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东北野山参(1/1)

作者:芮娘子

重开人生局第41章 东北野山参

景艳前世也听说过人参的,知道是泡酒的好东西,据说可以补气的,但那时候在电视里看见的都是肥肥壮壮的,不是这样瘦瘦小小又奇形怪状的呀,看样子应该也不重。 “何大姐,你确定这是人参?”景艳指着盒子里的人参疑惑地问。 原本还很有信心的何春妮一下子也虚了不少,底气不足的回道:“他家说是野山参啊,说是有三十年了,挺值钱的啊,难道不是吗?” 俩人面面相觑:“他家说要怎么卖了吗?”景艳想,这东西长得丑,价格应该也不高。 “八十一支,说是三支要是一起买,可以按照七十卖,不能再少。”何春妮回答。 “这价格也不低啊,我也不懂这玩意儿,你先坐坐,我去隔壁看看她家男人在不在,政府工作的人总比咱们有眼力。”景艳说完就去隔壁敲门。 还真赶巧儿了,今天是周末,龚海波还真在家,听见敲门声他来开门,看见景艳还有些惊奇:“张同志,你是来找悦悦的吧,进来进来,她在屋儿呢。” 景艳连忙摇头:“我是来找你的,我认识的那个何大姐,就是十三连的,她今天过来带了几支说是野山参的人参,就在我家,我不认得,想着你在政府工作可能见过,想着请你去帮忙掌掌眼,不知你方便不方便。” 龚海波听说是野山参,立马来了兴趣:“那要不你先回去,我进屋穿个外套就过去。” 景艳连忙点头:“那就麻烦你了,我大门不锁,你直接进来就行,正好带陈姐和齐齐一起过去,我今天炖了羊骨头汤,你们也喝点儿,驱寒。” 龚海波也没客气,很大方的应了下来,他进屋穿大衣,陈欣悦问:“谁在敲门?是有啥事儿吗?” “是隔壁的张同志,她说十三连的大姐拿过来几支野山参,她不懂,想让我去给她掌掌眼,还叫你和齐齐一起过去,说是家里炖了羊汤,让你们去喝点儿驱驱寒气……去吗。”龚海波话音还没落,陈欣悦已经叫着齐齐穿衣穿鞋了,行吧,他就多此一问。 一家三口锁好门到了景艳家,进门后齐齐软糯糯的开口:“张阿姨,爸爸说你邀请我们来喝羊汤,好喝吗?” 景艳上前轻捏了下他肉嘟嘟的小脸蛋,笑道:“好不好喝得齐齐说了算啊,走,阿姨带你去厨房,你看看想要汤多的还是肉多的,或是萝卜多的?” 齐齐连连点头:“好哒,我要自己选。” 景艳牵着他的手到了厨房,用汤勺翻搅了几下,里面的材料便都翻了出来,齐齐瞪大眼睛:“阿姨,好多肉肉,齐齐想吃肉肉。” “好~”景艳用小碗给他盛了肉多萝卜和汤少的,又给陈欣悦和龚海波盛了两大碗汤多肉少萝卜多的,正好陈欣悦也过来帮忙,两人端了三碗去了客厅,齐齐乖乖的坐在餐桌边,先是看了看父母碗里的材料,这才乐呵呵的端着自己的小碗儿美滋滋的吃着。 尝了口肉,笑眯眯的开口:“阿姨做的汤真好喝,肉也好吃,最重要的是最疼齐齐了,齐齐碗里的肉肉最多。” 几个大人都被他逗笑了,景艳看何春妮的汤喝完了,又去厨房给她加了些肉片和萝卜,递给她:“再吃一点儿,羊肉补气的,这萝卜入味儿。” 何春妮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盛都盛了,也就没再拒绝,几人喝了羊汤后,景艳把碗收下去,龚海波才认真的准备看看人参。 打开装人参的盒子,龚海波仔细看着,还闻闻味道,放下手里的盒子,感叹:“参体灵秀、五形俱佳,态精悍强健,质实玲珑,须长弯绕龙蛇飞舞,珍珠点突出,芦头见长,二马牙圆膀圆芦多,这不是常说的人参,这可是正宗的野山参,按照五形六体来看,确实品相不错,这参有三十年?” 