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不怕我以后不认账?(1/1)

作者:陈二二芽

被迫分家,带崽住破屋的我逆袭了第416章 不怕我以后不认账?

“把钱给我?这么信任我?不怕我以后不认账?”听到沈归荑的请求,陈明月非常诧异。 沈归荑和她认识不久,也不算非常相熟,她怎么敢放心要把钱交给她保管的? “我相信夫人。”沈归荑眼神诚恳。 “要不是夫人和王爷帮忙,归荑和菱歌也夺不回这些钱。之前归荑说过要把夺回来的家产给夫人,夫人也没有要。 所以,我相信夫人不会不认账的。” 沈归荑心有计量。 她和妹妹菱歌还太小,手里握着大笔钱,不会管理不说,还容易招贼惦记。 花起来可能会慢慢变得毫无节制,大手大脚的。 若是遭了贼,又或者很快就花完了,亦或被丫鬟哄骗完了去,以后可怎么办? 她和妹妹还太小,又没有营生,就算没被贼惦记,不把钱省着点花,很快就会坐吃山空。 她还得为她们姐妹的以后考虑,把大部分钱交给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存着,她们姐妹以后也有保障。 而且,夫人帮了她们大忙,又遇到缺钱的时候,自己手里有钱,拿出来也能报答一二。 “非常感谢你的信任。不过,我不好帮你保管。你可以把钱存进钱庄。”陈明月不想操那份心,笑着婉拒了她的请求。 闻言,沈归荑心中着急,连忙又道:“夫人,归荑无意让您白白帮忙保管,您可以拿去做营生,只求在归荑年满十六时交还。” “这……” 陈明月顿时有些心动,谁让她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呢。 可以挪用的话,这个忙也不是不可以帮。 等她年满十六,还有六七年。 六七年后,她也应该用现代的东西开店赚不少钱了,而且还有身为县主的俸禄和食邑,不怕到时还不上钱。 “夫人,归荑曾听半夏姐姐说,您回太古镇的时候,还变卖了一些首饰凑齐一千两用来开荒。 想必现在正是夫人缺钱的时候。 归荑想把钱给夫人保管,也是想帮忙缓解夫人的燃眉之急,以答谢夫人的相助之恩。 要不是夫人和王爷帮忙,归荑还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夺回家产,很大可能现在还在外面流浪乞讨。 夫人,您对归荑的大恩,归荑无以为报,唯有拿出些钱来以助夫人缓解燃眉之急。”沈归荑眼神真挚。 陈明月内心很是触动。 沈归荑虽然有些心眼子,还是非常知道和懂得感恩的。 “既然你如此信任我,想帮我。那……这钱我就帮你保管吧。”陈明月终是答应,笑问道:“那你打算让我替你保管多少钱?” “太好了!谢谢夫人!” 沈归荑连忙表示感激。 想了片刻,又道:“留下一部分用作生活,归荑给夫人一万五千两保管。” “一万五千两!”陈明月有些诧异。 沈归荑在京城买了个小院子,又留下部分做未来几年的生活费,减去这些,竟然还有一万五千两。 她还以为最多就剩个二三千两。 看来她家的家产不少啊。 而且在一两个月内着急变卖完,为尽快出售,肯定还便宜了不少。 想了想,陈明月道:“这样吧,这钱算我借你的,我给你算利息,我不能占你个小姑娘的便宜。 我给你写个借条,你把钱拿来,待会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借条。” 说罢,陈明月又催促了她一句回去拿钱便往书房而去。 “夫人,不用算利息。”沈归荑追上她的脚步着急道,却又被陈明月催着拿钱过来。 无法,沈归荑只好回自己暂住的房间,把藏起来的钱拿出来,数出一万五千两的银票。 陈明月还是把利息写在了借条里。 “这是借条,你仔细收好了。” 陈明月把写好的借条递过沈归荑还不忘嘱咐一句。 “夫人,给您,您数数。一共一万五千两银票。” 沈归荑接过借条,连忙把一叠厚厚的银票递过去,随即仔细看借条上的字。 自她五岁起,家里就给她请了夫子学习,字条上的字她都认得。 当看到上面果然写了利息,沈归荑有些无措起来。 本就是麻烦夫人帮她保管银钱,她怎好再要利息? 急忙道:“夫人,这借条再写一张吧,归荑不要利息。” 陈明月停下数银票的动作,“这不行,我说了不能占你便宜。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们姐妹忙去吧。 把东西收拾收拾,明早过去打扫院子的时候,顺便先带一部分东西过去。” 姐妹俩从平南回来,带了不少东西。 “夫人……” “去吧。” 沈归荑还欲再说些什么,却被陈明月挥退。 “谢谢夫人!” 看着沉浸在数银票的陈明月,沈归荑沉默片刻,只好道谢离开。 陈明月快速点了一遍银票,正正好一万五千两。 拿回寝室正想锁起放好,把钱放好正想锁上箱子的时候突然顿住,想了想,从中数出三千两银票放置一旁。 翌日一早,陈明月便带着那三千两银票前往齐王府。 路上发现有官兵在街道上张贴着告示,引得许多百姓围观讨论。 “快看看上面写的什么?” “谁识字啊?快给大家伙念念。” “让我看看。” “诰少年读书谕。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国之建设、富强,在于少年。 然,大乾百姓多疾苦,合家之力,尚不能供一人读书,埋没许多人才。 朝廷深感痛惜。 故即日起,增设官学,免贫困学子多则五年束修。 凡年满六岁贫困男童,可免费送往官学。 特布告天下,望家喻户晓……” “这是……孩子可以免费念书了?”有围观者不敢置信的惊呼,得到旁人的肯定后,忍不住惊喜大呼。 “太好了!家里的瓜娃子可以上学了,太好了!太好了!” 一旁人瞥了一眼惊呼者布满补丁的衣着,泼冷水道:“你别高兴的太早,只是免除束修,书本和笔墨纸砚要花的钱可不少。” “没事,笔墨纸砚挑便宜的买也能用,多打些工就能买来送瓜娃子上学了,真是太好了!” 那人心态极好,根本没有被打击到,高兴的离开人群,应该是准备回家去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 陈明月在霍七和楚羡的保护下挤进人群看了一遍告示,眼睛盯在“男童”这两个字上,久久没有移开,许久便是一声叹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