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日暮有人家第184章 常例的金额
事实上,她还少认识了常例,常例的大头是赃罚银和案狱银。这两个一出来,哪次不是上百两的。</p>
倩倩抽了个时间带人上街买东西时也看到,尽管城中有那么几块空地,民居确实比上高密集。</p>
特别是靠近江的那面,房子挤人也挤,熙熙攘攘的,语言又驳杂,江西人、湖广人讲的官话,淮河地区的人讲的官话她是听得懂的。</p>
据说是从苏州洞庭山来的人讲的苏州话,听起来软绵轻柔得像唱歌。</p>
广东人讲的广东话则完全听不懂,连猜都猜不到意思,如同鸟语。甚至连那些人讲的官话,也带着种奇怪的语调。</p>
面对城墙的这段江面虽宽,但因为不远处就是十八滩的第一滩惶恐滩,大船过不了,能过的就是中小船。</p>
所有过滩的人都要请熟悉水性水情的滩师船工纤夫,都是就近找。</p>
所以当地居民的营生大多与水有关,住得也自然要靠近水。</p>
船呢,大多是载货的黑色乌篷船、小乌篷,与捕鱼的小艄子在江面上滑行。</p>
也有出色的装饰华丽的,如通体漆成白色,用云母片或螺钿片镶嵌窗户和船沿的白篷船,也有泥金银镶骨牙的,这通常是有钱人或读书人闲来无事出来游玩的;</p>
驿站的大小站船则通体红色,与民间的站船一样,只在旗上有所区别,非常好认。</p>
也不知这条江有多少南来北往的船只,只记得从五更开始到入夜,甚至有戴月而行的,那江面上就没有完全空旷的时候。</p>
据何济源说,一天过万安的船只不下千只呢。</p>
赣江过了万安县城后,又行不过二三里到五云驿,然后便穿过山岭,进入泰和县所在的那块小盆地。</p>
若是不怕麻烦,或不想历十八滩的险,也有官道去赣县,从县前总铺出发共十铺一百一十里至赣县,再辗转陆路到赣州上船。</p>
当然,对于运有大量货物的商人而言,陆行的费用比水运高多了。</p>
水运的成本大概是陆运的三十分之一或六十分之一,所以大宗货物自然是选择走水路。</p>
说实在的,因为万安县城太小,除了几所寺观和塔阁外,其他风景几乎是千篇一律,倩倩逛了几次就没了兴趣。</p>
她倒想去广州看一看呢,但一则距离远,路上又不太安全;二则十八滩和北江上游的滩听说很危险,她便些胆怯;三则,也是最主要的,何济源是现职,没空,也不能离任所太久,她是年轻女子,又是妾室,是不可能单独出门的。</p>
目前为止,她去过的最远处便是南昌了,这还是翠屏求了何济源好久才成行的,还是趁着何济源到省城办事的机会。</p>
喜欢乡村日暮有人家请大家收藏:(20)乡村日暮有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