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罩我去宅斗第137章 龙颜悦
林府分派家产的事情就在人们的议论纷纷中结束了。 林雅菡并不在乎外人讨论什么,她知道她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给那个高高在上的天子所看的。前世林雅菡其实一直没有理解为何前后两任君主对自己的态度都不甚友好,直至被赐死的那刻她才明白。 “林家嫡女”这四个字就是自己的原罪。不管林雅菡在前世如何自辩,她的所作所为让皇帝并不放心自己。再加上自己前世那个作死的丈夫,也难怪新君登基没多久就迫不及待要杀了自己。 就像看《红楼梦》,宁府和荣府真的到了非抄家不可的地步么?两个毫无实权的权贵家族对皇帝有什么影响?说句难听点的,捏死两只跳蚤只会浪费皇帝的力气。 可为何宁府和荣府却沦落到“白茫茫一片”的境地?那就是因为他们是贾府,他们是可以影响皇家内部继承和朝廷安稳的存在。哪怕他们只是“吉祥物”了,那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此林雅菡才在分派家产中做出了在外人看来属于“自断手脚”的做法,可熟知背后情况的人却感叹林雅菡这是在一盘绝境中愣是下活了整盘棋。 一个和军方及地方权贵再无瓜葛的林家,那就属于皇帝的“自己人”。哪怕皇帝只是为了树立一个榜样都不会亏待了林家去。何况林雅菡私底下对大圣朝是有功的,因此皇帝在等林雅菡搬到京城后就能放心赏赐了。 而在书房里和自己的幕僚复盘林雅菡作为的曹季礼也感叹哪怕是他也不可能做得更好了。 “吴先生,整盘看下来,我还是不明白县主到底是在何处落子才没有让整个林府分崩离析?”曹季礼有些不解地问道。 “其实我也有些困惑。”吴铎回答道,“我只是看到了县主采买人口这步棋,但这步棋还不足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随着林继忠夫妻的过世,林府的人口规模锐减了许多,所以林雅菡重生过来之后就开始裁撤府内的仆役。同时林雅菡还从人牙子买来新的人口或雇佣长工、短工来逐步取代家生子的工作。虽然林雅菡没有将家生子全部“一刀切”,但是比例却被限制在五成以下。 家生子虽然忠诚,但这种忠诚是建立在主家能够持续为他们提供利益的前提上。而且随着家生子逐步把持府内事务,势必就会导致家生子架空主家并反过来胁迫主家。 嘉庆皇帝为什么在清朝历史上因为“悭吝”而被嘲讽?是他真的小气?只不过他被他的“家生子们”的报价给吓到了。一枚鸡蛋2两银子,放到中府或下府的府城,这都可以置办一桌不错的席面了。 家生子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就相当于仆役内部的“近亲繁殖”。不管在生物学意义上,还是在社会学意义上,“近亲繁殖”导致的后果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族群退化”。长期下去,家生子们自己会变得懒惰,甚至还不允许其他仆役勤奋。 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些家生子的面目,林雅菡才不会像其他权贵那般将家生子当成宝。 家生子需要么?在封建时代还是需要的。但是林雅菡只会将家生子当成心腹来培养,而不是当成普通仆役去培养。 普通仆役交给新采买的人口或长工短工去担任就可以。对于这些人,你只要将福利和待遇给足了,他们自然会回馈主家足够的勤奋和忠诚。就像后世那些既有创新力又有忠诚度的公司,哪个的薪资水准不是业界最高? 