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审判前夜(1/1)

作者:三子伯言

伯言传第37章 审判前夜

央国礼部尚书站在大殿中央,面色凝重,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梁太傅是奉皇上之命前去参加龙国皇子诞,目的有三,一为打探各国对于龙国的态度,二图结交友邦关系,从中调停成国卫国的边境战争,三,这是最重要的,我央国南部百姓流亡到龙国的情况严重,而且龙国和我国尚未有任何关系,我们急需从龙国采购大量百姓生活所需。” 然而,兵部尚书则持有不同的观点:“梁康太傅的行为是对龙国的严重挑衅,如果不对他采取严厉措施,我们如何向龙国交代?不好好处理此事,我们央国很可能会陷入龙国卫国成国三国的攻击。” 其他的大臣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朝堂上的气氛变得越来越激烈。有的大臣主张立即与龙国展开谈判,以避免战争的爆发;有的大臣则主张加强军事力量,以防备可能的侵略。 央国皇帝坐在宝座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但他的心中却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他知道,无论他做出什么决定,都会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满。但他也知道,作为皇帝,他必须做出最有利于国家的决策。 最后,皇帝缓缓站起身来,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打断了大臣们的争论:“朕已经做出了决定。梁康太傅从此刻解除职务,交由龙帝处置,杀害他国皇室,还是在对方的皇子诞上;朕保下他的家人,也算是对得起他了,同时,我们还需要一个人去全权处理龙国的交涉事宜,诸位爱卿,认为谁比较合适啊?” 满朝官员都面面相觑,谁都不敢说话,这种情况,你把梁康连同其家人都交给龙帝处置,也不见得人家龙帝会理你,何况人家早就抓着梁康了,你解除职务与否,其实都是多此一举;杀害皇子多大的事情啊,处理不好,派去的使团会被全灭,自己派去处理的人自然也是有去无回。 “怎么?满朝官员没一个人敢担此重任吗!”皇帝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砸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这时从百官末尾中有个官员脱颖而出:“臣,略有愚见。” “哦!总算是有人出来了,你们这么沉默,让朕可怎么办啊!你你你你这谁来着?”央国皇帝甚至都不记得自己官员的名字,看向边上的太监总管小声问道:“他是谁来着?” 太监总管很是无奈,只能小声道:“是八品监察御史,常天常大人。” “哦哦哦。”杨国皇帝转过头:“常卿,但说无妨。” “谢主隆恩,皇上,微臣不才,觉得在场百官,没有被龙国扣押的使团中王翰来的合适,昔日王翰也曾为我央国三品官员大理寺卿,复核案件,为人正直,可惜直言不讳,因为一宗涉及梁康太傅的案件,动不动的就向皇上死谏,才被贬官从八品律学博士,现如今已经20年了。” “王翰啊,朕好像记得,此人现居何职啊?”这王翰正是之前在玲珑阁目睹事件发生并劝说梁康的老官员,20年过去了,当年的也让这个皇帝依旧记得死谏的那股劲头。 “从八品,律学博士,掌传授法律及校试之事。” 听着这么个人,央国皇帝好像还是有点明白推荐他的意思。“常大人,你说让王翰负责此事,让他用死谏的劲头说服龙帝;如果不成,再搭上这个王翰的命,也算是 一种对龙帝的交待,是吧?” “皇上英明,正是如此。” “那好,朕现在就封王翰为鸿胪寺卿,全权处理此事。” 使者驿馆中,被龙国大军重重包围的央国使团正在人人自危,老臣王翰甚至都想到了自己可能会被牵连死在这龙国,都开始书写了自己的遗书。 一封书信,一个礼盒被从外面送入驿馆,“王大人!王大人!”听到了侍从的话,王翰放下了毛笔,也跑到了外面。 “什么事情!大呼小叫的?” “王大人。”一个侍从捧着个盘子来到王翰面前,盘子上放着刚刚送来的书信和礼盒,“恭喜王大人!皇上封您为正四品的鸿胪寺卿,全权负责接下来的外交事宜。” 王翰一看,临阵封官,哪里是什么好事情,这是都怕死,被龙帝迁怒斩首,让自己这个已经被困的人去收拾残局罢了。叹了一口气,打开礼盒,这是鸿胪寺卿额的官印。又看向这封书信,摇摇头自言自语说:“但愿龙帝是个好交涉的人” 四日后 当晨曦初露,龙国的朝堂便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朝堂宏伟的石柱之下,龙国的官员们忙碌着准备审判所需的一切。金色的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洒在低垂的大红幔布和闪烁的宫灯上,但这些往日里显得庄严而辉煌的装饰,此刻却仿佛被即将到来的审判所笼罩的阴影所压抑。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脚步声和低语打破了这份沉默。官员们脸色凝重,彼此间交流的话语都被压得不能再低,仿佛连高声说话都成了一种亵渎。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使者陆陆续续进入朝堂。他们的步伐庄重,脸上的表情或严肃、或深沉、或带着不易察觉的忧虑。他们的目光在朝堂内扫过,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许是想要从其他人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 成国礼部尚书成威首先进入,他的脸色阴沉,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随后是卫国主客司曹满,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大西国和日出国的使者一同进入,他们的表情更为平和,但眉宇间也难掩紧张。 大明国三太子朱帆则是带着一丝从容,他的步伐稳重,似乎有着某种信心。而央国王翰则是单独进入,他的步伐略显沉重,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 各国使者的到来,使得朝堂的气氛愈发紧张。他们坐下时,没有太多的话语交流,偶尔的目光交汇也是一触即分,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审判将是严肃而紧张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