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第432章 蓟州兵变始末
好吧,又是万历这个死胖子干出的好事!</p>
暗中吐槽了一句后,朱由校说道:“好,朕知道了,你继续说!”</p>
“是,皇爷!”</p>
魏进忠行了一礼后,继续说道:“在攻下平壤后,李如松对于之前的赏格不认了,想以遵祖制赏人头功的名义给糊弄过去,李如松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想把战功都揽在割人头最多的辽东将领头上。</p>
在之前的平壤战事中,其它军队因李如松不计人头而是记攻城先后的赏格,都是一心与倭寇交战并没有停下割人头,而辽军却在后面收割其它军队斩杀的倭寇人头!”</p>
魏进忠看了眼皇帝后,见他没反应,就继续说道:“对于李如松明晃晃的偏袒辽军,其它军头都选择了隐忍,但在此次作战中立功最大的浙兵却不干了,他们不仅实际斩杀的倭寇最多,而且还是浙兵千户的骆老将军忍着重伤第一个登上了平壤城头。</p>
战后战功平定,本该是头功的浙兵游击吴惟中与千户骆尚志,却只得了个普通的次功,头功却是辽东将领李如柏、李如梅、杨元、张世爵等人,说好的一万两赏银只有二十两,而且本该是骆老将军的指挥使官职也落到了辽军将领的头上。</p>
浙兵都是戚少保调教出来的,心中都有一股傲气,对于李如松的做法十分的不满,纷纷到李如松的帐前讨说法。</p>
之后李如松到达开城,诸将游击以下,皆跪而听令,只有浙兵千总王必迪站着质问李如松不智、不信、不仁如此,怎能当主将。</p>
面对在场的朝鲜文武百官与大明各位将士,李如松因下不来台,被气得脸色发紫,嘴唇哆嗦,但又不好在朝鲜文武百官与大明诸将士的面发火,只好暂时忍下了这口气。</p>
到最后,由于几千名士兵闹事,影响实在恶劣,李如松不得不先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发给浙兵,才勉强说服浙兵们回营等待消息。</p>
李如松不仅在朝鲜君臣面前丢了面子,还赔了银子,赔的还是他自己的私房钱!</p>
这种气,李如松无法容忍,赔银子只是缓兵之计。</p>
几天后,兵部主事黄裳带来了朝廷下发的赏银,本以为能领一笔不菲赏银的浙兵,没想到朝廷的赏银基本发给了辽军。</p>
这次浙兵一反常态没有继续闹,而是选择了沉默,因为支持浙兵的经略宋应昌因与李如松不睦被调走了。</p>
浙兵想息事宁人,从而早点返回蓟州军营,但落了面子的李如松却不想就此放过浙兵,先是不发赏银,接着军饷折半,最后干脆没了。</p>
面对浙兵的再次闹饷,李如松的解释是,朝廷没那么多钱,有限的军饷只能先供着作战部队发,浙兵马上就要换防回国,就先委屈一下,等战争结束了,欠的钱他给他们想办法补上。</p>
第一次入朝战事结束后,浙兵一部分返回浙江,一部分继续回到蓟州军营。</p>
随着时间的推移,返回蓟州军营的浙兵一直没领到李如松答应补回的军饷,准备再次找李如松要饷,但此时的李如松调往辽东担任总兵,对于蓟州的讨饷,选择了避而不见。</p>
面对李如松的赖账,浙兵们忍无可忍之下,选择了直接在蓟州镇闹饷。</p>
当时的冀州镇总兵王保,一心想讨好辽东李家,为了献投名状,哄骗浙兵空手去石门校场领取补饷,结果却是王保早就埋伏在此的伏兵。</p>
最终,三千三百手无寸铁的浙兵全部命丧于王保的诱杀。</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