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回 忆当年深情重见字如面(1)(1/1)

作者:PP哥

帅哥靓妹闹红尘第54回 忆当年深情重见字如面(1)

话说陶之跃与夫人正在感慨世事沧桑,曾经在大上海的故人和儿女亲家许东川的往事,让他们此时此刻,心中生出了许多的担忧。听到门口的汽车声时,又听到女儿花雨大喊着有书信来,还以为是上海的长子陶明文寄来的。 花雨满脸兴奋的进来,把手里的一封信交给了父亲。 陶之跃接过信后,才发现信封上只写着“故友陶之跃亲启”,却没有寄信的地址。而且,信封上字的笔迹也不是儿子陶明文的,疑惑间撕掉了封口打开看。 陶夫人看到丈夫的脸上忽然之间就变得凝重了,她不知道是何缘故,把女儿花雨揽到身边,两个人都看着正在阅信的陶之跃。 “恍如隔世啊!”陶之跃从信上抬起头,他的眼睛里分明有了一丝潮湿。 “爸爸,是谁寄来的书信?”花雨看到父亲这样的神色后,关切的问道。 陶夫人与女儿是一样的心思,所以也用关心的眼神看着丈夫的脸。 陶之跃看着母女二人,心中已是澎湃不已。他拉着夫人和女儿的手,在桌子前坐下来,这才缓缓地说道:“我说为什么这段时间一直回忆起上海的那些往事,原来东川贤弟真的让我挂念啊。夫人,这封信就是他写来的。” 就在刚才他们两个人还在说这个许东川呢,不成想收到了他的来信,陶夫人自然也是欢喜和忧愁一起涌上心头,她没有看信,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于是用一双中年美妇的妙目看着陶之跃,那神情自然是急切的想知道信中所讲的到底是什么事。 那许家与陶家当年一起闯荡大上海,不但店铺是紧挨着的,而且因为相交很深,也在同一幢公寓买了房子,在生意上虽然不搭边,但是互相之间一直都帮衬着。特别是,因为陶夫人和许夫人几乎是同时有了身孕,故而才有了指腹为婚的美事。但是,就在两个孩子一岁多的时候,许家却因为苏州老家有事,匆匆而别。许家的孩子许嘉巍比花雨也就小了十几天,说是两小无猜和青梅竹马,却只在一岁时,两个孩子才在一起了一年,那时他们根本就不懂事。 这一转眼就过去了七八年,孩子都十岁了,才终于有了许家的消息,被频繁的战乱打断的联系,直到现在才算是接上了。两家的娃娃亲,还不知道现在要如何。也许孩子们长大了以后,这婚约能否继续? 天边忽然响起了几声炸雷,很快就下起了大雨,陶夫人准备取关窗户,陶之跃却示意不要关,他站起来走到了窗前立住,就让被风吹的雨滴在身上,他的心中显然畅意着。陶夫人与他相知多年,感情甚浓,自然能知道丈夫心情,看他这样,信中一定不是坏消息。所以,她轻轻的拂了一下小女花雨的头,并让她把还没有冷下去的茶水端给父亲。 花雨站起来,走到桌前,端起茶杯,再走到父亲的身后站住,叫了一声“爸爸,喝茶。” 陶之跃转过身来,接过女儿端着的茶杯,脸上的喜悦之情表露无遗。陶夫人脸上挂着微笑,看着丈夫说道:“我想一定是许先生的来信中,说道他们现在很好了。” 陶之跃用力的点点头说道:“夫人说的没错,正是信中这样说了,我才高兴啊。咱们现在去吃饭,饭后要把这事给女儿好好的说一下。” 陶夫人点头答道:“是的,该到吃饭时间了。特别是花雨已经长大了,这事迟早总是要告诉她的。” 夜色降临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在客厅里坐下,陶之跃让仆人们都出去,关上了厅门后,他看了一眼女儿花雨,然后说道:“花雨,我们陶家有一个至交好友许家。而且,我们两家还是儿女亲家。” 陶花雨冰雪聪明的孩子,一听这话马上就知道父亲当然是说这个“儿女亲家”是与她有关。她没说话,等着父亲往下说。 “花雨啊,当年为父怀揣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带着祖上多年的积累,还有家乡的丝绸,来到上海,经过几年的奋力拼搏,总算是站住了脚跟。”陶之跃于是把十几年前,他到上海创业的事情简略的述说了一遍,然后接着说道,“那时咱们家的店铺旁边是你许伯伯的珠宝玉器行,我和他倒是脾气相投,你母亲和许伯母也是无话不谈。两家人成了到上海闯世界的外乡人中感情最好的,我们互相帮助,谁家在资金或者其它方面有困难了,另一家一定是倾囊相助。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停顿了一下,陶之跃喝了一口清茶又说道:“那时,你母亲和许伯母同时有了身孕。因为两家的关系甚好,就相约着,如果生下的是两个男孩或者女孩,就结成好兄弟或者好姐妹,如果是一男一女就结为夫妻。