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文豪第164章 新的想法
临别之前,舒尔曼突然想起了什么,对李斯年说道:“对了,李先生,还有一事想要麻烦你。” 李斯年刚受了对方不少恩惠,闻言连忙说道:“大使先生,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能帮上忙,我一定尽力而为。” 舒尔曼微笑着说道:“是尼米兹中校在回国前让我代为转达的。他上次和你讨论过航空母舰的发展之后,对你的见解非常赞赏。后来,他又看了你在报纸上面发表的《大国崛起》一文,对你的才华更是赞不绝口。因此,他代海军部向你咨询,希望你能写一篇关于未来几十年海军发展的建议性文章。他回国后会向海军部申请专门的资金来资助你的研究,另外如果你需要什么资料的话也可以通过大使馆代为查阅。” 这倒是李斯年所没有想到的。尼米兹中校上次就提议聘请自己担任海军部的特别军事顾问,他还以为那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自己还真成了顾问了。 不过,这对于李斯年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自从阅读和翻译了《海权论》这本书之后,他对于世界海军的发展趋势确实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总感觉不吐不快。 但是,奈何如今自己的国家海军发展滞后,海权更是无从谈起,还不如甲午之前的满清。现在有个渠道可以抒发自己的想法,倒也不错。 此时的李斯年也没想到,自己兴之所至所撰写的《航母论》一书,会间接促进了航空母舰这种新生舰种的发展。要知道,米国的,以保持这个专栏的热度和影响力。” 对于之后的专栏内容,李斯年心中倒是真的还有一些新的想法。 他在撰写《大国崛起》时,就一直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上的人类征服并大批杀死了印第安人、澳洲的土着,以及非洲黑人? 他进一步反思,历史为什么不能是相反的样子,比如印第安人、非洲黑人或澳洲的土着让欧洲人和亚洲人减少、臣服甚至灭绝呢? 他的思考并未止步于此。他还疑惑,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农作物和牲畜只出现在某些特定的地区,并促进了那里文明的进步,而其他地区却没有类似的“驯化”现象出现? 年前,地球上各个地区的人类几乎同时踏上了文明的起跑线,然而年后,为什么有的文明能够存活下来并战胜了其他文明? 对于这些问题,李斯年最近终于有了一些自己的答案。他认为,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生成和演化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当然,这些只是他的一些初步想法,他还没有开始动笔撰写。在动笔之前,他打算去向研究生物演化和世界地理的专业人士咨询,以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 “我有时间会去和邵总编沟通的。”李斯年答应下来,他又继续向沈从文说道:“从文,你最近半年多时间一直在北京几所大学旁听,我看你前几天写的那篇散文,感觉你的进步很大。不过,旁听也不是长久之计,你平时有时间还是要继续复习。离北大和燕大新一年的招生也只有两三个月时间了,我回头去找一份参考资料给你,你要认真复习。” 既然已经做了老师,李斯年就开始为学生的未来考虑起来。他希望沈从文能够把握住机会,顺利考入大学,摆脱旁听生的身份。 沈从文也连忙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