何春妮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卖家是说三十年的,您真的懂啊。” “准备怎么卖?” 何春妮看看景艳,“八十块一支。” 景艳开口问:“我记得好像在哪里见过的,人参不是长成这样的,是那种有点像萝卜的那种,怎么,这也是人参吗?” “这是野山参是补元气的,医书所记载可以生津止渴,生精壮阳。生血补血,养颜美容。醒神开窍,宁神异智,提高大脑思维能力,增强记忆力。抗疲劳,抗衰老,抗严寒,抗高温,抗癌防病; 而人参主要是针对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的, 功效、生长环境都是有差异的,这些还是从医的了解更多,我能知道这些还是因为之前有同事买过,跟我们吹牛的时候科普过,这才略知一二。” “那这,嗯,老山参,你要不要买?”景艳问。 龚海波犹豫了下还是摇头拒绝:“我家就不需要留了,日常也用不上,不过这个价格还是合理的,那既然鉴赏完毕,我们就先回了,以后有啥事儿就来找我们,不必客气。” 景艳送一家三口离开回来,何春妮情绪有些许低落:“张妹子,谢谢你特意帮我打听,羊汤也很好喝,这天色也不早了,那我就先回了。”说完,她把盒子盖上,准备离开。 景艳拉住她的胳膊,无奈道:“他们不买我没说我不买,虽说不知道这玩意儿能做啥,不过这也算得上咱东北特产了,我前几天还在跟我男人商量要买点儿特产寄回家呢,你这个,也算是恰逢其会,说好了啊,三支包圆儿,两百一十块。” 何春妮失望之后又来了希望,咬咬牙:“这东西是好东西,但确实不太好卖,我就自己做主了,两百整给你,姐知道你本不打算买,这是看姐这边急用钱才伸出援手的,我懂。” 张景艳……,她能说原本就是想买的吗,都说人参是最好的药材,就算不入药,泡酒也是不错的东西,不过既然人家给最低价,她要是往外推那就是缺心眼儿,她不觉得自己聪明,但绝对不会缺心眼儿,连忙尽量压下快咧开的嘴角,尽量严肃的把钱点过一遍递给何春妮。 何春妮也是很认真的确认了钱数,很是高兴的离开,关好院门,景艳回屋又看了一遍这野山参,才珍而重之的盖上木盒,放到梳妆台的暗格里。 再次盘点自己的钱,忍不住心塞,钱啊,是真的不经花,满打满算还有两百块,开春儿一定得把院子种好,等秋天腌些酱菜儿也能省点钱。 三月上旬,何志军终于有了假期,回到家景艳把野山参取了出来递给他:“之前爸妈给的补贴还有大伯给的礼金都是情分,咱多少也得给回点儿礼。 要是没碰到合适的也就罢了,碰到了人家出手这个我也就给买了下来,三支两百块,我问了邻居,龚海波在政府部门工作,确实也是识得的,所以才买了下来,你看什么时候方便寄给爸妈怎么样?” 何志军不懂这些,但还是笑着赞她:“还是你心思细腻能想着给回礼,虽说价格不便宜,但毕竟是难得的好药材,我明日回部队的时候顺路寄回家,你就放心吧。” 等景艳晚上睡着之后,何志军去客厅给家里写信,特意在信中提到了景艳买的野山参是她的孝心,还特意嘱咐父母即使东西不喜欢也要称赞她,不能训斥让她心寒,还说了些两人之间的相处小事,尤其提了自己的毛衣毛裤都是她亲手织就的。 这些景艳不知道,也不晓得他在背后做了这么多事让她尽量的融入自家,她只知道何家父母性情好,慈爱有加,这样的婆家别说是上一辈子就是这一辈子都是不敢奢求的,可她却误打误撞的拥有了。 何家父母收到了包裹,还没打开盒子就急着先看信,毕竟他家这个二儿子属于撒手没,很少有家书寄回来,要不是他们经常给寄些东西刷存在感,三年两年都未必能收到回音,可现在才成婚半年,过年一个电话,年后还有家书,真的是太难得了。 