信都死了这么多年了,刘邦依旧还在念叨着这件事情。</p>

刘恒看到气氛有些微妙,立刻打圆场道:</p>

“卫青出身还是比较低贱的,所以学会了低调的性格。”</p>

“很多人出身虽然也和卫青差不多,可是在飞黄腾达之后却变得完全不是一个人,忘了初心。”</p>

刘邦连连点头道:</p>

“就是这个道理。韩信这臭小子,当年胯下之辱都能忍,结果才刚刚一发达就忘了究竟是谁让他上位的。”</p>

“还想要造反?哼,就是死有余辜。”</p>

刘邦也是毫不掩饰,直接在众人面前吐槽起了韩信。</p>

萧何咳嗽一声,道:</p>

“韩信打仗还是可以的,起码也打出过一些能让陛下放心的战役。”</p>

“但是在做人这方面,韩信的确就是差了不少。”</p>

除了之前说的事情之外,郦食其也是被韩信给坑死的。</p>

韩信其实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p>

论到打仗,韩信绝对是完美无瑕,真正的兵仙。</p>

但除了打仗的其他方面,韩信的确是毛病多多。</p>

否则,以韩信的地位活到现在,必然是萧何丞相之位的最佳继承人,也轮不到曹参和陈平等人。</p>

贞观世界之中,李治也是连声称赞。</p>

“卫青的确是知进退,懂得团结众人的臣子。”</p>

“有这样的臣子,实在是汉武帝的福气啊。”</p>

说话的时候,李治不动声色地扫过长孙无忌一眼。</p>

在李治看来,自己这个舅舅就属于那种比较没有数的。</p>

在父皇面前的确是老老实实不假,但是在本宫面前就喜欢摆什么舅舅的臭架子。</p>

搞得好像本宫不是太子殿下,而是他的奴仆一样。</p>

长孙无忌明显没有听出来李治的意思,反而是扯到了其他的方面。</p>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好在咱们陛下也同样拥有堪比卫青,甚至比卫青还要更加出色的臣子,这也是大唐之所以能成为华夏历史上最强王朝之一的原因啊。”</p>

李世民笑呵呵地开口道:</p>

“朕其实也是有卫青的,药师不就是嘛。”</p>

众人的目光顿时全部都落在了李靖的身上。</p>

还别说,李靖其实和卫青颇为类似。</p>

都是只要一出马就战无不胜,也都击败过北方的异族。</p>

都是战功赫赫,在臣子之中不做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结果长平搞了好几年也没弄出什么名堂,武则天无语之下,干脆让武则天转而负责武周的中亚道。</p>

主要就是通过对中亚进行官员任命,在当地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合华夏的政策。</p>

中亚已经被武周征服了一段时间,初步实现了一定秩序,没有太乱但也不是足够安稳,是一个非常好的练手地点。</p>

但没想到的是,长平的政策居然全部搞砸了。</p>

首先,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长平直接限制了当地来自西亚的某个头巾宗教。</p>

