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世奇缘第37章 茶馆听戏曲
李弘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不爱吃糖人。 常安把手收回来,用一根竹签把李弘不要的糖人给钉住,然后自己心满意足地美滋滋吃着,那模样仿佛一只偷到了美味坚果的小松鼠,可爱极了。 台上的胡飞絮正唾沫横飞地讲道:“所有人都被司马懿那如汹涌潮水般涌来的大军的消息吓得面如土色,仿若霜打的茄子。如今这城池空荡荡的,好似一座被遗弃的孤城,一旦司马懿的雄师兵临城下,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现在想要弃城逃窜,无异于痴人说梦;硬拼又好似以卵击石,根本毫无胜算,进也如同踏入深渊,退也仿佛跌落悬崖。各位看官们,你们倒是说说,能如何是好?” 众食客听得如痴如醉、津津乐道,瞬间也被这棘手的难题给难住了。 正在大家也眉头紧锁,不知破解之法,只听到胡飞絮话锋一转,情绪略微高亢地继续讲道,“诸葛亮,何许人也?那可是智多星!此等凶险之境,他临危不惧地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只需略施小计,定能使司马懿知难而退。’” 李弘跟辛武也是饶有兴致地听着,陈欢禾也是听得很入神,只有常安,一半在悠然自得地品茶听书,一半在细致入微地观察在场每个人的反应。 小二端着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饭菜上来,他们的注意力却全被胡飞絮精彩的演说所吸引,台下不时传来阵阵排山倒海般的喝彩声。 随着胡飞絮掷地有声、一锤定音地拍板道:“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多谢各位捧场。”说完,他又对着台下的众人抱了抱拳各位拱手,手脚麻利地将桌子收了起来。 观众们这才回过神来,纷纷鼓掌叫好,意犹未尽地看着胡飞絮收拾东西下台。 中场休息的时候,人们有说有笑,讨论着刚才的戏曲表演,气氛十分热烈。 而此时的常安则微屈着食指敲桌子,试图唤起同桌人的注意力,柔声说道:“各位,回神啦,饭菜都凉了。” 陈欢禾心潮澎湃地感慨道:“这说书的先生可真厉害,讲得太好了,孔明先生也太神了。” 常安接过她的话,有条不紊地说道:“确实,孔明先生的确是个智慧超群的军师,加上英勇无畏的五虎上将,刘备才得以称帝。不过《空城计》乃是险中求胜之策,诸葛亮后来也说:“险计啊,不得已而用之。”这种险计,前提建立在他对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太了解,他才敢走此险策。” 陈欢禾听得如痴如醉,看向常安的目光充满了敬佩,就像仰望高山的信徒,崇拜地夸奖道:“小姐真的是博学多才,连这个都知道,太了不起了。” 常安心里暗自偷笑道,了不起的是诸葛亮,还有写这本书的作者罗贯中先生,才不是她呢,她只不过是窃取了罗贯中先生的果实,在古代混口饭吃罢了。 一顿饭吃得差不多完毕了,郑掌柜春风满面地从楼梯口走来,手里还端着一壶沏好的上好茶水。 郑掌柜笑容可掬地说道:“贵客驾到,有失远迎,郑某老远就看到方小姐来了,这不等贵客们吃完,才敢上来打招呼,贵客们今天只管吃好喝好,尽管点,今日的单子都算我郑某人的。” 郑掌柜是个醒目圆滑的人,常安是相府千金,陪同的男子看着雍容华贵气度不凡,一看就是达官贵人,自己这番话,本就是为了博取好感,给他们留个好印象。 一来拉拢了生意,二来常安帮自己赚得盆满钵满,自然要把她当财神爷供着,说几句客套话,也是理所当然。 常安也客气道:“那怎么好意思呢,郑兄开门做生意,我带朋友来捧场,哪有让郑兄吃亏之理?” 郑掌柜笑得脸上的肉抖动了不少,指着周围熙熙攘攘的食客道:“多亏方小姐这些精彩纷呈的戏文,店里的生意才如此地好,大家对这个《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都喜欢得不得了,说起来,先前是我郑某人有眼不识泰山,还不知天高地厚跟方小姐称兄道弟,实在是失敬失敬!” 