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同一个人为什么前后不一143(2/2)

作者:滚动的苦瓜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第142章 同一个人为什么前后不一143

朱瞻基要是始终琢磨不透就会跟徐氏或者张欣探讨一下。</p>

“今天师父跟我讲的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故事。奶奶听过么?”</p>

“嗯,奶奶知道这个。那我们小胖听懂这个故事了么?”</p>

“听懂了,是孙权劝吕蒙要学习,吕蒙果然就听话学习了,于是让鲁肃刮目相看。”</p>

朱瞻基窝在被子里,只露出一张小胖脸,看着可爱至极,说的话却是老成无比。</p>

“那你不明白的是什么?”</p>

徐氏耐心的问道。</p>

“之前师傅说过另一个故事,也是吕蒙的,他十五六岁说,不探虎穴,安得虎子?这同一个人,为什么前后不一?”</p>

朱瞻基皱起了鼻子也撅起了嘴,十分不理解。</p>

师父虽然没有整天夸自己聪明,但是师父却是也说过自己聪明。</p>

而且说,书读的越多,保持学习下去,会越来越聪明。</p>

一个聪明人,是不可能倒退成一个蠢货的。</p>

那么吕蒙是倒退了么?</p>

十五六岁就能说出那么有道理的话,到了后来反而要人家劝学了?</p>

“哇,我家小胖真厉害,这都能想到啊!”</p>

徐氏是真的有点被吓到。</p>

“师父说,孙权劝学这一篇是《资治通鉴》里非常出名的文章,可我觉得,不懂。”</p>

朱瞻基有点郁闷。</p>

出名必然是有道理。</p>

可道理在哪里?</p>

“虽说有点早,小胖可能还不懂,不过,奶奶还是细细说一下吧。”</p>

徐氏想了想,既然自家王爷成了皇帝,瞻基未来必然也会面对这样的事情,听不懂不要紧,趁着孩子小,记下来也未尝不可。</p>

估摸着道衍和尚也是这个意思。</p>

不然跟一个这么小的孩子讲《资治通鉴》,实在是太早了。</p>

“奶奶快说。”</p>

朱瞻基求知若渴。</p>

“这一篇文章,表面上是劝没文化的下属学习读书,实则隐藏着江东庙堂上的权力之争。”</p>

“争权?”</p>

朱瞻基隐隐的有点明白,但还是很懵懂,只巴巴的看着徐氏。</p>

“是的,争权。”</p>

徐氏给朱瞻基掖好了被子,自己也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下,才开始娓娓道来。</p>

想要读懂劝学篇,首先要知道的是劝学篇发生时的背景。</p>

这个背景就是赤壁之战的大胜。</p>

曹操大败,孙刘联军大胜。</p>

吕蒙作为一个新人在猛将如云的江东众人中崭露头角。</p>

因为此次赤壁之战的大胜,孙权开始掌握实权,在朝堂上威信高涨。</p>

原来的那些老臣子也开始看好孙权。</p>

老臣子的看好不是孙权想要的全部。</p>

孙权还想要推翻跟他不是一条心的老人,跟招揽很有潜力的新人。</p>

劝学里描述的这个场景,就是孙权的一箭双雕。</p>

吕蒙是孙权看好的新人之一,吕蒙也曾经是老臣张昭的人。</p>

&amp;lt;/p&amp;gt;</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