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长安学宫薪火传承(2/2)

作者:杨氏良家子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三章长安学宫薪火传承

士人们可以不慕官府,不图权贵,但着实抵抗不了这种文化传承方面的诱惑。

不可能存在一个学者,钻研各种高深学问,创造各种经义,只为自娱自乐,不让任何人知晓,随着自己一起下棺入土。

假使有这种人,在旁人看来,其也无益于文明进步,配不上称为学者,最多是个爱幻想的狂徒。

司马徽也是因此而接受了官府的邀请,出任长安学宫大祭酒,不参与任何官府管理,只负责推广教化,弘扬学术,规正德行,阐述大义,传承文明。

挂匾仪式后,张瑞在司马徽与陈凡的带领下参观崭新的长安学宫。

长安学宫就建在科学院西侧数里处,两处文化圣地相隔极近,风景也大体类似,都是山清水秀,滨临渭水。

为了保卫这两座文化圣地,张瑾特意从为数不多的长安守军中抽调了一千人,就扎营在两院中间的空地上。

看风景期间,司马徽向张瑞解释道:“长安学宫各学院设置还未完全,如今还只有数算学院、天文学院、地理学院、律法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兵学院、工程学院、墨公学院、文经学院、历史学院、纵横学院、艺术学院、还有教习学院,共十四个学院,四十三位博士。”

这个学院设置还是蛮出乎张瑞意料的,仅文经、历史两院就令张瑞大感意外,自古经史不分家,是古代读书人必须通读的书籍。诸如有名的五经博士,春秋博士,诗经博士,都是归于经史一类。

但将这么多系别,这么多博士,统合成两个学院,可见司马徽的确有魄力,彻底贯彻打破独尊儒术的决议。

此前张瑞一直以为长安学宫中会设置四书学院,五经学院,诗经学院一类儒学特色产物。

随后张瑞问道:“这个兵学院是作甚?难不成,还培训军队将官?”

司马徽笑着解释道:“这倒并非如此。兵学院乃是兵家博士所创之学院。某以为,行军打仗,并非粗莽之事,而深有学问。需兵家博士及学子,研究战争规律,总结军事理论,提升军事水平,从而使诸夏更精熟于战争,常胜不败。”

“此外,亦传承军事文明,可使后世子孙有文明为鉴,不辜负前人鲜血与牺牲,薪火传承,精益求精,文明更加辉煌昌盛。”

“仅司马祭酒此寥寥数言,孤便确信,由君坐镇长安学宫必将不负孤之殷望,使我诸夏文明薪火传承,辉煌昌盛!”张瑞感慨道:“若能如此,孤此生无憾矣。”

司马徽拱手,说道:“君侯谬赞,唯愿能助力君侯,一同开万世之太平。”

张瑞颔首,转而问道:“长安学宫可建有藏书阁?洛阳有兰台藏书上百万卷,孤早晚将取之尽存于长安,以供天下学者观览。”

当然了,如何认定天下学者这方面,就要看张瑞怎么解释了。

什么?你说你博览群书,学富五车,通晓古今?不好意思,在藏书阁书吏看来你就只是一个野人。连户籍都没有,你还好意思说自己学究天人?万一这么珍贵的学简给了你,你转头就回山洞里生火了,那可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损失。

此时一旁的民部官吏就会贴心的上前提供一份纸笔。来签了这份户籍,上面写着你是天下有名的大学者。这样,你拿着户籍再向右跨出一步,走到书吏那里,书吏不就知道你是学者了?

放心,长安百万藏书,绝对向“天下学者”敞开展示!

科学没有国界,但学者他有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