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股市第169章 “村里”进一步完善了“两融套现”
每经记者了解到,实践中,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套现资金用于偿还股票质押融资债务,将质押融资负债转换为两融负债,一方面实现融资加杠杆的目的,另一方面规避了上市公司股押到特定比例的信息披露义务。在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两融担保品价值波动的风险可能与股票质押风险相互传染。</p>
有非银分析师就认为,一般两融的风险都会随着市场低迷时间拉长而逐步暴露,当前的市场低迷已经延续较长时间,如果市场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后面暴露出的问题或可能越来越多。</p>
近期两融热度持续。据记者观察,近段时间市场对于两融的关注度颇高。对此,前述沪上券商战略负责人认为,防范风险是证券公司开展业务的根本红线,融资融券业务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是大趋势。此前根据两融相关新规要求,证券公司陆续修订融资融券合同,下调融资保证金比率、降低融券卖出杠杆率、阶段性收紧融券及差异化规范战投出借等,均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融券的逆周期调节作用。</p>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14日,沪深北交易所发布《关于优化融券交易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相关安排的通知》,明确“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份、战略配售股份,以及持有以大宗交易方式受让的大股东或者特定股东减持股份等有转让限制的股份的,在限制期内,投资者及其关联方不得融券卖出该上市公司股票”,进一步完善了“限售股不得融券”的要求。同时要求证券公司应当按照穿透原则核查投资者情况,对投资者的相关交易行为进行前端控制,严禁参与违规或为违规提供便利。</p>
此后,各家券商纷纷抓紧完善系统,加强业务管控。去年12月27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融券新规落实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整体来看,多数证券公司在落实新规要求上基本到位,但现场检查也发现个别证券公司存在关联方核查不够深入等问题。</p>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强化穿透式监管,压实证券公司责任,督促证券公司按照“看不清,不展业”的要求,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和交易目的的穿透式管理,严禁参与违规或为违规提供便利,切实提高业务水平。</p>
喜欢喧嚣股市请大家收藏:(20)喧嚣股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