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以前闹饥荒人都走了(1/1)

作者:王折耳

不熟但要一起养娃的七零夫妻日常第35章 以前闹饥荒人都走了

很快豆子挑完了,宋青原本是想跟老根嫂一起做的,没想到田婶不答应,借了老根嫂家的一个簸箕,就拉着宋青母子俩往她家去。 “我也会做酱,味道不比老根家的差,你放心。” 田婶家跟老根嫂家离得特别近就隔了两间房子,一回家酱也不做,就拉着宋青坐在炕上开始唠叨,说到喉咙都要冒烟了终于拍了拍她的手。 “我跟你外婆家指定有些关系,你妈又比我大,我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你就叫我三姨吧。” 她说这姑娘怎么这么漂亮,一见面就觉得亲切,原来是她家那边的人。 “三姨。”宋青马上顺着她叫了一声,田婶喜笑颜开。 别说田婶跟她妈家是同一个村子,就算他们只是同一个县,在这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还有这样的缘分,她都要跟田婶好好来往。 “我妈嫁到了外地也有很多年没回去了,她也很想家那边。我家里现在就一个大舅还在村里住着,其他人都在外面。” “以前日子苦啊,闹饥荒好多人都走了,我爹娘就是挑着扁担挑着我们往这边来,不然也得饿死。” 宋青外婆家也是,大人带着孩子去外面谋生路,有些就扎根在了外面,还有一些选择回去。 安安也很新奇的看着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三姨奶。 “你叫安安是吧?这孩子真漂亮,三姨奶给你冲糖水去。” 这年头物资匮乏,一般人待客都是冲碗糖水,田婶还特意在糖水里打了个鸡蛋,安安抱着茶碗咕噜咕噜的喝着糖水。 “刚刚太激动了都耽误事,咱们来做酱块。” 田婶家在院子里有一个灶台,她自己家要做三十斤黄豆,再加上宋青的十斤,干脆就分了两次炒。 “这边做大酱也叫烀大酱,都是在农历2月开始做,挑好的豆子用锅炒熟,投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烀烂糊了。 再捣成糊糊用报纸包起来,搁苞米仓房下发酵两个月,等4月的时候就开始下大酱。” 火在灶膛里烧着,宋青坐在小凳子上看火,田婶一边翻动着锅里的黄豆一边跟她说着话,安安蹲在鸡笼旁边看着里面关着的大鹅。 “安安别靠太近,那鹅会叨人,特别疼。” 鸡笼的门关的不严实,那大鹅经常会越狱,又凶得很,四方邻居都知道它不好惹,要是凑上去可能会被叨一嘴。 “三姨奶它不凶,它在吃饭。” 鸡笼里丢着几片早上扒下来的烂菜叶,大鹅在里面叨着吃,在安安看来它可乖了,虽然个子很大一点也不凶。 “为什么要把它关起来?它在里面都伸不直脖子?” 田婶挑起一颗豆子看了看,开了小口看来是够火候了。 “这大鹅越来越懒了,就下了几个蛋就要抱窝,以前一次要下十多个的。 我关它几天让它多下几个蛋,到时候孵出小鹅三姨奶给你送一只。” “真的吗?”安安一听瞪圆了眼睛。“妈妈,我们可以养小鹅吗?” “宋青你可不能不要啊,这可是我这个三姨奶送给安安的礼物,单只的小鹅很难养活,等到它大一些再拿给你。” 宋青本来不打算要,乡下孵出的小鸡小鸭这些都是要拿来换钱的,但是安安眼睛瞪得圆圆的,算了,顺着她这一回吧。 “快谢谢你三姨奶。” 安安欢呼一声冲过去,抱着田婶的大腿。“谢谢三姨奶。” 豆子炒熟又用清水清洗了好几遍,最后放进锅中倒入没过豆子的水,煮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豆子煮熟了。 田婶用手指碾烂了一颗黄豆,觉得够火候就把火弄小,又把盖子盖了回去。“放在锅里闷着,得闷一宿这颜色才能好看。” “那我们明天再过来。” “来来来,你经常来,我一个人在家也无聊,你们也能过来跟我说说话。” 田婶叫田翠花,今年四十二,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城里当工人,小儿子在县上读初中。 冬天不上工,他大儿子在厂里给他爹找了个三个月的临时工,家里就小儿子跟她,小儿子中午又不回家吃饭,一整天的都没人说话。 她没闺女,家里人离这里远,宋青又是她家远房的侄女,那肯定是希望她能多来家里走动走动。 宋青要回家做饭了只能跟田婶道别,安安也跟她新认识的朋友道别了。 下午大部分的时间她都趴在鸡窝旁,跟里面的大鹅说话,其实大鹅稀的理她,她还以为是人家脾气好。 陆阳回来的时候就发现她们母女俩心情都很好,宋青一边哼着歌一边把鱼汤从锅里舀出来,安安拿着根木棍在放木头的角落里戳着。 “爸爸,你终于回来了。”安安举着木棍就冲到陆阳身边,陆阳立马伸手把她抱了起来。 “也不怕戳到人,带着她去洗手吃饭了。” 陆阳夺下木棍把人牵到外头,宋青在大灶做完饭后小锅里的水已经温烫了,拿水瓢装了点热水给她洗手。 “爸爸,我要有小鹅了,你能不能帮我做一个窝,我要跟小鹅住。” ? “为什么?” “妈妈说我要是跟小鹅一起住,她就把我赶出去,但是三姨奶说小鹅大一点就送过来,它没有妈妈,只能我照顾它。” 宋青也听见了,她一时哭笑不得,回来后安安说要把小鹅放在炕上,她那时候有些诧异她闺女的脑回路, 就说要是把鹅放在炕上养,就把她们都赶出去,她后来不说话了,还以为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没想到人家是要带着小鹅一起在外边住。 “可以吗?爸爸。”安安是看上了陆阳的手艺。 他们上次去家具厂订家具,陆阳对那些木工活特别感兴趣,围观了好一会儿,有个师傅开玩笑说厂里有一批工具旧了,让陆阳买回去学着做。 人家只是开玩笑,没想到他还真的去买了,花两块钱挑了凿子、木锉、墨斗等工具。 那个师傅看他喜欢,捡了几块木板叮叮当当现场给他敲了个没有盖子的小木箱,他就兴奋的抱着他的工具回来了。 现在那个箱子还放在偏房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