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把江寒的家乡变成墓地(1/2)

作者:孤照

官途无疆第156章 把江寒的家乡变成墓地

江寒往皮卡车里装了一些三河县的特产,比如说三河腊麻鸭、山木耳、十足全蝎。</p>

正准备出发呢,县旅游局长崔永军打来电话。</p>

原来,崔永军是想蹭江寒的车。</p>

崔永军与省旅游局规划处副处长约好了,下午见面谈一谈三河县旅游发展的事情。</p>

哪知道今天早上,司机告诉崔永军,那辆老吉普车又坏了,送到了修理厂。</p>

旅游局的吉普车与林业局长张留根那辆一样,都是三年前汽车营裁撤时送给三河县的。</p>

局里还有一辆面包车,车况很差,说不定跑到半路上趴窝。</p>

崔永军知道这几天江寒就要回京城,所以就问问他今天走不走。</p>

崔永军是江寒抽调进县委组织部的第一个直接领导,江寒就算是今天没准备走也得提前出发。</p>

“江寒,你把车开到三河县花瓷艺术中心,我在这儿等你。”</p>

十分钟后,宋诚把车开到地方。</p>

进入花瓷艺术中心,崔永军和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坐在一个茶桌前品茶。</p>

这名男子是这里的老板,叫袁六福,是三河花瓷烧制技艺传承人。</p>

花瓷兴于唐代,又名“唐代钧瓷、黑唐钧”,因所产的黑地、乳白、蓝斑一器三色的花釉瓷器而得名。</p>

唐玄宗尤其喜欢这里的花瓷,并用花瓷做成宫廷腰鼓,因此花瓷被称为钧瓷之源、汝瓷之母、官瓷之祖。</p>

遗憾的是,随着历史演进和朝代更替,一代名瓷繁华不再,相关烧制技艺一度失传。</p>

恢复花瓷烧制技术的人,正是袁六福。</p>

袁六福高中时曾跟着舅舅学烧瓷,那时才知道花瓷曾经的辉煌和历史地位。</p>

从那时起,袁六福便对花瓷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收集花瓷瓷片,一发不可收,并不断与钧瓷、汝瓷等制瓷人士沟通请教,学习花瓷的知识。</p>

收集了近百片花瓷残片之后,袁六福开始对花瓷更进一步地研究,分析残片,弄清成分,查询相关记载,积累图文资料,寻找相对完整的经典器型,为恢复花瓷技艺作了充分准备。</p>

刚开始,他满怀信心地为花瓷立窑、拉坯,试釉,但是开窑后,却是一堆堆的碎片。</p>

好多人劝他放弃,而袁六福坚决不肯。</p>

袁六福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后来转让了,一心一意投入到花瓷技艺研究之中。</p>

苍天不负有心人,袁六福终于完美还原了花瓷技艺。</p>

江寒知道,袁六福今后的成就非同小可,他成立了团队,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创新器型,屡获大奖。</p>

最后,袁六福让三河县的花瓷烧制技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着花瓷走出国门,并成功进入国礼名单。</p>

但现在,袁六福正处在事业的低谷期。</p>

他复原了失传一千多年的技术,制出了精美的瓷器,但还没有打出名气。</p>

花瓷烧制技术还只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袁六福还只是市级非遗传承人。</p>

袁六福的汽车修理厂已经转让了,资金都花到了花瓷艺术中心的建设上。</p>

建花瓷艺术中心,当时的县长刘庆来承诺过,要给袁六福一定奖补。</p>

因为这个地方一旦建好,各级领导来三河县最起码有参观的地方。</p>

袁六福把花瓷艺术中心建好了,刘庆来却不提奖补的事情了。</p>

花瓷艺术中心建好了,袁六福却陷入了困顿。</p>

花瓷的名气还只是限于高平市,本地人的消费水平和审美意识都达不到。</p>

崔永军和袁六福从小在一个村长大,当了旅游局长之后对他很是关照。</p>

县旅游局经常被大家戏称为第二接待办。</p>

外地来的,不管是来开会的,还是领导邀请来的,只要领导打招呼,都是县旅游局来接待和陪同。</p>

来的都是客,走的时候多多少少都得表示一下三河县的心意。</p>

所以,旅游局每年都有一笔商务往来的费用,其实就是购买礼品。</p>

崔永军把袁六福的花瓷艺术中心作为外来客人参观的首选之地,把花瓷作为必送礼品之一。</p>

“江寒,你帮着看看,这几套茶具,哪个更好?”</p>

江寒这才仔细鉴赏起来,和其他瓷器一味追求轻、薄不太一样,花瓷浑厚、坚实、古朴,沉稳大气。</p>

黑底上有蓝、白色的斑花,像浪花,又像液滴,或规整,或飘洒,或流淌。</p>

大都随意点抹,纵情泼洒,无刻意之气,无规律可循,超然洒脱,自由活泼。</p>

花瓷,真正体现了盛唐气象。</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