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四川安岳县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植物病理学家康振生(1/1)

作者:钩藤草

院士之路第137章 四川安岳县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植物病理学家康振生

院士出生地 康振生院士,1957年10月13日出生于四川安岳 安岳现为四川省资阳市所辖的一个县,它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东邻重庆市潼南区,南接重庆市荣昌区和内江市东兴区,西倚内江市资中县,西北连乐至县、遂宁市安居区。 安岳古称普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萧梁普通年间(520—527),当时置普慈郡并设县,这是安岳的“雏形”。 后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设州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因“安居于山岳之上”而得名。 安岳是中国石刻之乡,现存唐宋摩崖造像10万余尊、石刻经文40余万字。 其中包括中国最精美的观音经变像、唐代最大的道教石刻群、五代最集中石窟群等,是中国中晚期石窟的最后遗存和中国南方石窟的代表。 安岳文脉鼎盛,与“三苏故里”比肩齐名,有“东普西眉”之美誉。历史上涌现出韩国金氏始祖母“普州太后”许黄玉、唐代开国名将程咬金、苦吟诗人贾岛、数学泰斗秦九韶、理学鼻祖陈抟、中国白话诗的开拓者康白情等历史先贤。 总之,安岳在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是一个值得深入了解和探索的地方。 出生地解码 康振生院士的出生地四川安岳,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川安岳地处四川盆地,农业发达,这种地域背景可能使康振生从小就对农业和农作物有着更深的了解和兴趣。 这种兴趣可能驱使他后来选择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小麦病害防治领域。 四川人民以勤劳、坚韧着称,这种地域文化可能也影响了康振生院士的性格和科研态度。 在科研道路上,他展现出了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可能与他在四川安岳的成长经历有关。 康振生曾在陕西石泉一个偏僻的山村劳动锻炼,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粮食生产的艰辛和重要性。 这种体验可能激发了他对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爱和责任感,促使他后来致力于小麦病害防治等农业科研领域。 由此可见,康振生院士的出生地四川安岳,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院士求学之路 1977年,康振生考入西北农学院(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专业。 1981年,康振生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考入西北农学院研究生,1984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7年,康振生考入西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1990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康振生院士的求学之路,为他后来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康振生院士选择植物保护专业作为自己的学业方向,这一选择不仅展现了他对农业科学的浓厚兴趣,也预示了他未来科研生涯的专注领域。 在本科阶段,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本科、硕士和博士的连续学习,康振生院士在植物保护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功底。 他不断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这种学术积累为他后来解决小麦病害等复杂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由此可见,康振生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院士从业之路 1985年,康振生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8年3月,康振生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加拿大农部温尼伯研究所。 1997年3月,康振生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植物医学系,从事麦类病害研究工作。 2001年,康振生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康振生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 2017年11月,康振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农业学部(植物保护)。 2020年,康振生被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聘任为植物保护学院学术院长。 从业之路解码 康振生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振生院士在硕士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从助教一步步成长为教授。 这一过程中,他不仅在专业知识上不断精进,更在教学和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 教育岗位的历练不仅锻炼了他的教学能力和思维,还为他后来的科研领导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访问学者,康振生院士先后前往加拿大农部温尼伯研究所和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植物医学系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工作。 这些国际交流经历不仅让他接触到了国际前沿的科研动态和技术方法,还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方式。 这种国际视野的拓展对他后来的科研工作和领导决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康振生院士在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等领导职务期间,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 由此可见,康振生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院士科研之路 康振生院士是我国着名的植物病理学家,长期从事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的系统研究工作。 康振生院士深入研究了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学及分子生态学,揭示了条锈菌的致病性变异途径与机理,为病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带领团队建立了小麦条锈病异地测报技术系统,病害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为病害的及时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康振生院士团队还构建了以作物结构调整、抗病品种布局、药剂拌种、冬孢子隔离、小檗处理等为措施的“越夏易变区”治理技术体系,有效减少了初始菌源量,降低了新小种出现频率,延长了抗病品种使用年限,对全国条锈病有效控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康振生院士的研究成果在我国12个省(市)大规模应用,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降低50,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达40亿元。 康振生院士还创建了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应用推广,取得了显着效益。 他利用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结合染色体工程方法培育出“西农979”、“西农511”、“西农501”等14个国审小麦新品种,并已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大面积应用推广。 同时,康振生院士还解析了苹果优质抗逆的生物学基础,研发了苹果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和新品种,审定了秦脆、秦蜜、瑞香红等12个苹果新品种。 科研之路解码 康振生院士的科研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振生院士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使他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这些研究成果的广泛认可和应用,为他后来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他主持的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获得的众多科研成果奖,充分证明了他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小麦病害防控技术的进步,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康振生院士的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这种社会影响力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他在农业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他后来成为院士增添了更多光彩。 由此可见,康振生院士的科之路,为他后来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记 康振生院士的出生地、求学之路、从业之路和科研之路,都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振生出生于四川安岳的一个教师家庭,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启蒙和学术氛围。 家庭的支持与鼓励,可能在他心中种下了对知识和科学的热爱与追求。 康振生考入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 这段系统的学术训练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求学过程中,康振生有幸得到了李振岐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 这些导师的严谨治学态度和科研精神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他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追求。 1984年,康振生留校任教,并从此开启了科研报国的壮阔征程。 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升了科研能力,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色。 康振生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他揭示了条锈菌的致病性变异途径与机理,构建了异地测报技术系统和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为我国小麦病害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他的学术声誉和科研实力,也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由此可见,康振生院士的出生地、求学之路、从业之路和科研之路,都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