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并州匪政第四十六章忠孤爱国从举世皆敌打到举世皆寂
审配抚摸着胡髯,思索着说道:“适才以来,某一直在思索河东之事。河东明明有介山亭亭长这种忠贞之臣,为何却压制不住孙氏这种劣绅豪强?”
张瑞思索了片刻,不得其解,问道:“审阁辅以为是为何?”
“某以为是其势单力薄。如王张氏所言,一些忠贞之士,上午报官惩治不法劣绅,下午便被劣绅报复打压。还有何人敢维持正义?”
张瑞说道:“十三道监察御史不是正管理此事?”
审配点头,说道:“但十三道监察御史主要监管高官、豪族。似孙氏这种劣绅,只盘踞于乡里,很难被监察御史所发现。”
也有道理,而且考虑到文官们的积极性,他们能维持整体的清廉就已十分不易,像孙氏这种地方劣绅,显然不可能被一群清官大老爷所关注。
但正是这些基层的劣绅污吏,才最容易败坏民心,影响百姓对官府的观感。
张瑞问道:“审阁辅有何提议?”
审配说道:“某以为钦使便是一份不错制度。地方并不缺能臣干吏以及忠贞正义之士。只是其平日被同僚、上司所掣肘,使其无法伸张正义。”
“钦使抵达,地方很快就能将利益纠葛,陈年旧案统统了断。便是因为钦使不受地方掣肘,给了许多官吏伸张正义的途径。”
张瑞皱着眉,说道:“总不能各处派钦使?”
审配问道:“为何不能?丞相,钦使不需要有多少才能。不需要皆如崔琰一般,能令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可以率时者。”
“只要丞相每年往各州郡派遣一批钦使,令其与十三道监察御史一同视察郡县,督察各种案件。给各地刑名官员一个申诉之处便可。”
张瑞认真思索着,问道:“如何能确保,这些人便不与地方同流合污?”
审配说道:“丞相,还是需相信这世间有忠贞清廉之年轻才俊。令钦使司皆收录精于律法,意气风发之新科才子。其根基不深,而胸怀大志,不易于地方勾结。每年轮换巡视之所,为民伸冤,清查腐败。以两届科举为时限,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淘汰腐坏之人。”
“监察近在咫尺之钦使司,远比监察天下郡县劣绅更容易。”
张瑞看了一眼审配,这位首辅可真是老谋深算,坏到根里了。连年轻人的热血纯贞,为国为民都算计。
不过张瑞对此也十分认同,正是有青年人的热血忠诚,才有民族与国家的希望。
刚踏足官场的新科才子们,的确是更容易保证清廉。
“可,便依审阁辅之言,设立钦使司。”
钦使司与督察院职责有些相似,但运行模式还是有极大不同的。督察院是主动去监察地方,搜寻各种重大贪腐,监视官员、豪绅。是类似监察机关,法院一类的常驻机构。
而钦使司更像是巡视组,被动接受监察御史搜查不到的边缘角落。
如果说这两处机构有冗官之嫌,也的确是有些许。
但多几十名监察官员,从而减少腐败,张瑞觉得这种负担也值得。
只要这些年轻官员在巡视十三州时,发现一名贪官、劣绅,其所侵吞的财政、税收,就足够支付这几十名官员十几年的俸禄。
更不提还能造福于百姓,提升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