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1/1)

作者:白芷大人

甄嬛传:甄嬛重生了第185章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185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 甄嬛方自沈眉庄的居所离去,踏上了前往永寿宫的小径,途经养心殿之时,但见殿内灯火辉煌,映照出一片不夜之景。 甄嬛轻声细语道:“此时此刻,想必皇上已择定了侍寝的嫔妃。” 小允子在一旁应道:“正是如此,近日皇上除了探访柔妃与惠妃两位娘娘,还频繁地前往碎玉轩看望宁常在。” 话音尚在空中回荡,二人便已遥遥望见养心殿门外静立着一位身着碧绿色宫装的女子。 那女子远远望见甄嬛,即刻轻移莲步,屈身行礼,口中温婉道:“嫔妾给贵妃娘娘请安。” 甄嬛缓缓走近,定睛一看,原来是宁常在叶澜依。 此时夜色深沉,寒风习习,甄嬛不禁关切地询问:“夜深露重,你怎独自立于此处?莫要被寒气侵袭,伤了身子。” 叶澜依的目光轻轻掠过养心殿的门槛,随后轻声细语道:“嫔妾是遵皇上旨意而来,不料三阿哥此刻正在殿内,苏公公告知臣妾,皇上此刻正心生不悦,故而让臣妾暂且在外等候。” 胤禛之言,不待甄嬛有所回应,便已在其耳畔清晰回响:“朕令你诵读魏徵所作之《谏太宗十思疏》,你所展现之背诵流畅,足见你为此倾注心力,朕问及那垂拱而治之道,你亦能答出治理之轻松不费力之要义,然而,当朕欲深入探讨太宗如何践行时,你却仅限于将篇章铭记于心,未能洞悉其中之深邃,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被颂扬为能垂拱而治,岂非因为他广开才路,尤其是吸纳了魏徵此文中的逆耳忠言?你虽沉浸书海,却未能灵活变通,举一反三,莫非连书房中的先生也未曾引领你深刻领悟太宗之仁政与卓越智慧?” 三阿哥弘时,其声略带怯懦:“儿臣…贞…贞观政要中确有详尽阐述,皇额娘亦常鞭策儿臣潜心研读。” 胤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无奈与失望,语调中夹杂着一丝冷嘲:“你师傅与皇额娘的一片苦心,竟养出了你这般懒散之徒,自五岁入书房,至今已过十载有余,却不知你所学所记究竟归于何处,朕记得,昔日你还能流畅背诵《贞观政要》诸多篇章,如今却全然抛诸脑后?若非你师傅有着超乎常人的耐心,换做是朕,恐怕早已被你气得在书房内一日难安!” 弘时闻言,脸色煞白,连忙跪倒在地,惶恐地呼道:“皇阿玛,请您息怒!” “息怒?朕何尝不想平息怒火,可你偏生不让朕有片刻安宁!身为朕的长子,朕不求你能够建功立业,为朕分忧解难,但求你至少能为你的几位幼弟树立一个勤奋好学的榜样,让朕少操些心,然而,你却屡屡让朕失望,所作所为实在难以称道!” 话音未落,窗外风声呼啸,似乎连风都在共鸣着胤禛的怒气,而他投射在窗棂上的身影,也仿佛被怒气所笼罩,显得格外沉重而压抑。 叶澜依素来性情孤高,秉性直率,对此等情境并未显露出丝毫畏惧,只是轻声言道:“皇上今日竟动了如此大的肝火。” 甄嬛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温婉地回应:“皇上乃九五之尊,自是与王爷那般平易近人、自在不羁的性情有所不同。” 叶澜依闻言,脸上绽放出一抹柔和的笑容,继而道:“说起来,王爷膝下尚无子嗣,而今贵妃之妹玉福晋已身怀六甲,待来日麟儿降世,那份父爱如山,或许较之皇上,更多了几分严苛与宠溺也未可知呢。” 甄嬛听后,只是含笑不语,恰在此时,门外隐约传来了阵阵脚步声。 蓦然回首,只见弘时面容沮丧,垂头丧气地走出,随后是胤禛严厉的呵斥声穿透空气:“这三天内,你必须将这篇文章彻底领悟,若再不明白其中奥义,就无需再来见朕了!” 弘时猛然见到门口站着的人,脸颊瞬间泛红,连忙低下头,拱手行礼道:“熹娘娘吉祥,宁娘娘安好。” 叶澜依轻轻颔首回应,甄嬛则转向叶澜依,轻声细语道:“你已等候多时,快些进去吧,此刻皇上正怒气冲冲,切记言辞需温婉柔和。” 叶澜依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匆匆步入殿内。 甄嬛目光温柔地落在弘时身上,他已是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因自幼在皇后身边教养,举止言谈皆显得极为得体,恪守礼数。 他的容貌本就不凡,虽带有些许憨厚之态,承袭了其母之姿,却也难掩其英俊之气。 身着一袭以蓝狐毛边装饰的墨色裘袍,更是显得华彩照人,贵气逼人。 然而,由于自幼受到严苛的管教,他的神色中总是带着几分拘谨,眼眸里少了那份年轻人应有的光芒与活力,此刻更是被一层淡淡的颓唐所笼罩。 甄嬛轻抬手,为他拂去肩头轻轻摇曳的风毛,语气柔和地宽慰道:“你皇阿玛正在气头上,言语之间难免重了些,你切勿太过介怀,父子之间,哪有隔夜仇,过上几日,自然又是和和美美。” 弘时闻言,低声应道:“是,熹娘娘的教诲,弘时铭记在心,多谢娘娘关怀。” 甄嬛以柔和的口吻劝道:“夜色已深,你需得返回王府,夜间行路多有不便,还是早些动身吧。” 