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提点(1/1)

作者:文云渚

宫墙雪第131章 提点

寿康宫里纱帐低垂、光线很暗,显得暮气沉沉的。 太后端坐在主座上。 明明她岁数已经快四十岁了,即便穿着湖蓝色的宫装,头上的发饰并不华丽,可容色依然倾国倾城,只是眉梢眼角带了七分慵懒的倦意。 孙福儿只往上瞧了一眼,赶紧低下头,规规矩矩地行礼:“臣妾孙氏拜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她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 太后道:“起来吧。” 她的声音极为动听。 孙福儿从小就是听着太后传奇故事长大的,每次见了,都会觉得传言非虚。 太后确实是她那一批最出色的女子。 孙福儿起身:“承蒙太后娘娘恩典,可以让臣妾进来给您请安。臣妾打心底感激不尽。” 太后直接打断道:“虚的就不说了。” 孙福儿又跪下来磕头,道:“臣妾跪求太后娘娘照拂一二臣妾母子。尤其是皇次子,还那么小。臣妾怕自个照顾不好他。恳求太后娘娘疼爱一二。” 太后道:“安危无碍的。” 孙福儿认真了神色:“暂时是没有。但是以后,臣妾也不知道。” 等皇后进宫,众人的目光肯定都落在她身上。 但是皇次子会一天天长大,要是资质平庸倒也算了,但凡皇次子流露出一两分聪颖,落在人家眼里,还不知道会不会戳了人家心。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威胁到别人,哪怕不构成威胁,但只要稍微优秀一点,把人家比下去,就会招来无理由的嫉恨。 这人啊,就是那么怪。 起了嫉妒之心,就会无缘无故地恨,继而就下手了。 哪怕是没有实际上的利益之争,也很可能会往死里下手。 孙福儿不敢赌人性。 真需要找人庇护。 太后笑笑:“都是皇孙!哀家自会心疼。” 对孙福儿来说,皇次子很珍贵,但是对太后来说,皇次子只是她的皇孙之一而已。 太后没有必要去额外的袒护。 孙福儿道:“臣妾所求不多,只求皇次子在危难之际,太后娘娘能搭一把手。” 她从没有指望太后能大包大揽地帮她。 这世上就没有谁应该去帮她。 说白了,帮是意外之喜,不帮才是情理之中。 太后道:“人人都有自己的路子走。皇子也一样。” 小宫女奉上了茶。 太后道:“喝了这杯茶,你就回去吧。以后别再来了。” 孙福儿急了:“太后!臣妾只求您在危急之时,可怜一下皇次子。” 太后莞尔一笑。 “你看,还没有发生的事,就急了。” 到底是年轻,历练不够,还没遇到什么真正十万火急的事儿,就着急忙慌的。 要知道,遇到事儿,第一条就是不要着急。 很多时候,情绪不上头,冷静下来,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孙福儿捧着茶没有喝,讪讪地道:“臣妾就是怕了。” 太后不疾不徐:“没什么可怕的。日子嘛,总是慢慢过的。” 反正急也急不来。 该发生的始终会发生,不会因为人的情绪而改变。 孙福儿道:“谢太后娘娘教诲。” 太后似乎是无意地问起:“你琴最近弹得怎么样了?” 孙福儿道:“一开始弹手生,练习了几日,慢慢地找到了当时的感觉。早年学的曲子慢慢也能弹了。” 弹琴这种事,一阵子不练就会生疏。 孙福儿很久都没有练了,比起当年肯定是差了很多。 但她只要勤加练习,肯定比不弹来得好。 太后道:“日子总是你自己的。弹弹琴、看看书、养养花、陪陪孩子,也挺好的。” 无论外头怎么样,自己的内心是不能乱的,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一直变化的外界。 孙福儿经历不够,似懂非懂的。 她这个年纪,更在乎外头的输赢,担忧着自个未知的将来。 太后道:“这人啊,只要存在,才有往后呢!以后别来,哀家礼佛,喜欢清静,一般不会再见你的。宫里日子长,静下心来,慢慢去过吧。哀家送你一卷经书,是哀家亲笔抄写的。听说你在练字,你若是有兴趣,可以读读写写。” 孙福儿听懂了太后的言外之意。 所谓一般不见,那就是遇到十万火急的事情,她是可以去求见的。 而且太后还送她经书,这本身就是一种庇护的手段,这是告诉众人,孙福儿是在太后跟前记名的人。 甚至太后还让她跟着抄写经书。 孙福儿抄了后,自己人虽然见不到太后,但是可以把经书送进来。 学写经书又不是一回头的事情。孙福儿可以一直抄下去。 这一来一往的,可不就是有了交情。 孙福儿赶紧放下茶碗,磕头:“臣妾叩谢太后娘娘!” 太后知道对方听懂了,道:“你去吧。” 孙福儿也不敢多打搅太后,道:“多谢太后娘娘垂怜。臣妾先行退下了。” 她倒退着退下了。 等人走了,太后才咳嗽了几声,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歪在了椅子上。 常嬷嬷去扶:“您要不要躺一躺?” 太后道:“不想躺。花园的桂花起花苞了吧。” 常嬷嬷道:“是的。零星有开的。” 太后虚虚地笑了笑。 那离皇帝大婚的日子就更近了。 太后道:“崔家那个丫头,你见过没有?人怎么样?” 常嬷嬷道:“奴婢没有见过。听说——看起来很贤惠。” 这就是废话了。 一开始谁都是看起来很贤惠的。 真实的性子到底如何,那还是要等进宫后遇到事儿才能看得出来。 太后道:“但愿是真贤惠。” 希望太皇太后、皇帝千挑万选没有选错人。 但太后对太皇太后挑嫔妃的眼光不太能赞同。 太皇太后给皇帝挑嫔妃总是在世家大族里头打转,很少去关注那些寒门庶族,也就更不会在意平头百姓家里出来的女子了。 实际上,很多时候,世家大族的女子天然就有自己的立场。一旦她们的立场和皇帝的立场不一致的时候,这批嫔妃的心思反倒会比那些出身寒微的女子多,会帮着自己的母家。她们通风报信都是轻的,很可能给皇帝使绊子。 再看吧。 希望皇后进来后,至少不挑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