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三百七十六(1/1)

作者:顾池与

清穿好孕连连,宿主越发不得闲第376章 三百七十六

话没说完就被弘暻捂住了嘴,“阿玛,我们先回去了,明日再来给额娘请安。” 说完带着弟弟回屋去了。 弘暻已经不是三岁小孩了,那些堂兄弟们常在下课时说起他们的阿玛在府中如何对待他们的额娘。 听得多了,弘暻便也知道,自己的阿玛和额娘之间一直这么好,是额娘努力的结果。 阿玛与额娘有些日子未见,一定不希望他们在旁边打搅。 苏培盛也止住了脚步,停在远处候着。 胤禛轻手轻脚来到榻前,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将舒瑶身上的薄毯往上提了提,满目温柔,抬手在半空描绘她的脸。 不分昼夜忙碌多时,见了瑶儿,只觉得满身疲惫都散去了。 为了将来,得皇阿玛重用是必经之路,只是因此就少了很多陪瑶儿的时间,好在瑶儿温柔懂事,从来不会让他为难。 “爷,你回来了。”舒瑶睡醒,见胤禛坐在榻前,惊喜地坐起身抱住他。 胤禛温柔地嗯了一声,抬手将她抱得更紧,深吸一口气,呼吸她身上的味道,喃喃道:“我好想你。” “我也很想你。”舒瑶下意识回了一句。 过了一会儿,舒瑶松开手,捧着胤禛的脸左右看了看,心疼道:“这些日子不见,爷都瘦了,定是没有好好照顾自己。” “你这样让我如何能心安理得待在圆明园,这样吧,明日我带孩子们随你回府,督促你进食休息,给你好好补一补。” “不用了。”胤禛将她的手拿下来握在掌心,“你和孩子们玩得开心就好,我政务繁忙,不得空在府中陪你们。” “那好吧,但是你一定要按时吃饭按时休息,我会让苏公公监督你的,要是你再瘦下去,我就……”舒瑶沉思片刻,没想到能够威胁胤禛的办法。 只能干巴巴威胁他:“你要是再瘦 下去,我就不喜欢你了,我就带着孩子们在圆明园住着,再也不回府里了。” 听到她那毫无力度的威胁,胤禛忍不住低笑出声,瑶儿真是太可爱了。 “你笑什么?”舒瑶举起拳头凶巴巴道。 “咳,没什么,就是想到十三弟与我说的一个笑话而已。” 胤禛哪敢承认是在笑她,假咳一声,连忙转移话题,“明日我又要回京了,京中还有政务没处理完,你喜欢圆明园就多待几天,和孩子们好好玩儿。” 说罢朝苏培盛伸手,苏培盛默默取出一叠银票递给主子爷,暗暗在心里吐槽,主子爷听信李卫大人给侧福晋花钱的招数已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胤禛转手将那叠银票递给舒瑶,温声道:“你不是喜欢买铺子田地吗,朝廷近日会将一些罪臣的家产变卖充公,听说这次有一批位置不错的铺子田地,你喜欢的话就买,钱不够尽管到园子管事那里支取。” “谢谢爷。”舒瑶微笑着接过银票交给泽兰收好,顺便瞄了眼,粗略估算几千两银票是有的,她虽不缺钱,但胤禛每次给她的银两,她都会从容收下。 俗话说男人的钱你舍得用,总有别人来帮你用。 其实舒瑶并不缺物质钱财这些身外之物。 胤禛前院的库房随时对她开放,里面目前感兴趣的东西都已经挪去了她的库房。 每每得到皇上赏赐,或是门人下属进献宝物也都先让她挑选,剩下的才入库。 可能是发现了她爱财的本质,后来胤禛就喜欢用给钱这种朴实无华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意。 这些钱她可以随意使用,花光了胤禛也不会过问去处,只会问她够不够花。 胤禛那些赚钱的营生有她提了一些建议,这些钱她花得心安理得。 见过经手过拥有了太多好东西,已经对普通的东西失去购买欲望了了。 通常收到胤禛额外给的零花银子,舒瑶会用来做些有意义的事。 比如买田地种植经济作物,建工厂制成商品销售出去。 