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八零:手握农场买房不停第151章 萌混过关
杨星染看了杨星云一眼,而后又看回得福,手在它脑袋上点了点,“你跟那四条军犬是一家人,它们在店里帮我守着店铺,保护店铺呢,怎么可以这样对家里人?” “嘤嘤嘤~” “知道错了没有?” 得福犹豫了一秒,“汪!” “那就去给雷雨它们道歉,诚恳一些知不知道?我也会问雷雨的。” 得福低着脑袋,拖着四条腿走到雷雨它们面前,“汪汪汪汪”了几声。 雷雨它们也“汪”起来,看着倒像是诚恳道歉和沟通了。 杨星染还真问:“雷雨,得福的道歉真诚不?” “汪!” “行吧,记住了,一家人可不许打架嗷。快来吃饭,晚上吃肉骨头!” 雷雨几只军犬吃得喷香,得福却因为今天丢了面子,吃得不似往常那样欢快,只干完了一盆饭菜。 翌日,杨星染一早起来就发现雷雨它们和得福待在一块,雷雨叫一声,得福就换一个姿势,看那样子倒像是得福在军训一样。 果然跟小孩子一样,昨天还气焰嚣张打架,今天就和好了,还甘心被“训”。 杨星染倚着门框看了会,还真别说,得福某些动作做得还挺像模像样的。 不标准的地方,雷雨和闪电在那一直“汪”,看得出来骂得挺脏的。 得福就低着小脑袋,企图萌混过关。 但是雷雨又不是杨星染,会被它萌到,严肃着脸该训照样训。 就这么一会,得福已经恹巴巴的了。 杨星染看得乐呵,得福听到动静,转头看到她,看了一眼雷雨,然后跑向杨星染,“嘤嘤嘤”个不停。 杨星染知道它这是来告状了。 好笑地摸了摸得福的脑袋,“刚刚表现还不错哦,得福肯定能坚持对不对?” 恹巴的得福顿时激动地“汪”了一声,尾巴疯狂摇了摇。 雷雨它们“汪”了几声,杨星染猜估计是在说得福惯会撒娇了。 杨星染给5只狗狗准备早餐,都加了灵泉水,几只狗吃的是头也不抬。 杨星染四人吃了早餐,收拾收拾就带着节礼准备回娘家。 几只狗自然是跟着的,雷雨它们在县里和市里没法撒欢,在村里跟着得福一起,倒也少了几分严肃,几只狗在土路上撒腿狂奔。 跑一会又回来看看杨星染几人,似乎在确认几人有没有跟上。 杨星云也正是活泼的年纪,跟着得福它们一起跑,不过两条腿的哪能跑得过四条腿,杨星云跑得气喘吁吁,也就跟得福的速度相当。 杨星云一把搂住得福,在它脑袋上放肆揉了揉,“狗哥,还是你好,陪我一起。” “汪——”得福伸长舌头,大眼睛看了杨星云一眼,要不是它身材影响了它的发挥,它怎么会跟主人她弟一样? 杨星云歇够了,又开始跟着狗跑起来,杨星染三人在后面慢悠悠地走,实在不理解跟狗这么跑有什么乐趣。 林父林母还是和往常一样站在屋门前等,当视线里看到几只狗奔来,身后还跟着杨星云时,眼睛都亮了。 走近了,杨星云打了招呼。 “你爸妈呢?”林母问。 “在后头呢,他们走得慢。”杨星云擦了擦脑袋上的汗。 “这么跑做什么,也不嫌热,赶紧先进去凉快凉快。”林母催促道。 听到声音,林家的几个小子也出来了,看到雷雨和得福它们,眼睛皆是一亮。 林父林母又等了一会,杨星染三人才到。 笑着打了招呼,林父林母接过他们手里的竹篮,林母接的竹篮里还有动静,竹篮时不时动几下。 “这是带了什么?”林母好奇。 “外婆,进屋说。” 到了屋里,杨星染把竹篮上方的盖子拿开,两对长毛兔映入眼帘。 “这是长毛兔?”林母认出来了,林河之前还去小染家给他家里的长毛兔剪过毛呢,能卖50块钱一斤。 “外婆,您真厉害,这都看出来了。之前不是只给了大舅和二舅家嘛,我就想着也给您跟外公养养,打发打发时间。” 这哪是打发时间啊,明明就是给他们送钱嘛。 “你这孩子,有心了。”林母高兴道。 除了长毛兔,他们一家还送了肉、糖以及100块钱红封。 “诶?大舅他们呢?”杨星染在屋里看了一圈,没找到人。 “你大舅和大舅妈现在去割水草喂鱼了,你大舅啊,现在每天都惦记着那水塘里的鱼呢。” 小染借了钱给大儿子承包水塘,鱼苗也帮着买了,他每天对那鱼可宝贝着呢。 “那挺好,看来水塘里的鱼会长得很好。” 林华今天也没休息,打完招呼后,趁着有时间,还在忙活家具。 这时林荣和王晓也回来了,看到杨星染几人,打过招呼,王晓就去厨房帮忙。 其他人则在堂屋聊着天,几个小子在外面跟几只狗玩得开心。 中午的饭菜很丰盛,又是满满一大桌,除了鸡和猪肉,林母还杀了两只兔子,在杨星染的指挥下做的。 兔肉受到了全家人的好评。 王晓在衣服店帮忙,眼界也打开了,便问:“小染,这肉兔能卖了不?家里养的都生了一茬又一茬了。” 杨星染想起之前给大家养的肉兔,点头道:“当然可以。活的整只卖或者杀了的新鲜卖,或者做成菜卖都行。” 王晓想到自己的做菜手艺,当即就否决了第三种,“做菜还是算了,第一种我们方便一些,第二种别人方便一些,我们还能留下兔毛,到时候能做冬天的衣服。” 这么说着,王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家里又要有一笔进项了,借小染的钱也能尽快还了。 刘香也高兴,他们家也有不少肉兔呢。 杨星染边吃菜边想起自家的肉兔也生了不少,只会比舅舅家的更多,确实可以在店里加上这一道菜了。 吃完饭聊了会天,杨星染一家就回家了,林家小子依依不舍地跟几只狗道别。 到家没多久,杨家平和杨家安两家也回来了,都不约而同地去老宅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