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到民国,艰难险阻多第69章 反思
董家能在潭州盘踞多年,没有实力和名声应该存活不下去吧? 她问大哥,“董家应该比我们家的底蕴要厚的多,他们还要征兵,更要注意影响吧?他们在灾荒年有没有出人出力帮扶相邻乡镇?”不都是人民子弟兵为人民吗? 大哥直摇头,不想过多评论什么,只说:“我们家比董家仁慈多了。” 好吧,谷亦满怀疑是自己把一方军事势力想得太良善。 想想也是,现在当兵可不像后世,此时入伍是要随时准备上战场的,还是有很大生命危险的,所以强行征兵的可能性更大,这么看来,董家确实不好惹。 大哥不想继续和她谈论这个事情,把话题拉回,他说:“满满,我和你大嫂过来是想和你说一下,我和父亲商议的此番行程后续我们该如何安排。雇的那十来人下一站下车,自行回潭州;我们一家六口再加陶舅舅还按原计划去沪市。” 大哥说到这里,停顿一下,看着谷亦满继续说:“满满,孩子的事你怎么考虑的?还是不要吗?” 谷丰看着谷亦满的表情,像是要看出她的真实想法,没有董孝泽在其中掺和着,不知她是不是能留下这个孩子。多养个孩子对谷家来说不算难事,万一,他考虑的是,万一满满以后的亲事坎坷,至少还有个孩子在她身边,不至于她晚年孤苦无依,虽然有他这个大哥在,有父母在,也有谷家在,可孩子和夫君是其他人代替不了的陪伴。 谷亦满有些尴尬,之前因为孩子,自己又是躲起来又是晕倒,三番五次出事,现在若对大哥说她想留下孩子,会不会被他俩耻笑。 谷亦满顶着大哥大嫂热切的视线,缓缓摇头。 如果她有的选的话,她不会这么心虚、这么不好意思的。 “哥,既然已经和董家没关系,这俩孩子还是留下吧?” “俩?” “俩?” 谷亦满话音刚落,大哥大嫂异口同声,说完还相互看对方一眼,似乎在说,原来没听错啊! 怎么回事?俩孩子??? 谷亦满扶额,想抽自己嘴巴子,赶紧找补,“我感觉好像是……” 大嫂惊奇地上前摸着她的肚子,轻轻揉着像摸个稀世珍宝般,轻声地问谷亦满:“满满,你是做什么梦了吗?是不是孩子给你的提示?” 谷亦满真想给大嫂竖个大拇指,她太懂自己,大嫂每一次的想象脑补都在解救自己,“对,好像是两个男娃娃出现在梦里叫娘。” 不知道大哥大嫂是否相信她的胡扯(说辞),谷亦满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得真实一些,原谅她母胎单身二十多年,对胎梦没有一丝一毫的了解。 大嫂更加惊喜地附和,“那就肯定是了,阿丰,满满这胎肯定是俩男娃。我娘和我讲过,女子有孕后,有些特别有灵性的孩子会托梦告诉母亲的,让自己母亲提前知晓孕事、行事小心一些,这叫母子心有灵犀呢!” 谷亦满能听出大嫂语气中的羡慕之意,希望超能力的感知是正确的,大哥大嫂的孩子也要到来啦! 大哥也很惊讶,又惊又喜的表情,看来要当舅舅了大哥很开心呀,他用肯定的语气说:“不管是男是女,俩孩子都得留下,这也是我们谷家的血脉。满满,你做的对,不过你放心,以后俩孩子我和你大嫂帮你照顾,你这边不会顾不过来的。” 大嫂也连连点头,“对对对,我照顾孩子很有一手呢,出生后俩外甥就交给我了。” 大嫂有些话想说,又有些迟疑,谷亦满看出她的纠结,问她:“大嫂,怎么啦?” 大嫂看了大哥一眼,又去车厢外面看了看,才说:“阿丰,满满,我觉得这个俩孩子的消息先不对外说比较好。” 谷亦满很感动哥嫂对她的爱护,她对他们说:“嗯,大嫂,你说的也正是我想的,省得到时候生出来万一是一个闹笑话。” 大嫂瞥了谷亦满一眼,小声嘀咕:“不是一个两个的问题。” 大哥点头表示同意,“嗯,心怡、满满,这件事谁都不告诉,连父母那里也先不说。到沪市后,我去看看船票有没有近期票转让的,到时候我们仨尽快离开,孩子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满满还小,以后说不定还会遇到良人呢。” 大嫂压低声音说:“对,越早出去国外越好,满满身体缓过劲儿了也要在沪市出门走动,和我一样。这样有些闲言碎语就不攻自破,董家也不会去拆穿的,对满满的名声好。” 三人一番商议后,意见一致。 旅途中的时间很难打发,晃得头晕看书看得眼花。大哥一般是闭目养神,据他说他是在心里回忆学过的知识或者考虑近期遇到的难题;大嫂则是拿出人体器官的简易图纸,看图回忆知识点;谷亦满不好特立独行,也装模作样地选了一本大哥的外语书,随意翻着。 谷亦满虽然时不时翻动一页书,可她心里却在关注着学习室,因为她看到学习室地上还有一个车厢同款的背篓。 她问超能力,“你们这是想干什么?无限复制给这里的百姓送土豆吗?” 超能力回复:“只有这两篓子,外面的是在外面种,这个是在学习室种。” 谷亦满很震惊,“在学习室用花盆种吗?” 超能力回复:“不限制工具,学习室的时间流速能让你更快种出你想种的东西。” 谷亦满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想到留学的专业选择,她不确定地问超能力:“你们是想让我和我弟弟一样学农学吗?” 超能力写:“你学什么都可以,只要能‘学以致用、创造价值’。” 谷亦满松口气,被迫做出的选择心里总是有些不情愿的,虽然有时那些选择也是自己认可的。可被动的选择后是思想一旦有机会就会反抗一下。 想到这里,谷亦满突然想到她和董孝泽的亲事,形势所迫再加家人和董子清的步步紧逼,才让她一直拒绝接纳董子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