先前郑掌柜未曾露面,李弘也知道常安跟这家茶馆有生意往来,对常安给他们提供戏文也有所耳闻。 在听到《三国演义》的一节故事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到《空城计》的后续内容,然而,说书的先生适时地卖起关子,后事如何依旧保持着悬念,使他心底的好奇愈发浓烈。 当听到郑掌柜说到《三国演义》也是来自常安之手,心里更是讶异,他怎么也想不到,他这个尚未过门的娘子,写的戏文如此动人心魄,教自己的好奇心都吸引过去了。 其实,不单李弘深感震惊,辛武与陈欢禾亦是满脸的难以置信。他们瞪大了双眼,仿佛见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之事。 常安不动声色地将他们的惊讶神色收入眼底,这样的反应她很满意,郑掌柜一番客套地寒暄过后,又忙着去招呼别的客人了。 台上的场地已然准备妥当,桌椅板凳什么的也都摆好了,看样子,又是一出精彩的好戏马上要开始了、 随着一声清脆嘹亮的号角声,一阵锣鼓喧天,一群猴子拥着一只身披五彩霞衣的猴子从后台欢蹦乱跳地跃出,嘴里不住地叫嚷道:“美猴王,美猴王!” 常安抬眼一瞧,瞬间明了,这是要上演《西游记》了。 以往每至午饭过后的半小时,常安总会小憩片刻,尤其是现在天气微寒,全身吃饱喝足后,身体会变得很温暖,困意也随之袭来。 眼看着桌上其余三人对舞台上的演出表现出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注意力全在台上,常安也不客气,干脆往里靠了靠,挑了一个舒服的坐姿,伏在桌子上,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舞台上的戏子竭尽全力地表演着,台下的观众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其中还夹杂着丝竹乐声,各种嘈杂声,常安本人却是可以做到置若罔闻,自顾自地安然打起盹来。 等到一个多时辰后醒来,台上已经从“美猴王”演到“孙悟空当上弼马温”,常安打着哈欠,伸展开慵懒的懒腰,活动了一番筋骨,轻声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李弘稳稳地端起面前的茶盏,缓缓送到常安嘴边,让她喝口茶清醒下,才说道:“刚过申时,你睡了这么久,都错过很多精彩的好戏了。” 常安心里暗笑道:“才没有错过,要是让他们看一下电视剧版的《西游记》,那才叫精彩,经典至极。” 表面上却未吐露半字,安静地陪着他们观完了整整一下午的《西游记》。 酉时将至,刚好演到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台上终于缓缓落下帷幕,食客们也纷纷起身离去。桌上三人依旧意犹未尽,齐刷刷地将满含求知欲的目光投向常安。 常安略作思索后说道:“确定要剧透吗?那我长话短说吧,其实后续就是孙悟空跟沙和尚还有猪八戒,一路保护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斩妖除魔,弘扬善念,最后取得真经,完成使命,顺利封佛。” “然后呢?”辛武迫不及待地反问道。 常安耸了耸肩,两手一摊,坦然道:“没了啊,全书就这样,八十一难尽数历完,各个成仙成佛,功德圆满。” 李弘仍有些难以置信,说道:“你就不能再细细解释一番么?这期间定然有着数不清的趣闻轶事,孙悟空如此英才,天庭岂能不重视?” 几个人犹如好奇的孩童,打破砂锅问到底,七嘴八舌的追问让常安实在是招架不住,只能一口含糊道:“长话就真的太长了,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那八十一难,每个故事都曲折离奇,诸位若是有时间,不妨多来茶馆听听!” 李弘还想继续问点什么,常安赶紧拉住他的手道:“哎呀,等有空,我跟你说些高智商的军事谋略吧,保管你没听过,叫做《孙子兵法》,里面三十六计,计谋高深,环环相扣,也是引人入胜。” 辛武不以为然,垂头丧气,犹如霜打的茄子,有些气馁道:“兵法都是随机应变的,怎么可能会比《西游记》有趣?那孙悟空可是战无不胜,吾辈楷模啊。” 