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无疆第654章 石姑娘
第二天吃完早饭,江寒让桑榆、王峰回县里。</p>
江寒陪着陈延平、郭景明去看石姑娘洞、石姑娘桥、石姑娘水库。</p>
在石姑娘桥的一头,是一个小村庄,陈延平提议到村子里看一看。</p>
到村口,有一个代销点,陈延平问了问村子的基本情况。</p>
“你们村子,有没有当年参加石姑娘队的?”江寒问道。</p>
“石姑娘队,有啊,郑新玲,”代销点的妇女说道:“你们是县里的领导?”</p>
“我们不是啥领导,文联的,来采风,了解一下石姑娘队的事迹。”</p>
“我领你们去,你们可得好好宣传一下。郑新玲,唉,你们看看就知道了。”</p>
一个院子,院墙半塌,一个60多岁左右的女人正在翻弄柿子干。</p>
“玲婶,有人来了,要写你的事哩。”</p>
郑新玲转过身,赶快给大家搬椅子,走路一跛一跛的。</p>
“大娘,我们自己来。”江寒连忙把郑新玲扶着坐下。</p>
“领导,今儿天冷,太阳出来了,就不让你们到屋里了。”郑新玲一脸歉意。</p>
“大娘,我们今天过来,就是想听听你70年代,石姑娘队的事。”</p>
郑新玲1973年高中毕业,1974年春节后就到了石姑娘队。</p>
“我那时身小体弱,经常生病,所以在家里,母亲从不让俺干活,但是到了工地,不是抬石头、就是背石头。清基背筐、开山破石……那活真累呀,累成了啥样没法说。”</p>
“但是再苦再累,也不能叫苦叫累。因为我们是半边天。”</p>
“在为我当时算是文化水平最高的,我当了石姑娘队的副队长。修红色娘子桥的时候,任务紧,80多个石姑娘分成了三个排。”</p>
“工地上红旗招展,备料的、扛石的、运石的人头攒动、车来人往,生机勃勃。许多队员的手被铁锤砸伤,鲜血直流,冬天里更是手指崩裂,伤口溃烂,但不论劳动怎样艰苦,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而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门心思地只想把大桥早日建成,不辜负领导信任,彰显我们妇女的志气。”</p>
“桥建好之后,石姑娘队又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到秋沟拦坝修水库,期限一百天。听到这个消息,大家炸开了锅:单独修水库?我们修过吗?我们会修吗?但安排就是命令,接过图纸,我们第二天一早就披着星月开进了秋沟。日夜不停地清基、备料,用12对12的劳作时间,坚决要完成任务。”</p>
“为了鼓舞士气,我们队最会编歌、唱歌的徐柏枝编了一首《夜战歌》,我到现在还会唱。”</p>
“星儿闪,月儿弯,石姑娘夜战上了山。悬崖上,山腰间,借着星光干得欢,锤声伴着歌声飞,壮志豪情填满川。”</p>
“清理库基的时候,天冷得很,我们从十几米深的沟底往外背泥沙,一天背80多筐,荆筐漏水,泥浆顺着身子往下流,把衣裳都湿透。”</p>
“但我们忍着寒冷,穿着湿衣服,背筐背的腿发软,心发慌,于是喊出口号: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