不久,她俩几乎是同时生产了,你比许家的孩子大几天,正好许家是个男孩,所以我们就是儿女亲家了。许家的那个男孩叫许嘉巍,你们在一家医院出生,然后在一个公寓里满月,又一起玩耍到一岁多,虽然你们少不更事,但是却很投缘,在一起总是玩的非常的快乐。当然,我们两家的父母也是很高兴。” 陶花雨是第一次听父亲说这事,没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只小了几天的丈夫,许嘉巍的家与自己的家还有如此深厚的渊源。不过,她既从未听过,也从未见过这个许嘉巍,何况她现在也只有十一岁,根本还没有情窦初开的感觉。 “那父亲,又为何这么多年咱们两家再也没有了来往了呢?”花雨疑惑的问道。 陶之跃微微的摇了一下头,继续说道:“在你一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你许伯伯忽然对我说,家乡有很大的事情需要回去处理,而且不知道结果如何,因此就盘出了自己的珠宝玉器行。我只知道他的家乡是在苏州,具体的就一概不知了。好在我把我们泉州的地址当初交给了他,说道不管有什么过不去的困难,都可以到上海,或者到泉州来找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可是,”陶之跃稍停一下又说道,“三年多前,我们在上海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故而就回到了泉州。把你大哥叫回来守在上海,一来是还能我们还能维持,二来也是有一点希望留着,让你许伯伯如果来找的时候,能找到。” “这八年多,我们一点许家的消息都没有吗?”陶花雨缓缓问道。 陶之跃点点头说道:“没有。虽然我心里焦急,还希望能帮他们一下,但是苏州之大,我就是去找,那也是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何况,我也根本不知道,当年你许伯伯到底是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情,是否还在苏州。” “这封信,”陶之跃指着桌子上摊开的信,继续说着,“就是你许伯伯寄来的。我之所以激动,一是因为你许伯伯一家看来早就解困,二是他稍作准备,很快就要来泉州,在这里做短暂的停留后还要走。他此信既是接续我们的联系,言下之意也是问我当年的婚约是否还在。” 陶花雨的脸上微红,但是没有说话。 陶之跃拿过信来,轻轻的念了一遍: “之跃吾弟:兄甚挂念!见字如面。 一别近数年,不知贤弟近况如何?吾因家事纷杂,当年与你匆匆而别,总算是保证了祖业没有在我的手里丢失。然度过这次,竟然过了这么久,这也是当时预料之中的。因家事过于复杂,所以当年没有请你援手,还请见谅。 前几日我的一个兄弟偶然到过上海,遇到你的大公子探问了你的情况,得知你也回到泉州。这都是命数,咱们也该歇歇了。 这些年来未与你取得联系,今去信先叙思念之情,再探问十几年前定下的儿女婚事,吾弟可曾忘记? 如今我因事,即将东渡而去,而且此一去又不知道要多少年。为兄与弟均年事已高,吾近来愈加放心不下幼子。故而想东渡之前,赴泉州你弟一晤。如令嫒已许别家,我与弟推杯一叙,解我之思念即可。如尚待字闺中,即是未忘当年婚约。为兄甚为感激,就让两个孩子长大后再见一次。 我之东渡最多年,那时他们也该到婚娶时,我则马上备礼再来,为我儿求取弟之女。 再问安好。 兄许东川即日” 陶夫人听完,眼睛里早有了泪水,虽然近十年来,没有得到许家的一点消息,但是花雨年龄既小,而且他们始终也没有忘记许家婚约,女儿花雨自然一直没有与任何人家再立有婚约。不曾想,就在花雨长大,丈夫近来也是日夜思念东川先生之时,这封信就及时的过来了。“这真是,咱家天大的喜事了。”陶夫人轻声说道。 陶之跃也是连连点头。 陶花雨自然听明白了信的所有意思,虽然她从未见过许嘉巍长大的样子,一岁之时在一起,那时孩童,能有什么印象。虽然,花雨只有十一岁,但是少女的心中其实也开始产生了情窦了。这个许嘉巍是什么样子的? 好像是为了解开她心中的结,陶之跃从身边取过一个红缎子的锦盒,打开后从里面拿出两张黑白照片给花雨看。花雨看到,第一张照片上是一对中年夫妇抱着一个白胖胖的小子,下角写着“许东川赠之跃弟留存。中华民国xx年某月某日”。第二张是两个小孩子,一男一女,年岁在两岁左右的样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