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第926章 【西辽的请求】
对于这个太子,朱铭基本满意。 虽然不是什么天才,但也还算聪明。如果生在民间,从小获得良好教育,有一定的几率考上进士。 这个评价已经很高了,中进士可不那么容易。 看似性格柔弱,其实非常要强。从他打猎回来,没有任何人逼迫,却私底下加练骑射就知一二。 而且喜欢学习,不懂的东西就问,同时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再过两年,朱铭打算把太子扔去辋川谷,让他跟着朱院长学一学唯物辩证法。 “陛下,梁通政紧急求见。” “让他进来。” 执掌通政院的梁异,朱铭已打算将其提拔入阁,然后换一个人接替其职务。 此人在民间没有什么声望,甚至大部分老百姓,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但他在朝堂绝对举足轻重,从朱家父子占领汉中开始,梁异就负责政令的通传和下达。 这么说吧,梁异如果不顾后果,完全能以一己之力,硬扛整个大明内阁。 朱铭放下毛笔问道:“有什么急事” 梁异说道:“赣国公家人进京,请求朝廷赐予谥号。” 朱铭惊讶道:“赣国公病故了” 梁异回答:“一个半月前因病去世,遗嘱是把张氏最大的铜水矿,献给朝廷设立一处铸钱监。” 朱铭闻言,沉默不语。 前番在江西丈田拆族,张氏也有点被伤筋动骨,张根临死前居然捐献铜矿给朝廷。 这是在逼朱铭表态啊,如果不好生安排其身后事,会让许多大臣感到寒心的。 认真思考好一阵,朱铭终于说道:“着令礼部,赐谥文正。葬礼规格,等同郡王。其嫡长子继承爵位,按制降爵一等。但食邑加三百户,食实封户数不变。再选张氏一适龄女子,纳为皇三子朱襄之正妻。太子护送皇后回乡吊唁,一应下葬事务,由太子全权负责。” “是!”梁异领命告退。 朱铭也不再处理政务了,直接回后宫找到张锦屏,亲自告知她父亲的死讯。 张锦屏先是一怔,随即缓缓坐下。 没有什么悲戚之色,但精神有点恍惚,甚至见到朱铭时的笑容都还未散去。 朱铭拉着她的手说:“你也回家去看看吧,让洋儿陪你回去。” “好。”张锦屏脸上的笑容变得苦涩。 当天晚上,张锦屏思及父亲生前种种,往时无数记忆纷至沓来,终于疯狂涌出无声的泪水。 朱铭把她抱在怀中,轻轻拍打后背。 去年,郑胖子和郑元仪的父亲死了,朱铭也让他们兄妹俩回家奔丧。倒是郑胖子的爷爷,居然精神矍铄活得好好的,都八十多岁了还能喝酒吃肉。 严大婆也还在世,但眼花耳聋,生活不方便。 朱铭开始回忆往事,前一辈子,这一辈子,似乎就像在做梦。 数日之后,太子朱洋带着官吏和侍卫,护送母亲前往江西奔丧治葬。 …… 伏夏时节,南方大旱,鄱阳湖已快见底了。 持续春旱的北方各省,却接二连三迎来暴雨,个别州县甚至出现洪涝。 南北灾情轮着来,这气候实在古怪。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忙于赈灾,今年是大明开国以来数一数二的灾年。 民间不乏奇谈怪论,埋怨朝廷的政策有问题。 朱铭又发出一道命令,让太子给外公下葬之后,不必急着赶回洛阳复命。可以留在江西、浙江、淮南巡视灾情,但不要胡乱插手赈灾事务,而是仔细观察地方官们的操作。 同时,又让南方各省的巡察御史,把近期工作报告抄写一份交给太子。 转眼间,已是秋天。 岳飞和韩世忠相继发来消息:漠北开战了! 由于大明控制着南方草原,还设置了两个都护府,且阴山北麓的汪古部,非常忠诚的给大明当狗。因此,漠北部落暂时不敢南侵,今年经历草原大旱之后,克烈部悍然向蒙古部发动战争。 朱铭立即派出使者,勒令两部和平解决争端。 接着又给岳飞和韩世忠下令,让他们暂时进行观望。直到某一方接连战败,再出兵助其恢复领土,也就是谁输了帮谁,决不允许漠北草原统一。 就在漠北大战之时,西辽使团抵达洛阳。 刚收到消息的时候,朱铭多少有点惊讶,没想到耶律大石还主动修好。 朱铭没有立即接见,而是让鸿胪寺先探探口风。 很快,西辽使者就说明来意:他们献上三十匹良驹,打算跟大明永结兄弟之好。