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荒年,我在深山老林里重建家园第600章 成何体统?
“画的好!”</p>
忽然有人发出一声赞叹。</p>
陆元元放下画笔,抬头扫向几人,却看到顾焕之不知何时,也来到了桌案边。</p>
“顾大叔!”</p>
陆元元向他点点头,打了招呼。</p>
“嗯!”</p>
顾焕之答应一声,两眼灼灼的看着桌案之上的画作。</p>
整个画面展现出了一幅苍茫孤寂的雪景,远处山峦层层叠叠,掩埋在积雪之下,近处一棵枯树,天际一只寒鸦,其中运用了大片留白技巧,画出了江上独钓之人的孤独。</p>
虚实相生,刚中有柔,这种画法,倒是不曾见过。</p>
众人轻轻点头,赞叹不已。</p>
虽然还没有题诗,不过仅凭这幅画的意境 ,已经够引人入胜了。</p>
陆元元又拿起一支小号的毛笔,在画上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题诗一首。</p>
正是华夏历史上,有名的诗人柳宗元的《江雪》。</p>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p>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p>
意境不凡的画,配上这首千古名句,相辅相成,意境不凡。</p>
“好,好啊,好一个千山,好一个万径!”</p>
张太傅两眼放光,嘴里念念有词:“这一个鸟飞绝,又一个人踪灭,把这寒冷孤独的环境和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让人感觉这独钓之人清寒高洁,孤傲绝俗。哈哈,好画!好诗!堪称绝唱!”</p>
“太傅所言甚是,这里还有一个孤,一个独,又有一个蓑笠翁,一个寒江雪,四者相互映衬,远观白雪皑皑,近觉冷冷清清,那种幽冷孤寒之感,由然而生啊!”</p>
周山长也是赞不绝口。</p>
众人围着桌案,对这幅画作评论不休,神情激动。</p>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幅极具情趣和生机的画作。</p>
“……这寒江独钓,老夫觉得,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且这种境界,超越了物质,超越了这首诗中的意象,更甚至超越了生命的本身,这种情感,只有我们静下心来,才能体会的出来!”</p>
周山长眼神悠远,轻轻叹息一声。</p>
众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感觉。</p>
建安帝见大家谈论的热烈,一挥手,让人把画作呈上来。</p>
整幅画作,确实意境深远。</p>
他示意两个小太监,把画作展开,在大殿之上转了一圈。</p>
这边,陆元元又挑选了一幅卷轴,铺展在桌案上。</p>
这次,她并没有用泼墨法,而是选择了几支合适的笔,用国画技法,画了一幅画。</p>
悠远空灵的远山,竹林桃花,茅草小屋,篱笆墙下几株淡菊。</p>
一张石桌,几个石凳,桌上一个茶壶,旁边一个茶杯,淡淡茶香化作轻烟,袅袅而上。</p>
不得不说,看到这幅画,众人仿佛看到了一种悠然见南山,闲时清茶两杯的归隐山林图。</p>
陆元元又题诗一首,正是陶老先生的名作。</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