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雪第126章 请安
现在孙福儿总算明白了,为什么皇帝在乾清宫养心殿那种他自己的地方,也是要每天都去随机换寝宫的。 然后侍寝的规矩有条,就是嫔妃要去乾清宫还要再洗一遍澡,然后光溜溜被乾清宫那边提供的被子裹住,才会被送进去了。 实在是世家大族的势力太大。 万一有地方没留意,皇帝着了道怎么办? 好吧。 这一刻,孙福儿都想带着皇次子躲起来。 但宫里就这么大的地方,她带着皇次子也没办法真正地躲起来。 既然躲不掉,那就硬着头皮去面对吧。 孙福儿笑了:“咱们这消停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到头了。” 郑嬷嬷道:“都是这么过来的。” 孙福儿“嗯”了一声:“所以,我们去寿康宫请安吧。” 经过这件事,孙福儿突然想明白一点,不问世事,但明晃晃被太皇太后厌恶了那么多年,还能安安静静地待在寿康宫里的太后还真不是个完全意义上不问世事的人。 在如此局面的后宫里,能平安生下皇帝,能抚养他长大,太后这一点就比其他许多人厉害。 要知道后来太后原本的娘家是一个人都没有了。 孙福儿这一刻才真正对太后产生了敬意。 在一个生存就很艰难的地方,太后可谓是很厉害了,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比太妃太嫔们好很多了。 不多时,孙福儿就来到了寿康宫的外头,道:“永寿宫福嫔孙氏拜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这个时间点不是往常请安的时间点。 常嬷嬷很快就出来了,道:“福嫔娘娘,您的心意娘娘领了,请回吧。” 外头日头毒辣,孙福儿一路走过来,热得头上都是汗。 她笑道:“常嬷嬷,能进去讨一杯水喝么?” 常嬷嬷上下瞧了孙福儿一眼,将人引到了东配殿。 小宫女送上了一碗半温的茶。 孙福儿一饮而尽,然后笑道:“常嬷嬷,谢谢!” 她停顿了一下:“臣妾日日来,实在是扰了太后娘娘的清静。但臣妾实在是没办法了。” “侥幸得了皇上的宠幸,是臣妾的福气。能平安生下皇次子,更是臣妾泼天的福气。臣妾也没什么心思,就是希望皇次子能平平安安地长大。” “如今——太后娘娘也知道。臣妾实在是怕自己无能,做梦都是怕的。” “若是皇次子能得到太后娘娘的庇佑,能安稳地长大,臣妾就是做什么都愿意。” 这些话,孙福儿说得真心实意。 她抱着皇次子,就如三岁孩子抱着金元宝招摇过市,随便一个世家大族都有能耐让她们母子瞬间消失。 只要太后肯出手,孙福儿真愿意肝脑涂地去为她办事的。 常嬷嬷笑道:“福嫔娘娘和皇次子有皇上的龙气庇佑,一定能心随所愿。” 皇帝? 现在的孙福儿算是看明白了。 皇帝自己都不能完全保护得了自己吧! 只不过是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世家大族没有同气连枝去对付皇帝。不然,皇帝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指望皇帝,那还不如指望神佛显灵。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好人未必有好报。有些人坏事做尽,但却没有受到一点报复,依然能越过越好。 甚至有时候,越是坏,就越能过得好。 孙福儿道:“臣妾求太后娘娘了。臣妾没有别的了,只有这一条性命。” 常嬷嬷笑道:“福嫔的亲妹妹不是由皇上派人去照料么?皇上一直待福嫔娘娘很好。” 妹妹? 孙福儿想起来,是有这么一回事。 但真相就是皇帝说得那样么? 孙福儿没有能力去求证皇帝说得到底是真还是假。 甚至她都没见到皇帝说的这个人。 其实,只要让她见一面,孙福儿就能确认对方到底是不是自己嫡亲的妹妹了。 但现在皇帝没有给她这个机会。 这件事也就是悬在那里了。 没有见过面,那就是很多事情不一定为真。眼见都不一定是事实,更何况皇帝这种转述呢! 到底皇帝想要糊弄她简直是易如反掌。 “见了才知道,到底是不是臣妾的妹妹。” “况且,臣妾一个罪臣之女,一直在宫里,是没办法外出。” 孙福儿神色显出一丝的迷茫:“臣妾也知道。孙家是不可能翻案的。只想着自己和孩子平安,妹妹也平安。” 她倒是想给孙家彻底洗去罪名。 但太后和成宗皇帝关系不清不楚的,孙福儿也不敢说啊! 其实,谁都心知肚明。 只要是当官到一定位置的,就没有一个完完全全干净。 水至清则无鱼。 既然选择从政,那肯定要遵守官场的明规则潜规则。 不然,根本混不下去。 人人都是那么干的。 谁都有点把柄。 很多时候,只要不过分,上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年,之所以孙家给丢出来,无非是孙家在夺嫡时站错了队罢了。 但现在回过头看,说孙家有罪,那也确实是有罪的。 有些事,孙家确实是干了,所以也不能算冤枉了孙家。 现在的孙福儿早想明白了。 她就算给孙家翻案了,也没有好处。到底人死了,不能复生。 就算孙家恢复了名誉,孙家那些人也不会回来。 看太后的母家就知道了。 秦国公府虽然重建了,但是那里面住着的却不是太后真正思念的亲人,而是另外一波远亲。 那波远亲就凭着这点血脉关系,过上了比他们从前好不知道多少倍的生活。 这一切,落在太后眼里,就更刺痛了她的心。 到底太后更希望她的那些近亲好的。 常嬷嬷道:“福嫔娘娘,水也喝了,就请回吧。” 孙福儿也没指望一次性能说动太后。 谁都知道太后连皇帝想不见就不见了,连太皇太后都敢对上,可见内心其实也是个坚毅的。 哪怕太后看起来很柔美,看起来沉湎于情爱而不可自拨。 孙福儿诚恳地道:“多谢常嬷嬷。” 她顿了顿:“臣妾的皇次子若是遇到生死攸关的大事,还请太后娘娘护一护。这就是臣妾的造化了。” 她走出殿外,又朝寿康宫的正殿行了跪拜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