来自大明的商贾,只要持有官方文书,可在西辽境内通行无阻。另外,西辽想要求取一批佛经、儒经、高僧和儒士。 已经调到枢密院的马扩,被朱铭招去问话:“这个西辽使者萧查剌阿不,你以前可曾打过交道” 马扩说道:“天祚帝还在时,此人是辽国枢密院同知。他跟另一位将领萧斡里剌,号称耶律大石的左膀右臂。他率队来出使大明,足显耶律大石的诚意。” “高昌那边佛教盛行吗”朱铭问道。 马扩回答:“臣之前出使漠北,曾借道高昌回鹘。那里的佛教徒最多,其次是景教徒。再次是摩尼教、拜火教、道教和萨满教。” 朱铭极为震惊:“高昌竟然是景教排第二” 马扩点头道:“正是如此。在漠北跟蒙古交战的克烈部,还有阴山北麓的汪古部,其酋长和贵族也全都是景教徒。” 朱铭:“……” 这种情况,朱铭还真不清楚。 历史上,蒙哥、忽必烈等人的生母,就是来自克烈部的景教徒。她病死之后,忽必烈亲自下令,在甘州的十字寺祭祀。 在朱铭详细询问之下,马扩认真解答,很快就打消了皇帝的疑虑。 景教是十字教的分支不假,但放在欧洲绝对属于异端。 这一派的主张,竟然是把耶苏的神性和人性分开。非常世俗化,且已失去排他性,汉人甚至把景教称为波斯教。 尤其是在吐鲁番地区,由于佛教徒和景教徒最多,两教的信众通婚已常态化。和尚与教士也友好来往,甚至互相吸收对方的教义……那场面朱铭难以想象。 反而是摩尼教,在高昌回鹘的排他性最强。 摩尼教的组织极为严密,并一度成为高昌回鹘的国教,在上流社会拥有着大量信徒。 此时的吐鲁番,简直是宗教大熔炉。 而耶律大石还想引入儒家,历史上他确实这么做了。直至丘处机云游西域时,发现中亚地区竟也有儒生,并且儒生的数量还不少,西辽对此的贡献功不可没。 …… 在东西方不同的史书里,萧查剌阿不有着不同的名字。 比如统率大军逼降阿即思,把花剌子模收为西辽属国的额儿布斯,其实就是萧查剌阿不在中亚和西亚的称呼。 他不但懂汉语、识汉字,而且还有些儒学造诣。 从陕西一路来到洛阳,萧查剌阿不认真观察,发现大明境内安居乐业。他打算回去复命时,劝耶律大石彻底打消东征念头,今后老老实实在中亚发展最好。 跟鸿胪寺官员接触数日,萧查剌阿不终于获得皇帝接见。 “大辽臣子萧查剌阿不,拜见大明皇帝陛下,并代我大辽皇帝问陛下安!”萧查剌阿不端正作揖,口音是非常标准的北地汉语。 朱铭微笑道:“也请代我问大石林牙安。赐座。” 马扩就坐在旁边,拱手道:“萧兄,好久不见。” 萧查剌阿不拱手回礼,颇为高兴说:“一别数年,今日得见故人,实在是平生之大喜事。” 两人在那儿叙旧一番,朱铭也时不时客套几句。 待萧查剌阿不喝了几盏酒,朱铭问道:“听说耶律大石建了一个西辽国” “是大辽国西迁!”萧查剌阿不纠正道。 朱铭也不争辩,笑着举杯:“英雄无论在哪里都是英雄,朕在洛阳遥敬耶律大石一杯。” “我代吾主,多谢陛下美意!”萧查剌阿不笑容满面,对朱铭观感极佳,觉得这位大明皇帝是真正的英主。 又喝一杯,朱铭问道:“求取高僧与佛经,这个我能理解。耶律大石为何要求取儒士和儒经” 萧查剌阿不有一套说辞,那是耶律大石教他的:“陛下,不论是大辽还是大明,甚至还有之前的宋国,我们都属于炎黄族裔。可那西域却不同,非我族裔,其心必异啊。我大辽皇帝陛下,刚刚占领黑汗国的时候,还想着各族各教能够和平共处。可那里的教派实在顽固不化,必须要用儒家经典去长久教化。” 朱铭突然就想明白了,耶律大石为何允许大明商贾通行无阻。 这是为了增加西辽境内的汉人数量,吸引更多汉人商贾去西辽定居。 萧查剌阿不继续说道:“我国陛下,打算提拔更多儒生做官。还要让儒生教化当地百姓,让西域之人也读圣贤书。” 朱铭对此并不反对,甚至还要积极支持。 朱铭说道:“正经的儒生,恐怕不愿前往西域。但大明境内多的是高僧,他们肯定愿意弘扬佛法。这些高僧当中,有许多人兼修儒经,可让他们带着圣贤之书去教化异族。” “这样亦可,”萧查剌阿不高兴道,“精通儒学的高僧,多多益善。只要他们到了大辽,必定优待有加。还会选一批异族孤儿,留在他们身边做学生。这些异族孤儿,便是教化之始,以后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