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日暮有人家第170章 熬糖
何济源除了接受了一些亲朋的土地和店铺投献外,其它的一概否了,但也烦不胜烦,要么躲到外书房里寻清静,要么到田地里查看,总之就是不在家。</p>
经过几日的准备,糖是在九月二十二日开始制的。</p>
前一天,就是九月二十一日清早,在修理好的糖寮前用小三牲祭了诸神,在灶前祭了灶。将所用的柴草一齐备好了。</p>
二十二日五更开始砍蔗压蔗,巳时开熬。多了十几二十人的吃喝任务就压在家里女眷的身上。</p>
倩倩也跟着四更起来磨豆腐、备早饭、备点心。</p>
因是榨糖的第一天,黄氏在空闲时带着两个媳妇去看热闹,倩倩也带着孩子们去了。</p>
还担了一担参薯去糖寮供工人们在灶火里煨熟充饥用。</p>
但见糖寮边或围或站着一群小孩儿。原来从天亮开始,闲来无事的小儿便如商量好一般集到糖寮周围,手持甘蔗杆,各显神通地在里面乱窜,连父母都拉不走。</p>
到午时前,总管糖寮兼看糖师的双禄将手在灶上装着凉水的碗里沾了下,迅速地在锅里取了点糖放在水中揉了几下,然后取出看硬度。</p>
如此几次后,待糖浆在水中变硬便算好了,第一锅糖出炉,倒在陶盆里再搅拌,随着风向送来了香甜的气味,这是糖带给人的愉悦的香气。</p>
孩子们呼啦一声围了上去,在搅糖工的呼喝中排好队,各拿手中的蔗杆到盆里挑一下,蔗杆上端便沾上糖浆,然后飞速后撤到外面,也不管糖浆烫不烫,就往嘴里送。</p>
倩倩也带着几个孩子凑热闹,给孩子们一人沾了一点,不过要求他们待糖不烫嘴时方能吃。</p>
但甜食对小孩子的吸引力实在太大,倩倩顾着这个顾不了那个,一时捉襟见肘忙不开,好在风大糖浆很快变凉变硬,倒也没烫着。</p>
待糖浆起泡,表面现出细砂时倒入成型用的木槽里,不断搅拌,最后摊平,凉了后划块便可。</p>
倩倩之前就站在灶边仔细地观察双?测糖浆的浓度,发现跟制麦芽糖时很像。不知自己来制作的话是否可行?</p>
就是不知放石灰的量,她只是看到双?用勺子舀了几勺进去,搅拌后看水色又适当增加,再将糖泡完全捞出,想来这灰量是成砂糖的关键。</p>
如此忙了十余日,何氏父子决定的出发日是十月初十。</p>
倩倩早早地将此消息请人带给娘家,伯崽便于初九日下午到达,进来后先是给何松夫妇磕了头,再给何济源夫妇行大礼,最后才给自己姐姐行礼,就算是得到何家首肯了。</p>
喜欢乡村日暮有人家请大家收藏:(20)乡村日暮有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