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意难平,从汉末郭嘉开始第121章 明末四大案之妖书案(上)122
其中带头上疏的‘洪乃春’更是被拖到午门外廷杖六十大板,然后削职为民,最终愤郁而死。 </p>
随后,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小胖子又以‘长子朱常洛、三子朱常洵、五子朱常浩一并封王,而后择善者为太子’为由,试图以三王并封来择优而取。 </p>
结果引起朝臣再次反抗,最终,时任大学士的王锡爵被贬辞,小胖子也迫于众议收回了前命。 </p>
事情本来到此也算告一段落,但巧就巧在,万历二十六年五月,已经从‘山西按察使’调任中枢‘刑部侍郎’的吕坤以小胖子横征暴敛为名上了一本《忧危疏》。 </p>
这货的本意是跟海斗士一样,劝小胖子收敛点,别作的太狠,结果吏科给事中‘戴士衡’大作文章,不仅上疏弹劾他‘机深志险,包藏祸心’,还指责他有‘用《闺范图说》勾搭小胖子老婆郑贵妃’的心思。 </p>
吕坤平白无故被干了一比兜,而且对方用的还是‘深入内宫,勾结宫闱’的大罪,自然不服,然后就提笔开炮自辩。 </p>
当时由于这件事牵涉到郑贵妃,而且是小胖子自己暗中动的手脚,所以小胖子也就没理会,装聋作哑把这件事给摁了下去。 </p>
结果这时一个自称‘燕山朱东吉’的人蹦了出来,这货专门为《闺范图说》写了一篇跋文,也就是注解。 </p>
注解的大概意思就是用历代‘嫡庶废立事件’影射当时小胖子废长立幼的国本问题,并称‘吕坤想用这种方式讨好郑贵妃’,并且写完后,这跋文就以后世传单的形式偷偷在京师流传了开来。 </p>
此文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平民不明朝堂深浅,开始纷纷责怪书的原作者吕坤。 </p>
吕坤因此忧惧不堪,最终借病致仕回家。 </p>
后来小胖子看到这个跋文后,大为恼怒,但又不好大张旗鼓地追查作者,最终下谕旨说明《闺范》一书是他赐给郑贵妃的,因为书中大略与《女鉴》一书主旨相仿佛,以备朝夕阅览。 </p>
而这场大明版的舆论战,因为始终围绕着吕坤所著的那本《规范图说》展开,且当时这本《闺范图说》的内容与政治意义太过妖艳骇人,故而被当时人称之为‘妖书’,因此书兴起的一系列党争大案,则被时人称之为‘妖书案’。 </p>
并与后来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并列明末四大案,与明初四大案相提并论。 </p>
只是因为这件事前后发生过两次,再加上中间时间跨度比较大,明面影响不大,所以鲜为人知,不如其它三案出名。 </p>
而事后,小胖子为了从大臣那里争一口气,开始用托字诀,想要等他当时的‘原配皇后王喜姐’嗝屁后,强行扶持郑贵妃上位,以此来敲定废长立幼。 </p>
然而天不遂人愿,明神宗皇后偏偏不死,并且还对王恭妃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十分爱护。 </p>
而小胖子的一拖再拖,不仅导致大臣不愿意,也间接导致了小胖子他妈李氏的不愿意。 </p>
最终,在万历二十九年某日去请安跟李太后闲聊时,李太后突然问他为什么迟迟不立太子。 </p>
他当时没防备,面对自家母亲的询问,这缺心眼的家伙自然而然的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p>
“朱常洛乃都人之子,何意有资格立为太子?” </p>
结果这话‘再次’激怒了同样是都人出身的李太后,直至他老妈指着他鼻子说“你也是都人之子”时他才反应过来,可惜已经为时已晚。 </p>
这件事不久,时任内阁大学士的沈一贯就在李太后的授意下,以‘多子多孙’之名上疏劝小胖子早立太子。 </p>
而小胖子知道这是他老娘的意思,也就没敢坚持,顺水推舟立了朱常洛为太子。 </p>
至此,明末万历朝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在明面上就此落幕,但背地里的争执还远没有结束。 </p>
因为朱常洛虽然当上了太子,但郑贵妃所生的朱常洵也成了福王,并且在小胖子的纵容与郑贵妃的包庇下,硬顶着朝臣催促离京就番的要求留在了京师。 </p>
很明显,这是小胖子废长立幼之心不死,还想找机会废了朱常洛,扶持朱常洵。 </p>
于是,在这种政治环境下,针对郑贵妃与其子福王朱常洵的第二次妖书案爆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