常安当即对道:“孙子曰: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是教人利用敌人的优缺点克敌制胜。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法则,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以我之强,攻敌之弱,敌强则走为上计,以待其虚。这么高深的计谋,里面学问大而深,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可谓“兵学圣典”,你们一点兴趣都没有吗?” 辛武跟李弘顿时眼前一亮,连忙堆起笑容,这是什么宝藏兵书?单单常安刚才随口一念,就觉得这《孙子兵法》是不可多得绝世宝书。 李弘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心急火燎地说道:“我们边走边说,走,上车。” 常安见他如此迫不及待,不由的失声哂笑道:“好吧,那就先讲一小段,你们可要好好学着,我只讲一次哦。” 等他们坐上了马车,辛武连忙竖着耳朵倾听车厢里的动静,整个身体往后一仰,恨不得自己也能坐进车厢内,那模样就像一只渴望骨头的小狗。马儿也无心驱赶,只是给它们调整方向,让它们就这么慢悠悠地往前走去。 常安知道辛武在外面竖耳倾听,便坐在侧边,这个位置,刚好是李弘跟辛武的中间,声音不高不低,刚好让他们听到。 “《孙子兵法》是一个叫孙武的大将军写的,这人非常厉害,对各种战争研究很深,擅长谋略。第一篇是《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意思就是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它涉及到军队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所以我们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的。因此,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从而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进而对战争胜利的可能性作出判断。这五个方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孙子兵法》这本书,常安以前甚是喜欢,不过她并没有全部背诵下来,很多地方,她都是参照译文记得其中的意思,虽对原文记忆不甚深刻,但对每篇每一句话的内容意思,她还是很清楚的。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兵法宝典,但她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因为这个朝代并不是太平盛世,如果有人学会了权谋之术然后加以手段变为阴谋诡计,那就更危险了。 但她却潜意识不怕李弘跟辛武知道,感觉他们会用得上,说不定将来还能用此保护自己。 开篇讲完,李弘长长地沉思,喟然长叹道:“那这个孙武先生是何国人?能去拜访他吗?” 常安猛地一怔,心中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过,快速地盘算着,这个朝代是架空的,细细算来,约莫是商周春秋差不多的那个时期。故作惋惜,悠悠叹道:“我亦不知孙武先生何在?不过有缘的话,或许将来你们会相见吧。” 李弘紧接着问道:“那你是从何处得知此书?可有书籍可供借阅?” 常安道:“书籍丢了,不过内容我记得,回头我将里面的计谋细细讲给你听,你或许可以记下来。” 李弘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溃败之色,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失落,“真是可惜,不过孙武先生真乃奇人也,从你刚才讲的那一小段,就知道此人作战经验极其丰富,怀有惊世的大智慧。” 