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不变心第31章 纵横四海
如此,便是一举两得。</p>
台北,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在台北,他没有业务,不过倒有一个对他的背景一无所知的朋友。</p>
就像在大陆,喜欢和他做朋友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台北这位也不例外。</p>
郑晓玲,一位五十多岁的台湾茶农,两人在机场附近的茶座相识,是因为江木泽拒绝品茶。</p>
他说:身为福建人,我从来不知道茶叶的味道,也不知茶树长什么样。</p>
她不解:既然如此,为何要占用茶座?</p>
他答:因为茶座清净,可修身,可养性,静观喜茶人品茶,便可品人性百变。</p>
见如此知音,她毫不犹豫邀请:不如去我家茶园,感受世外桃源,探究生命真谛?</p>
广交朋友的他当然很乐意,一下飞机便立刻奔向文山脚下的世外桃源。</p>
一边欣赏小道边的风景,一边缓步前行;这感觉很美,很轻松,就像回到了幼年时的陈山村,每天傍晚与小雅老师漫步在毛竹林间的小道上。</p>
不知不觉间,他已踏入一栋闽式别墅的院门,一身端庄雅致着装的郑姐已煮好香茶,只待小江先生入座。</p>
“怎么样,一路顺风?”郑姐把一盏溢着淡淡香味的高山工夫茶摆在江木泽面前。</p>
“嗯,风景挺好!”</p>
品工夫茶,需等待沉淀,再摇晃醒茶,那股淡淡的香味即可泌心渐浓。</p>
这是郑姐教的,他不太懂,只是尊重地模仿。</p>
“你找的人,不在台湾。”郑姐理解,也全力支持。</p>
五十多岁依然孑然一身,她也在等人。</p>
“你等的人,也杳无音信。”</p>
“没关系,人生还有几个春秋。可你不一样,太年轻,不如另寻他欢?”</p>
“不!我是男人,不易老,不急。”</p>
“也是,这一点我输了。但精神难熬!”</p>
“不碍事,还撑得住。”</p>
“这次可停留几许?”</p>
“不碍事,自由之身。”</p>
·······</p>
原来是同病相怜,都是为情所困!</p>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有相同之处,即使面对面,也无法相识,更别提相知。</p>
一个在台北死等,一个满天下到处找;这大概就是男人与女人的区别,也是年轻与衰老的优劣。</p>
喜欢一颗不变心请大家收藏:(20)一颗不变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