并且规定,只有大唐的佛教和道教才能在中亚进行传教。</p>

这下子,中亚道之中许多原本臣服于武周的部落和城邑就炸锅了。</p>

信仰不可亵渎!</p>

一开始的时候,只不过是几次小规模的抗议和叛乱。</p>

长平也是不甘示弱,直接大手笔的让当地的官员进行镇压。</p>

却不曾想,这镇压下来,直接就是越搞越乱。</p>

当地中亚的民众们见抗议无效,干脆铤而走险,发动了叛乱。</p>

有人会觉得,大唐有火枪火炮的,难道还搞不定这些中亚的老百姓?</p>

没错,长平也是这样想的。</p>

但长平却忽略了一件事情。</p>

在中亚的东边和南边,分别有两座山脉。</p>

一座是天山,一座是兴都库什山脉。</p>

中亚当地的老百姓,直接就躲进山脉之中,和武周当地官府打起了游击。</p>

而且还有一些狂热的宗教分子,他们表面上对大唐官员毕恭毕敬,实际上只要一有机会就不顾一切地进行刺杀。</p>

刺杀这种活动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火枪火炮,一把利刃足矣。</p>

在大量叛乱的同时,武周派驻到当地的上百名官吏直接被杀。</p>

官吏们都死了,武周在当地的秩序也就无从谈起。</p>

而且官吏们也没办法防这种。</p>

平时服侍的婢女,煮饭的厨子,上菜的仆役,甚至是下去基层时要面对的当地百姓,都可能会是刺客。</p>

总不可能武周的官吏们直接和当地的所有人与世隔绝吧?</p>

武周的确在中亚道有驻军不假,但这些驻军们不可能全部都用来给武周的官吏们当保镖啊,还干不干其他正事了?</p>

事实上,由于中亚道的叛乱实在是太多,武周这些年已经陆续往中亚道增派了两万驻军。</p>

但,依然不够!</p>

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武周在当地的官员和驻军“陷入了当地土着的汪洋大海之中”。</p>

种种因素叠加,就造成了高仙芝等人在前线高奏凯歌,反而是后面的中亚道各种暴雷起义不断,让武周的地方官焦头烂额。</p>

眼看着高仙芝等人班师在即,整个中亚道的局势反而越发糜烂,武则天终于忍无可忍,对长平进行问责。</p>

这种事情,狄仁杰是绝对不会参与的。</p>

反正之前在中亚道事务的处理上,长平也是直接从东宫发出诏令,三省六部这边只负责执行,再怎么样也怪不到狄仁杰的头上来!</p>

老狄长了这么一张胖乎乎的脸庞,一看就是非常圆滑,不粘锅的!</p>

长平在武则天的质问下,汗流浃背。</p>

“陛下,儿臣的确是犯了一些错误,但儿臣已经在弥补了。”</p>

“请陛下放心,很快就会有成果了。”</p>

武则天冷笑道:</p>

“成果?你的成果朕已经见过了。”</p>

“好了,你下去吧,接下来所有中亚道的事情都与你无关了!”</p>

长平表情颓丧,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退下。</p>

武则天深吸一口气,缓缓道:</p>

“去把武隆基找来!”</p>

一个时辰后,满脸酒气的李隆基走进了寝殿之中,扫了一眼金幕上的卫青,然后对着武则天行礼。</p>

“孙臣见过皇祖。”</p>

武则天也不废话,直接开口。</p>

“朕给你两天时间,你要给朕一个最快速度平定中亚道的办法!”</p>

李隆基愣了一下,不由露出笑容。</p>

“是姑姑的中亚道啊,不瞒老祖宗说,孙臣有一计可以在最快时间内解决,前提是……”</p>

“咦,姑姑呢?”</p>

武则天冷冷道:</p>

“你说你的话就行,其他的事情你不要管那么多!”</p>

李隆基似乎明白了什么,非常淡定地开口道:</p>

“其实儿臣的办法很简单啊,就是拉拢和分化!”</p>

李隆基开始侃侃而谈。</p>

首先,武周肯定是要尊重当地民众信仰的。</p>

但是呢,尊重那一派的信仰,这就值得说道说道了。</p>

根据李隆基这段时间的情报收集,如今中亚最为盛行的宗教里主要分为两派。</p>

一派是阿里派(s叶),一派是诸圣派(x尼)。</p>

阿里派的人数是更少的,在武周没有征服当地之前,属于被诸圣派打压的对象。</p>

武周完全可以跟阿里派合作,共享在中亚道的行政权力。</p>

同时,承认阿里派是中亚道的正统。</p>

如此一来,饱受打压的阿里派一定会选择和武周朝廷合作,强力打压诸圣派。</p>

凡是涉及到打压的事情,武周的官员们一律不许出面,有阿里派的人去做。</p>

</p>

这样一来,在当地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诸圣派一定会仇视阿里派。</p>

李隆基滔滔不绝地说道:</p>

“孙臣还从在洛阳城之中的中亚、西亚人口中听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恶,更该死!”</p>

