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开山大王第22章 卖山果和山货
经过下午一个时辰,第二天清晨一个时辰,老杨家摘了将近两百来斤果子。 巳时初时赶到镇上,找了个位置把板车上的摆放好,拿个一个碗装满红彤彤的樱桃,一个碗装满山泡,一个碗满羊奶果。 一一摆放在板车上,板车上铺满了翠绿的叶子,红彤彤的果子摆在上面好看极了。 杨老大拿出两个树桩,让两老坐着看摊位,几个儿子都纷纷散开,离两老不远不近,怕有什么不长眼的找茬。 杨老三牵着驴也离板车远一些,刚摆不久,一群收保护费的来挤着人群而来,有些摊主远远的看见收保护费的,背起自家东西就跑。 老杨家显然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一脸懵逼的看着背起东西跑的人。直到人到跟前,几个儿子也慢慢往两老靠近。 “大娘,卖东西要收保护费的,一次一个铜板”一群收保护费的虎背熊腰的,看起来就不好惹。 杨阿奶默默的拿出一个口袋,掏出来一文递给收保护费人,手里的口袋顿时变的轻飘飘的,外人一看就是没钱,小偷都不愿意光顾。等人走后,杨阿奶唉声叹气的。 “大娘,这个怎么卖?”一个手拿着大麻袋的中年男人问。 杨阿奶指着羊奶果和山泡道:“这种两种都是一位钱一碗” 又指着樱桃道:“这种要两文,这种山上不多还长在石崖边,味道也很好吃,要不你都尝尝,看买哪种?” 那男人一一尝过后问:“这些果子有多少?我都要了。” “啊,这会不会有点多?” “不多,刚好够家里娃儿吃,要是再多点我都要。” “你确定多了你都要吗?这又不能当饭吃?” “对,多了我可以带到黔州城卖,可惜太少。” “不少,有两筐,差不多两百斤” “大娘,你拿我开涮呢?”说着眼神瞄向板车上的果子不高兴的道。 “哎呦喂,怎么能拿你开涮呢,大娘还没老糊涂呢,等着” “老大,过来” “哎,娘什么事?” “来,把筐子抬上来” 杨老大依言把板车下的竹筐抬起来,放到板车上后,默默的退到一边。 杨阿奶把筐上的叶子轻轻拿开一点道:“来来来,你看看,都是上等品,颗颗饱满。” 中年男人每个筐都掀开叶子看了看,高兴的道:“都要,都要,不过你们要给我送到我的住处,不远,离这里50丈左右。” “好的,我让我家儿子给你送去。” 杨老大,杨老四,杨老五一人抱一个筐跟着中年男人走了。 “你们除了卖山果?还卖什么?看麻袋里面黑漆漆。” 杨老大道:“那是开春晒干的蕨菜,只需要小小的一把,泡开来有一大碗,像这天气热可以凉拌吃,也可以用来炒肉。炒肉更香。 到了地方,要轻轻的把所有果子拿出来,中年男人一一检查,看着没有长残的果子,很满意。于是道:“要不你们派过个去拿点你们说的蕨菜来,如果好吃,我都买了。” “可是,我家卖的是一文一斤,你还要吗?”杨老大道 “什么?为啥那么贵?” “不贵,这东西在有钱吃饭的人家是道菜,在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它可以是菜,也可以是饭。而且放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会坏,所以一文钱它不贵。” 中年男人闻言也不再说其他,只道:“那你们现在去给我拿一斤,好吃,我再买,行不” 杨老大急忙道:“好” 吩咐杨老四去拿蕨菜,自己和老五守在这里等他。 不一会杨老四拿了两斤左右的蕨菜递给杨老大道:“阿娘说,这种菜就当买果子的搭头,如果好吃,让他下次再买。” 杨老大接过用草绳捆绑的蕨菜道:“行,我知道了” “老板,钱我们已经结算好了,这种菜是我们家感谢你买山果的搭头,如果你尝了好吃,再来买。” 说着把一捆蕨草苔干放在算盘桌上,领着弟弟们就走了。 中年男人在后面喊:“喂喂喂,哎真是的,跑这么快” “阿娘,我们回来了” “嗯,好,找个地方休息吧!” 生意不好做,看看周围摆摊的人,好像就自家卖出去点山果,某他人的好像没有动过。杨阿奶默默的叹气“唉,这日子不好过。” 守了个把时辰,老杨家决定不守了,放在家里自己吃。于是杨阿奶让儿子把驴牵过来,装车走人。 刚绑好绳子,之前买山果的男人又来了。 急急忙忙的道:“大娘,大娘先别走,先别走。走,带上东西,到我那里谈。” 于是一群人又来到中年男人住的地方。 “这是我在这个镇的临时落脚点,你们下次再有山货,记得送我这里来。我姓张,可以叫我小张。” 又指着杨老大道:“这位大哥把你们的菜干都码好,拿这边的草绳捆绑一下,咱们过秤。” 几兄弟把两麻袋的蕨菜拿出来,准备把之前,捆绑的草给解开。 中年男人张老板忙阻止“别拆别拆,我这一小捆一小捆的放着不乱,你们现在把它捆成大捆的好过称就行了。” 杨家兄弟放下解绳的动作,继续把它摆放整齐后等着过秤。 六十斤,按五十斤算,十斤算作草绳。得50文。众人高兴的又在张老板家买了100斤粗粮,高兴的往家赶。 申时到家了,杨老大把卖山果的钱都掏出来给杨阿奶。 “娘这是卖山果的钱” 杨阿奶数着桌上的钱,爱不释手的一遍又一遍的,还道:“山上还有果子吗?能多摘点拿去卖,多买点粮” 杨老大赶忙道:“娘,即便摘了也卖不出去。这集市都是五天一次,这里的人住的太分散了,人又稀少,都规定五天一次。 过几天还有果子,就摘点下一没赶集拿去卖。 我看这种些果子,稍微用点力就坏了,应该放不了这么久。 而且我们的地里又长草了,要锄草,还得浇肥水,秋收不好,光买粮不行。” 杨阿爷最后敲板“就按老大的意见做吧!庄稼放在第一位。其它到时候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