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义勇大社(2/2)

作者:鹊喜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第139章 义勇大社

余诚拍掌道:“总巡心系城内百姓,这是好事啊!”</p>

余诚知道李光壂上门这是来化缘来了,他也不吝啬,道:“余某愿出二十石粮,也算我回馈城内百姓了。”</p>

李光壂大喜:“我果然没有看错人,余社长不是普通商贾,而是义商呀!”</p>

余诚笑着摆手:“总巡过誉了。城内粮荒一日更甚一日,只要闯贼一日不退,这粮荒就一日不解。李总巡在官府颇有些关系,不知诸位大人可有什么办法?”</p>

李光壂道:“吴知府、黄推官都在想办法,只是闯贼围得太紧。前几日河北道杨于古杨大人知道开封城内粮尽,派了五百乡民,每人背三斗粮渡河送粮。”</p>

说到此处,李光壂长叹一声:“可惜闯贼防守严密,这些乡民从青孤堆渡河后不久就被闯贼发现,人与粮全落在了贼人手里。”</p>

“闯贼抓了这些乡民后,将他们双手剁去驱赶至西门,以乱我军心。”</p>

这件事余诚也知道,还是徐望侦查到的。这些乡民半数死在了城外壕沟,也有一部分被接进了城。从他们断手的情况也可以看出闯营与曹营的区别,闯营执行军令极为坚决,被抓的民夫手都是齐腕断去。而曹营就随意多了,有从手腕砍的,有砍去半截手掌的,也有仁慈些只砍掉几根手指头的。</p>

</p>

李光壂道:“说来我也有个想法,余社长见多识广,正好帮着参详参详。”</p>

“我意组建一支车营,趁夜出北门直抵黄河,接应河北兵马,开运粮道。”</p>

“车营使用四轮车,车厢上一面用栏木六根立起,每根高八尺,再以三寸厚的榆木或柳木板钉上,中间开几个孔,用来朝外放火铳,车上还可载火炮。”</p>

余诚疑惑道:“一辆车不过几尺宽,能容得下这么多人吗?”</p>

李光壂得意道:“余社长有所不知,此为偏厢车,只有临敌一面有厢板,使用时两车同行,一车护左,一车护右,士兵居于两车中间,尽可施展得开。”</p>

“从北门至朱家寨渡河点有七里,每里三百六十步。此车长两步,有一千二百辆车便可连接过去。算左右两侧,也不过两千四百辆车而已。”</p>

听懂了,你这是要摆一字长蛇阵啊!</p>

“若是贼人来攻怎么办?”</p>

李光壂当然想过这一点,余诚提出的问题正中他下怀:“问得好!等贼人发现我们的动向并派出兵来,我们车阵已经排好。车阵中有大炮和火铳,贼人冲不到近前。”</p>

“而在城头上可布置左右两翼,每翼用炮手两百人,布置大炮百门。贼攻车营之左,则左翼开炮;攻车营之右,则右翼开炮。如前所说,车阵不过七里长,正巧在城头火炮攻击距离内,闯贼不得近身。”</p>

“由此,运粮队可自车营中间通过,运粮进城,城内粮荒,由此可解。”</p>

余诚按捺住反驳的心思,这个计划充满了一厢情愿和自以为是,完完全全是纸上谈兵。</p>

李光壂期待的看着余诚:“余社长以为我这计策如何?”</p>

还问我计策如何?你这计策槽点太多,我一时不知该先说哪一个呀!</p>

可惜余诚此时人设是商贾,要是对着军阵说得头头是道,太让人怀疑了。</p>

余诚只能装作赞叹的样子:“总巡此计甚妙,我看不如总巡先在家制出样车,然后进呈巡抚,如何?”</p>

李光壂深以为然:“你说得对,我这就回家让做个样车出来。”</p>

喜欢明朝的现代化改造请大家收藏:()明朝的现代化改造。</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