“阿里派和诸圣派相互视为异端,虽然他们是同一个信仰,但却势同水火。”</p>

“咱们扶持阿里派打压诸圣派,表面上却做出一个公正裁决者的身份,偶尔救一下诸圣派,免得诸圣派被彻底打压到崩盘。”</p>

“如此一来,就能维持住一个总体的平衡,让这两派一直激烈地斗争下去了。”</p>

李隆基并不知道,他说的这个,其实和历史上某个人类最大的殖民帝国——大英帝国对殖民地的治理方式是一毛一样的。</p>

武则天沉吟半晌,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好用。</p>

阿里派虽然是少数人口,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当地土着。</p>

他们对当地的了解和掌控,肯定是远胜于万里之外中原派来的武周官员。</p>

在武周军队的保护和支持下,阿里派的确是可以短时间内稳定局势的。</p>

武则天咳嗽一声,开口道:</p>

“你得这个办法看起来是治标不治本,总不可能让这两派一直斗下去吧?或许什么时候就会玩脱了。”</p>

李隆基笑呵呵地开口道:</p>

“只要大周的官员们秉持着遇事绝对不出面,只让当地人去做当地事情的原则,孙臣认为是永远不会玩脱的。”</p>

“当然皇祖您担心的情况也是很对的,所以在遥控这两派互斗的同时,咱们就可以在当地传播咱们的华夏文明了啊。”</p>

“孙臣举个例子,就说儒生吧。只要任何一个教派的人愿意成为儒生,那么大周朝廷就会庇护他。”</p>

“儒生可以获得税收上的优惠,可以在提拔的时候优先,可以选择其中优秀者入中原乃至洛阳大周朝廷任职等等。”</p>

“有这些好处在,相信一定会有一部分人慢慢成为儒生,也就是华夏文明的一员。”</p>

“咱们一边看着阿里派和诸圣派斗,一边慢慢发展儒生,用华夏文明同化他们。”</p>

“等时机一到,就可以一鼓作气将这两派全部搞定了。”</p>

“嗯,也未必。或许随着中亚儒生越来越多,这两派就会在咱们华夏文明的强大同化之下,自然而然地融入华夏了。”</p>

武则天听到这里,彻底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p>

“武隆基啊,你小子果然是一个有主意的!”</p>

“很好,从今天开始,中亚道的事情你来负责,三省六部那边都会配合你的行动!”</p>

李隆基赶忙道:</p>

“皇祖,这不是由姑姑来负责的事情吗?”</p>

“孙臣害怕姑姑会生气。”</p>

武则天一声冷笑,道:</p>

“朕才是大周皇帝,朕让你做,你就给朕老老实实的做!”</p>

李隆基一脸无奈地答应了下来。</p>

起身时,李隆基的视线和狄仁杰对碰了一下。</p>

狄仁杰平静地看着李隆基,似乎要看穿李隆基心中真正的想法。</p>

李隆基对着狄仁杰露出一个笑容,然后就移开了目光。</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卫青击溃匈奴右贤王的大胜,给了整个西汉王朝所有人极大的信心。】</p>

【曾经匈奴帝国施加在西汉王朝所有人心中的阴霾,在这一刻似乎已经彻底消失。】</p>

【西汉从百姓到朝堂,所有人的自信心都起来了。】</p>

【他们不再将匈奴视为一个可怕而难以战胜的敌人,而是将其视为一个迟早会在大汉的打击下崩溃的腐朽政权。】</p>

就在这个时候,两名风尘仆仆的男子回到了长安城。</p>

他们来到了大行官署,对着守门的士兵们出示了自己的身份信物。</p>

“我乃陛下十二年前派往大月氏的使者张骞,如今归来复命!”</p>

士兵们惊讶地看着蓬头垢面的张骞,还有他身边那名如同奴仆一般的匈奴人,拿着信物进去了。</p>

很快,大行李息就亲自来到了官署门口,仔细甄别之后,露出了无比震惊的表情。</p>

“张骞兄,想不到你竟然还在人世!”</p>

张骞苦笑一声,道:</p>

“内里诸多辛苦,不足为人道也。”</p>

李息请张骞两人进入大行官署之中就座,随后问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