看到三张的信纸里有两页半是写自己新婚妻子的各种好处,什么会做好吃的啦,对他的领导很敬重给他长脸啦,还有每月背商品粮回来的辛苦啦,总而言之一句话:她指望不上在部队的丈夫,靠着自己支撑一个家,特别厉害,也让他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到最后说起野山参,言之自己未曾想到弄些特产孝敬爹娘,还是景艳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三十来年的野山参,想着给爸妈补身子,特意买来的,而且价值不菲,可景艳一点儿都不心疼,是个大方懂礼的好姑娘。 何家父母真真是有些无语,崔红茹道:“老话说的好啊,有了媳妇儿忘了娘,好在这小儿媳还惦记着咱们,要是指望你儿子,不进棺材板儿都想不起来我们吧,都是随了你,一点儿都不顾家。” 何焦旭一听就不乐意了:“说的不是你儿子似的,别忘了,孩子不管好还是孬,咱俩谁都别想推卸责任,之前我就说不能去外省,你呢,说什么男儿志在四方,你当妈的都舍得放手,我做爹的总不能拖后腿吧, 儿子是你做主放走的,人不回来你骂我,不写信回来你还怨我,这回有信儿了,你咋还能骂着我呢?” 崔红茹有些气弱:“我有骂你那么多次吗?”转瞬间又理直气壮:“你这是跟我计较翻后账是吧?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是谁当年承诺我要当我一辈子的出气筒的,这才过了几年啊,当初的誓言就已经愈发苍白了,我这啥眼光……” 何焦旭连忙上前捂住她的嘴,无奈道:“我的姑奶奶你可消停点儿吧,这套说辞你用了多少年了还不准备换个花样?左邻右舍估计都能背下来了,我错了,不该跟你争辩,你说啥就是啥,我再也不跟你顶了行不。 咱这不是说老二两口子嘛,咋又说到咱自己头上来了,你看二儿子还是很有眼光的,虽说儿媳是外地的,但是秉性大气,跟志军感情好咱做父母的也省心不是,要是再有了孩子,那就真的是啥也不愁了。” 崔红茹原本一直在认同的点头,但说到孩子还是开了口:“孩子的事儿不急,志军在外面,儿媳妇要是有了身孕她有没有娘家妈,你说是我请假去照顾月子还是咋办?你总不能让儿媳一个人在家自己照顾自己吧? 要我看,这回写信要叮嘱志军先别急着要孩子,等三年后调动回来了再要也不迟,至少在咱们身边也方便照顾,到时候坐月子咱以亲戚的名义找个保姆过来照顾两个月也是可行的,总比在那边我们鞭长莫及的好。” “行,听你的,反正老大家已经有了孩子,老二就不着急了,咱看看野山参,我之前见过人参泡酒,野山参还真没见过呢。”何焦旭乐呵呵的转移话题。 打开木盒,里面三支野山参整齐摆放着,何焦旭疑惑:“这人参有三十年吗,怎么这么小,长得还是奇形怪状的,小儿媳不会是被骗了吧。。” 崔红茹瞪他一眼:“不懂就别开口,没的闹笑话,这是野山参又不是人参,药性也有差异,不过都是养生的佳品,这三支品相真不错,在咱们这儿很难买得到, 也就是小儿媳那边是产地,即使是产地也不易得的,看来她的运气真不错,买了这么好品质的,这一支怎么着也得一百来块吧,这孩子是把她大伯给的礼金都花了,真是个实在孩子。” 咱们留下一支备用,送给你大哥一支,我再去买点儿搭配的药材拿一支泡酒,等泡一两个月你每日喝上一小杯养养身也是很不错的,毕竟是孩子的一片孝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