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动摇(1/2)

作者:光头李三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第368章 动摇

衍圣公府。</p>

不仅有地位,还有田,有钱。</p>

他们家中的田地,分布各地,三十多万亩,当然,这是朝廷记录的,没有记录的更多,他们的田地称为祭田,他们的佃农,被称之为,钦拨户,寄庄户。</p>

太祖高皇帝建国洪武之后,还是为了让读书人出来做官,便给了孔府孔府募佃开垦祭田的权利。</p>

元明易代的战争中,孔府原有的祭田抛荒、佃户流失,之后孔府在郓城、巨野、曹州,济南,淄博等地逐渐开垦恢复祭田。</p>

正统四年,衍圣公孔彦缙向朝廷上报的祭田数额是 二千二百 顷。</p>

孔府祭田主要分为五屯、四厂、八官庄,但无论就规模,还是土地与户籍制度而言,五屯祭田都决定了孔府祭田的性质。</p>

《万历兖州府志》将孔府祭田记载为单独的一类田产,“佃户地”即孔府祭田。</p>

祭田,这是供给圣人的。</p>

不交税。</p>

佃农的权力,当然,也不可能得到保证,他们世代受其压迫。</p>

当各地的佃农们,知道那个在应天府斗过前内阁首辅徐老爷,退田的海青天在济南的时候,便一直蠢蠢欲动。</p>

而在冯保的协助下。</p>

他们每个地方出五十人,办好了路引,由当地的官差,敲锣打鼓的朝着济南城而来。</p>

五六百面黄肌瘦的百姓们,跪在海瑞居住的官驿外,求见海老爷。</p>

他们有的身形佝偻,在瑟瑟寒风中显得愈发瘦弱,有的怀里还紧紧抱着年幼的孩子,孩子也是一脸菜色,怯生生地依偎着大人。</p>

众人齐声高呼着“求见海老爷”,那声音带着期盼,又透着无尽的悲苦,在这济南城的上空回荡着。</p>

而此时的海瑞,正站在一扇窗户前,看着这些佃农百姓。</p>

海瑞心中明白,这背后怕是冯保的阴谋。</p>

他皱着眉头,在楼上踱步,这些人都是告衍圣公府的。</p>

而现在衍圣公本人又落在了冯保的手上。</p>

前有焚书案,隐射朝廷的罪过在前,后有为富不仁,欺压佃农的恶名,朝廷是真的想将衍圣公给废掉了。</p>

犹豫再三,海瑞还是缓缓走下了楼。</p>

等想出去的时候,指挥同知陆元征挡在他前面:“都御史,外面人太多了,锦衣卫的人手较少,我已派人去了巡抚衙门,让他们调兵过来,等到他们的兵过来后,大人在出去也不迟。”</p>

海瑞看了陆元征一眼:“巡抚衙门的兵不会来的,你也等不到,本官也不害怕什么威胁,开门吧。”</p>

陆元征还想再说什么,可看到海瑞固执的目光后,只能照办。</p>

官驿的门,被打开。</p>

一队锦衣卫先涌出去,形成一个小小的护卫圈。</p>

而穿着官服的海瑞也在此时,走出了驿站的大门。</p>

他一出现在众人面前,百姓们的呼喊声愈发响亮起来。</p>

海瑞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诸位乡亲,都莫要激动,且起身说话。海瑞在此,定当聆听各位的诉求。”</p>

百姓们这才慢慢站起身来,但仍不敢站直身子,只是微微弓着腰,眼中满是敬畏与期待。</p>

他们有苦楚是真,可背后若是没有人推动,他们也不可能跑到这里来告状。</p>

一位老者颤巍巍地走上前,扑通一声又跪下了,带着哭腔说道:“海老爷啊,我们都是那衍圣公府的佃农呐,被压迫得实在是活不下去了。那祭田本是供给圣人的,可我们却被压榨得没了活路,求海老爷为我们做主啊!”</p>

这个老者率先开口,众人听闻,纷纷七嘴八舌诉说起来。</p>

他们的口音不相同,来自各个地方。</p>

“田里收成大多都被孔府收走,自己一家老小常常饿着肚子,并且还时常随意增加劳役,稍有不从便遭毒打……我们种的田是祭田,是朝廷供养圣人的,那我们这些人,是不是也是供给圣人的祭品啊……”</p>

“田庄的那些头头太不是人了,孔家派过去收租子的人也太不是人了,谁家有了未出阁,长得齐整的女子,都要被带回孔府,再也没有回来过,我们哪有福分当孔圣人的祭品啊……”</p>

就在这时,人群中忽然有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他看上去比其他佃农要精神一些,眼神中透着一股机灵劲儿。</p>

“海老爷,小的也有话要说……”</p>

海瑞看了一眼这年轻人,对其点了点头,示意他说下去。</p>

可能这年轻人是告状的头头,他出来之后,原本嘈杂的声音,立马就静了下去。</p>

“小的平日里在庄上也算是能识得几个字,懂得一些道理,我就问海老爷,我们这些佃农,我们的祖先是流民,在洪武年间,被太祖高皇帝赐给了孔家,为其打理祭田,现在都已经过了两百年了。”</p>

“我们世代为圣人种地,种了两百年,圣人在大的恩德,我们也还完了啊……”</p>

“更何况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也不懂什么圣人的大道理,他说了什么,办了什么,是读书人的祖师,是他们的祖宗,都跟我们这些穷苦人没有关系啊。”</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