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浣碧101308(2/2)

作者:三水目子

快穿:从甄嬛传开始第101章 浣碧101308

“唯恐因妾之故害了阿回。” 这番言论一出。</p>

皇帝愣了片刻。</p>

他在找玉姝做戏之前,没有想到这么多。</p>

或者说他没有站在玉姝的角度想这么多。</p>

此时听到句句肺腑之言。</p>

皇帝将人儿紧紧抱住,柔声安慰。</p>

怕玉姝担忧父亲家人,骗说是他让甄远道那般行事,不会出事的。</p>

不想眼下真到了预想中的情景。</p>

玉儿自然流露的生气模样,让他明白了。</p>

明白玉儿比他想象中,更加爱他在乎他。</p>

反之甄嬛,他前世的爱人,如今对他怕是远比上自己父亲重要吧。</p>

人就是这样。</p>

大道理都懂。</p>

但遇到事情了,就会发现自己的双标。</p>

皇帝最擅权术,岂能不知甄嬛之言才是稳定局面的最佳选择。</p>

而甄嬛更是对皇帝的安排毫不知情,能有这样忠孝两全的果敢聪慧之举已是难得。</p>

偏恰恰是皇帝太过于清楚。</p>

对于玉姝这样毫无原则的偏向,他才更加沉沦。</p>

他看得清楚,当玉儿听到自己父亲将自己夫君置于不利之地的时候,发自生理的愤怒战栗压抑做不得假。</p>

他以为玉儿对他的内敛,原不过是不会表达情意罢了。</p>

这般相较之下,甄嬛的两头维护,显得圆滑世故、少有真诚。</p>

皇帝这样想着,偷偷握着玉姝的手紧了紧。</p>

重新将视线落回到前方。</p>

此时场面上有了甄嬛的发言,大殿内气氛缓和许多,双方执不同意见的人不至于太过剑拔弩张。</p>

最后张廷玉和果郡王轮番发话。</p>

都在否定甄远道之流的言论。</p>

眼下才押下叛军,且宫中本就有太医看护,前两日又特地派了温太医携其徒弟再回宫待命,怎么可能缺少太医诊治。</p>

那小太监的话也就是骗骗不知情的人罢了。</p>

“太后情况不明,可皇上身边的危机却很明了,臣以为皇上该以自身为重!”</p>

张廷玉进一步表述观点,“且宫内还未有确切的消息传来,臣说句大逆不道之言,太后娘娘状态如何还有待商榷,万不可单单听信那太监的一派胡言,何况皇上又不擅医,便是冒险回宫也无济于事啊!”</p>

瞧瞧。</p>

这才是正常人的逻辑嘛。</p>

皇帝先是君后是人子。</p>

若是没有经历年羹尧叛乱也就罢了,趁着皇帝享乐载歌载舞的时候,站出来道德绑架孝道压制,兴许有用。</p>

这刚经历了生死大劫。</p>

你跳出来指责皇帝不孝。</p>

脑子呢?</p>

正如皇帝所料,事态朝着以皇帝自身安危为重的劝诫发展。</p>

最后剩下观望的臣子嫔妃也开始出面打圆场。</p>

将重点都放在了那小太监居心叵测,其背后之人心思歹毒,皇上务必要保重龙体。</p>

至于太后那边,自然是太后信佛,她们这些女眷们都自愿抄写佛经为太后祈福,太后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无事的。</p>

对于再让皇帝启程回宫替太后侍疾寻医的言论消失无踪。</p>

这样的发展是甄远道始料未及的。</p>

他的想法说得好听是具有前瞻性,光盯着皇帝跟太后是亲母子的身份上去了,怕太后真有个好歹,皇帝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徒留后悔。</p>

这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皇帝的雷区蹦跶。</p>

说得直白点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