雇佣那些困在家中的女子,给她们一个走出家门的机会,让她们有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凭借自己的双手在这个重男轻女的朝代立足。 每个工厂不远处都建有学习室,里面有夫子坐堂,教识字和算术两样,优秀员工可凭借工厂发放的身份对牌,在下值的时候去听课学习,也可带孩子。 穷人家的孩子想要读书识字太难了,有这样免费学习的机会,无论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员工们都拼尽全力做到最好,争取评为优秀员工,得到宝贵的学习机会。 多年来行善积德,舒瑶已经发现,这种解救女子的方式也能获得不少功德值。 系统对此的解释,是说大多数女子本来之力就不比男子差,能够对社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却被困在家中,成为繁衍后代的工具。 没有生存本领的女子通常过得不是很好。 频繁的生产是对她们的生命的一种透支,导致她们寿数不长。 没有见识的女子,对下一代孩子的教育很缺乏前瞻性,养大的孩子不过是一代继承一代大的穷,走不出贫穷困境。 俗话说贤妻富三代,改变一个普通人的家族后代,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那个家里最关键的女主人。 此举产生的意义深远,所以系统才判定该行为得到的功德值不低。 当赚的钱只是账本上的几串数字之后,舒瑶早已经把赚钱的总目标变成赚取功德值了。 赚功德是首要的,其次才是赚钱。 被弘旭转世重生用掉的半数功德值,经过她的不懈努力马上要补齐了,想到这里舒瑶就觉得开心。 胤禛与舒瑶说了会儿话,回了春晖堂宿下。 福晋也在园子里,胤禛得顾及在皇阿玛面前的形象,不能传出宠妾灭妻的名声,这会害了瑶儿。 次日一早,舒瑶与孩子们在畅春园门口送别胤禛和福晋。 之后母子几人回到宽敞的圆明园中。 四月十八日,杏花灼灼盛放,会试榜单终于出来了。 胤禛作为会试主考官,被高中举人的考生们亲近地称为座师。 这届考生也就成为胤禛名义上的门生弟子,弟子敬考官如同父母。 这是皇子收拢新科考生绝好的机会,诸位对那个位置有想法的皇子都嫉妒胤禛能得到皇上的特别看中,获得这么重要的机会。 他们也曾给胤禛使绊子,只是都被胤禛一一识破。 朝廷科举取士何等重要,康熙不允许皇子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插手科举之事,所有动手的皇子都收到了来自皇阿玛的警告,那些皇子才收手。 胤禛顺利完成康熙对他的考验,更加受重用,也更加忙碌。 说好等忙完科举就会来圆明园陪舒瑶他们游湖,计划再一次搁置,投入新一轮的忙碌当中。 即便没有参加会试,丰生和牧瑾也很关注这次会试的榜单与会试的考题。 胤禛得闲将本次会试三场的考题通通抄录了一份送给丰生牧瑾,让他们参考一下,了解朝廷在会试中的出题方向是什么,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给明年会试打个基础。 会试的考题从来不是胡乱编写的,通常与但是的国家政策有关。 噶尔丹大败后,近年来,边关战事少了很多,国家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着重于发展经济,以及最重要的河务工程。 这几年双季稻在全国推广开来,饿死的百姓在逐年减少,蜂窝煤和太阳石的推广,以京城为中心的府城百姓们渐渐有了安居乐业的感觉。 只是,这些也只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那就是洪灾。 每逢夏日汛期,河水暴涨,黄河堤坝决口,洪水泛滥成灾。 每年几百两的水利工程款拨下去,就像是石头掉进了水里,激起一点水花就没有后续了。 