他闻言,头垂得更低,几乎要埋进衣襟之中,轻声答道:“皇额娘还在宫中候着,询问我的课业进展。” 甄嬛轻轻挑眉,关切地问:“此时已晚,你明日何时起身前往书房?” “寅时三刻。”弘时答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 甄嬛虽感无奈,却也理解皇后的用心,便不再多言,只是温柔地提醒:“你每日只休息这几个时辰,身体如何吃得消?” 弘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坚毅:“皇额娘常说,笨鸟先飞,我自知不比他人聪慧,便需更加勤奋,日夜苦读,方能有所成就。” 甄嬛闻言,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怜惜,轻叹道:“皇后望子成龙之心,自是无可厚非,但你也需懂得爱惜自己。” 言罢,她话锋一转,微笑道:“听闻皇后已开始为你挑选福晋了,早日成家,有人相伴左右,也是一桩美事。” 弘时听后,脸上并未露出喜色,反而更加凝重:“儿臣尚年幼,学业为重,不敢因儿女私情而分心,以免更添皇阿玛不悦。” 甄嬛闻言,轻轻点头,理解中带着几分无奈:“皇后抚养你长大,确是不易,你应多听她的教诲。” 言毕,甄嬛正欲转身,耳畔却响起了弘时低沉而诚挚的呼唤:“熹娘娘请暂停步。” 甄嬛以温和之态问道:“尚有何事需叙?” 他缓缓抬眸,眼中满含恳挚之情:“闻知额娘昔日得以殊荣,皆因熹娘娘之善举,孩儿未能亲临宫廷致谢,实属不敬,今日特来此地表达感激之情。” 甄嬛初时微怔,随即忆起他口中的额娘是指已逝的生母齐妃,不由轻笑:“你身为皇上长子,且额娘离世甚早,享有此等哀荣本是分内之事,你无需向我致谢。” 然而,弘时的面色却渐渐凝重,仿佛与这寒凉的季节相呼应:“额娘之死,至今仍存诸多谜团,多年来谣言四起,连皇阿玛亦未曾深究,作为人子,我深感无力,今日之所得,皆是熹娘娘恩泽所至,方能稍尽孝心。” 弘时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几乎要触碰到地面,甄嬛见状连忙伸手阻止,温声道:“这份心意,并非我一人之力所能促成,皇后娘娘作为你的嫡母,同样给予了她的首肯。” 弘时勉强勾起嘴角,笑容中却带着苦涩:“皇额娘对我确实不薄,但她对额娘生前的言行始终抱有偏见,甚至不愿我提及,又怎会真正为额娘的身后事费心呢?熹娘娘,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无需再安慰我。” 说完,他再次拱手,声音低沉而关切:“夜深露重,熹娘娘请多加保重,儿臣就此告退。” 齐妃早逝,留给弘时的不仅是失去母亲的痛苦,更有来自父亲的冷漠与皇后的严厉教导。 身为长子,他本应享有更多的关爱与尊重,然而十余年来,他的生活却充满了压抑与自我克制,真正的快乐似乎总是遥不可及。 甄嬛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那微微弯曲的脊背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辛酸与无奈,她不禁再次轻叹了一声,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撵轿缓缓行进在夜色笼罩下的长街上,轿夫们抬轿的吱吖声在空荡的环境下显得格外清晰,回荡在四周。 流朱轻声细语,话语中带着几分忧虑:“娘娘,三阿哥那样日夜苦读,真担心他的身体能否吃得消,皇后娘娘的期望虽重,但如此紧迫,只怕三阿哥难以承受其重啊。” 甄嬛闻言,目光柔和却深邃,她轻轻摇了摇头,道:“皇后之心,可昭日月,只是方法上或许过于严苛了,三阿哥身为长子,承载着更多的期望与压力,但过度的逼迫未必能激发他的潜能,反而可能消磨了他的意志与热情,教育之道,在于引导而非强制,皇后娘娘或许尚未悟透这一点。” 流朱点了点头,似有所悟:“娘娘所言极是,奴婢也觉得三阿哥这样下去,只怕会累垮了身子,倒是七阿哥,天生聪慧,又懂得自我调节,学习之余也不忘放松,真是让人省心不少。” 甄嬛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慈爱与欣慰:“弘曕的确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懂得如何平衡学业与休息,这是难能可贵的,他这样的心态,将来定能成就一番事业,你记得,待会儿让人准备一壶温热的牛奶,送到他那里去,助他安眠。” “是,娘娘,奴婢记下了。”流朱应声答道。 随着撵轿继续前行,长街上的灯火逐渐稀疏,但甄嬛的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孩子们的关怀。 她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而她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温暖的关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