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看我分卷阅读9595
那我们算是同乡啦。”</p>
他?生性活泼,爱笑爱闹,元玉不是个会拒绝人的性格,渐渐地就默认了他?出现在自己周围,遇见他?不会的功课,对?方也会毫不吝啬地教自己,丝毫没有?把他?当作?同一年参考的对?手。</p>
元玉是个很好的人,可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只是觉得他?很可怜。</p>
一个样样都?超过他?的人,于某些?地方却这般卑弱,这让他?心底那处莫名其妙的虚荣和?低劣得到了满足,于是决定施舍他?一些?陪伴和?友情。</p>
后来知道了他?落榜的事情,感觉到同病相怜的同时还生出了一丝莫名的庆幸,他?本以为元玉一定能考上的,可没想到他?也和?自己一样,那是不是说?明?他?没比自己厉害多?少?</p>
书院的张大人劝元玉再考一年,但元玉没有?听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书院,他?倒是留下?了又考了两次,却接连落榜,那点自傲的心气?被磨干净,只能回到了村中,盘算着找个活计过活。</p>
找活计不外乎士农工商,可落榜的考生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能干的事情非常有?限,誊抄古籍,卖书卖画,和?这些?相比起来,在学堂教书已经是很好的事情了。</p>
然而并不是每个村都?有?学堂,中乾的应试正考三年一次,每次进入府试的人不过百人,而殿试还需去乾京待考,再加之当今崇历帝隐隐有?重武轻文的倾向,这些?都?导致了文考的机会太小成本又太高,所以并不是每一户人家都?愿意送孩子去念书,尤其是在村中。</p>
庆云村的学堂是因为有?周直,她认为即使不考官,读书开蒙也是有?必要的,所以辞官回乡办了学堂,所设的束脩也非常之低,但梁食县共有?两个镇九个村,一共也就办出了三个学堂。</p>
他?父亲为他?打听了一下?左右,说?庆云村和?五泉村的学堂都?有?在找先生,让他?去试试,他?了解了一下?,发现两个村虽然都?离大余村不远,可每个月的月银差距很大。</p>
五泉村的学堂是村民们众筹所办的,一月不过七百文,但庆云村的学堂一个月却有?三两——三两,一年就是三十六两,要知道?*? 在村里即便是收成最?好的年份,满打满算种了分到的三十亩地,一年至多?也才三十两。</p>
他?家中也是因为母亲事田,父亲做工,如此才勉强供他?上了鹤玄山书院,如果他?能去到庆云村教书,那所得的酬劳或许就可以抵消他?屡试不中对?家中所产生的耗费和?愧疚了。</p>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p>
唯一的问题,就是周直眼光颇高,教书法的是她旧年已经告归的同僚,在青州府中颇负盛名,教史学的听闻也是周直一手教出来的学生,文史案牍过目不忘。</p>
教算学的元玉,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同窗三年,他?一向是张时象大人的得意门生,张大人还曾说?过元玉若考官,或能承他?衣钵——要知道张时象曾经官至工部?尚书,坐下?的都?是一介白身的学生,有?几个能任尚书?</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