三日前,苏州与杭州堤岸决口,洪水淹没良田房屋无数,灾民苦不堪言。 紧急奏疏上达天听,康熙当即任命胤禛为钦差大臣,前往江南督办河工,治理水患,赈济灾民,此行有与他焦不离孟的十三阿哥为副使臣,还有舒瑶请求胤禛特意带上的丰生和牧瑾。 这两个弟弟自出生就没有吃过苦,也没有出过远门,更没有亲眼见识过底层百姓的苦难。 舒瑶觉得,对于今后要投身官场的弟弟们来说,了解底层百姓的真实情况,为百姓谋福祉,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说通他们二人去游学,了解百姓疾苦,将来才能好更好的为百姓办事,第一站就是江南。 他们没有走江湖的进言,所以舒瑶特意安排他们先随胤禛同行。 胤禛他们出发匆忙,舒瑶连夜准备了一些药品香囊和药方让胤禛带上。 自来洪灾之后易滋生疫病。 可传染的疫病与洪灾同样可怕,疫病的源头,大多是因为那些洪水而亡的百姓尸首,还有动物尸体没有及时得到妥善处理。 安顿灾民应该注意的安全卫生问题,舒瑶也匆匆写了一份注意事项给胤禛,希望们此行一切顺利。 从胤禛担任会试主考官开始,舒瑶能发现康熙对胤禛的重用,这次他去南方赈灾既是考验也是机遇。 之前进宫,在太后宫里碰道皇上的次数还挺多,康熙以孝治天下,他也是怎么做的,身体力行为天下人做榜样。 除开特别繁忙的时候,康熙每日都会到太后宫中请安。 请安的时间不固定,有时是早膳时间过来,有时是午膳,还有的时候是底下进献了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康熙会干脆到慈宁宫陪太后一起用晚膳。 见得次数多了,弘旭原本不算肯定的猜测,也慢慢自己找到了答案,康熙的身体内里确实虚亏,情况有些严重。 太医院是集结全天下优秀大夫最多的地方,御医更是太医中的佼佼者,不仅医术高明,从医年限也高。 御医主要负责照看皇上的饮食睡眠健康状况,对皇上的身体健康情况应该是最在乎的人,每半个月请平安脉,舒瑶不相信那些个御医太医们没有发现皇上的身体出了问题。 既然没有人提出来,一直到万寿节康熙的内里状态还是比较差,那说明这个病御医也没有办法,那康熙瞒下不让这个消息外传,意思就很明显了。 不想让外人知道,引起朝廷动荡。 虽然所有的皇子与胤禛一同上朝上值办事,但胤禛今年格外受重用 ,现在又将他外派出去担任钦差大臣,治水救灾,这是收拢民心的机会。 或许,康熙将胤禛列为了第一候选人,才会频频将重要的差事交给他,只是没有哪件事情是好做的,这也是康熙对胤禛的考验。 这样的猜测舒瑶并没有跟胤禛说,他那人心中重情重义,对康熙有刻意讨好,也有真情流露的孝顺,对百姓更是无私奉献,在有些事情上是比较纯粹的。 舒瑶选择不告诉他康熙生病的情况,也是希望他能自然的与康熙相处,不分心尽全力去办差。 五日后,舒瑶收到胤禛派人送回来的的第一份家书,得知他们乘船南下,写信时已经到达第一个码头补给物质,短暂的休息这之后,运送赈灾钱粮的大船继续南下,不分昼夜,一路急行。 胤禛特意跟她说,行路匆匆,可能很多时候不便传信回来,让她勿挂念,待到了江南,再传信回来报平安。 与此同时,八贝勒府发生一件大事。 八福晋与八贝勒在闹和离。 原本八贝勒府都在八福晋的掌控之下,但自从良妃娘娘的头七之后,八贝勒与八福晋之间关系疏离了很多。 几日前,八贝勒更是收回了八福晋的管家权,转而交给庶福晋年秋月掌管。 八福晋之前与年秋月闹得不可开交,普通百姓尚且有所耳闻,闻风而奏的御史大人们,那是三天两头就上折子参八贝勒治家不严。 此事一出,八贝勒又被康熙召进宫。 身在圆明园的舒瑶听到这个消息时大为震惊。 怎么回事儿? 八贝勒夫妻是百姓眼里公认的皇家恩爱夫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