只是曹季礼和吴铎都只看到了的李攸看到分别来自东厂、锦衣卫及内阁有关林雅菡的奏折,轻笑一声便开始阅读起来。 看完之后,李攸将奏折放到一边,然后开始沉思起来。 见李攸停笔,一边伺候的李忠将一盏温度刚好的热茶放到李攸手边。 “你倒是机灵。”李攸笑骂了一句。 “老奴就靠着这点机灵才让陛下留在身边。”李忠垂眼道。 “这个静安县主真的是太聪明了。”李攸淡淡地说道,“只怕是朕的那点心思都被他猜着了。” 李忠没有说话,而是递过一个热帕子给李攸擦手。 李攸接过帕子将手上沾染的墨迹擦干净,随后道:“猜到了又如何?这点本事都没有的话,喊到京里怕是就要让人活吞了。” 李忠将李攸用过的帕子收了过来,然后递给旁边的小太监。 “最近让你挑选的府邸,选得如何了?”李攸问道。 “老奴已经选了几块地方,就等陛下圣裁了。”李忠答道,“只是老奴不知道这府邸是按郡君规制还是按郡主规制?” 李攸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想了想。 “将上次司农寺上奏的帖子取来。”李攸吩咐道。 李忠立刻去了一旁的架子,然后将一份奏折取了过来。 李攸看完奏折的内容,说道:“毕竟是有功于本朝,若是朕小气了,后世史书指不定还要如何嘲讽朕呢。李忠,你就按郡主的规制兴建静安郡君府吧。顺带记下这件事,待正式赐婚的时候,再封她为静安郡主。” “老奴记下了。”李忠躬身道,“只是陛下赐封郡君的诏书似乎还没有发下去呢?” “暂时不着急。”李攸说道,“等宣召她入京的时候再发下去。” 李忠没有再说话,而是悄声站到一侧。 安西府的事情除了李攸这里知道之外,他的四个儿子也先后知道了这些事。 大皇子李璋看完下人的奏报之后,有些意外地说道:“这林家是打算自绝于西北军么?” “如今林家已经没有男丁,已经是与西北军再无瓜葛了。”李璋的幕僚答道。 李璋想了想,点头道:“可惜了。不过父皇过段日子会让她进京待嫁,倒是让她赚到了。” 李璋这边并不怎么关注林家,所以林雅菡这次事情的前因后果及一些幕后事情并没有被他知晓,但二皇子李瑱那里却有一份非常详细的报告。 “这林府还真的是家境丰沃啊!”李瑱说道,“不过静安县主倒是聪明,凭借这一手算是在朝廷眼里埋了一个伏笔,日后朝廷也不好意思太过盘剥。而且和西北军断了个干干净净也让父皇放了心。” “殿下,安西府那边已经暗示过县主,想来今年应该会有结果。”幕僚提醒道。 李瑱点点头,“不着急。线放得越长,上钩的鱼才会越大。——对了,那王清芸是怎么回事?我不是禁止再找静安县主的麻烦么?” 幕僚一惊,顿时头冒冷汗地答道:“听闻安西府那边已经规劝过了,但是劝不住。” “呵,他们王家是越来越不拿我当回事了吧?”李瑱冷冷地说道,“既如此,找个理由将他们全家都发配到南边去吧!” 幕僚们知道王家的命运已经决定了。 南疆虽然有开设几个口岸,但是显然这些繁华之地不是用来安置王家的。从南边到北边需要横渡大江,而大江中部有云梦泽大湖。 这里不仅水系发达,同时遍布沼泽,再加上层峦叠嶂的丘陵及谷地那散不去的瘴气,因此从陆路前往南方几乎是九死一生。可运河和近海这两条路显然不是给罪犯们使用的。 三皇子李瑾也先后收到了曹季礼的几封信函,看完之后笑着对身边的人说道:“陆先生,你觉得静安县主此人如何?” “或如曹大人所说的那般,胸中有大沟壑。”陆先生回答道,“只是未见其人,我不敢确定。” “不妨事。”李瑾摆摆手道,“不出意外的话,父皇的旨意在下个月就会发下去。” 陆先生没有探听李瑾是从哪里知道这件事的,但他知道李瑾的消息渠道是非常可靠的。 “若是如此的话,那倒是对殿下是大好消息。”陆先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