常安深表赞同道:“确实如此。先生之才,实非寻常人能及。” 李弘将纷飞的思绪收了收,眼含赞赏地对常安道:“今日之事,你给了我很多惊喜,本王最为庆幸的,便是将来迎娶的人是你,而不是旁人。” 这一番表扬的话下来,常安知道他这是夸赞自己的意思,几欲张开嘴说点什么,却不知如何回应。 慢悠悠的马车缓缓及至相府,常安轻轻拉开车厢帘子,让陈欢禾扶着下车,转身又朝车内的李弘挥挥手,以此表示告别。 车内的李弘微微颔首,突然又想到什么,朝常安招手道:“过来,还有一事。” 还有事?刚才车内怎么不说? 常安满心疑惑,快步走至车窗口,仰着头好奇问道:“王爷还有什么吩咐吗?” 李弘道:“明日我就不来找你了,后天开始,所有文武侍臣都须提前沐浴更衣,焚香静心,戒酒戒欲。皇孙也要持斋把素,四天后清晨我便来接你,你须寅时起身,着礼服,正装出席。” 常安激动得心跳如鼓,扬起眸子,问道:“没问题,可为啥要那么早?这里离皇宫也不远呀。” 李弘耐心解释道:“并不是在宫里头,祭祀是在京郊外,你到时就知道了。” 接下来四天,常安每天都是欢欢喜喜的,一想到心心念念的青铜器能见到了,那种发自内心的欣喜跟激动,不知如何表达,看什么都顺眼,在院子里待着也丝毫不觉得乏闷无聊。 四天后的寅时,小雯早早就将常安唤醒,梳洗一番,换上白色素雅的礼服。 李弘马车随后到,天还是黑的,辛武在前面打着灯笼,才照得明路,常安上了马车,一路前行去往郊外。 过了大半个时辰,马车到达一处大空地停下来。大门石狮子威风凛凛地蹲坐着,门口还停着同时到达的马车,天刚灰蒙蒙地亮,门口的灯笼蒙上一股雾气,有种朦胧湿冷的感觉。 李弘率先下了车,而后转过身,那修长的手臂温柔地扶着常安下来。 两人跟着其他人拾级而上,缓缓拾级而上。进门就看到一大片空地,常安还顾不上打量,就跟着李弘的脚步穿过长长的廊道,眼前出现一座石梯子,顺着台阶步步往上走,到了第三层,人流又开始密集起来。 李弘停下了稳健的脚步,常安也只得跟着停下。她踮着脚尖,极力地伸长脖子,想要窥探里头的景象,却来回只看到出入的宫人以及零星的王爷,各自带着王妃和子女入殿。 他们与李弘打了照面,也只是微微点头示意,眼神冷漠,并未有丝毫交谈的意愿。 李弘将常安带到一旁朱红色的柱子旁,将身上的大氅解下来,动作轻柔地披在常安身上,仔细地将带子系好,深情地嘱咐道:“皇室子孙都要去进香。你待在此处,莫要乱跑,回头我便来寻你。” 雪白的大氅还残留李弘身上的体温,常安伸手摸了摸那厚实的料子,心中满是欢喜,又怕拖了地脏了,便往上紧了紧两边的边角。 头仰望天空,看这天色,时辰应该还是辰时。 寒风凛冽如刀割,冬日的阳光虽不刺眼,却也显得格外柔和。站在屋檐下虽能避风,却仍生了些凉意,于是她便小心翼翼地往外挪,直到整个人都完全暴露在阳光底下。 举目四望,常安这才得以看清身处环境的全貌。 整个庙坛建筑宏伟壮丽,东西南北皆延绵三四百米,各坐落着东西南北四门,各门之上皆高耸着巍峨的城楼。周围各类古建筑目测百余间。 就现在所处的大殿,重檐歇山式的黄瓦盖顶,颇有气势。庙廊彩绘各种奇珍异兽以及山水花木,殿阁金碧辉煌,阶梯两旁种植松柏,整体布局合理,规模壮观。 底下的宫人捧着器皿快速走动,还有抬着青铜器的宫人一队队有序地走了出来,最先的是八个宫人抬着一个金灿灿的大鼎,如此大鼎,竟然抬出来九个,宛如巨兽蹲伏。 由于距离远,只觉得鼎大得如同山岳,加上金灿灿的阳光折射,看不出真切模样。后面的宫人有些抬着神秘的金色面具,有些捧着金色器皿,有序地行走,然后一一按照规定位置排放在中心圆台底下。 不远处,钟楼开始鸣钟,声音雄浑悠远,从东门慢慢走出来一列人,虽然隔得老远,但一大簇明晃晃的颜色,加上这悠远的钟声,常安一眼认出是荣圣帝来了,跟在身边的应该是皇后跟太后,也是明黄色的衣袍。这步态跟仗势,不像是刚赶到的,应该是提前在这里住下,刚收拾妥当出来。 他们一行人慢慢走着,常安眯着眼思忖着:“这皇家的排场可真是盛大,不知接下来还会有怎样的仪式。” 太阳越升越高,阳光晒在身上暖和和的,舒服地让人闭上眼。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弘从身后轻轻拍了拍常安的肩膀,将常安身上的大氅温柔地解开,递给身后的宫人,对着常安微笑道:“走吧,要开始了。” 常安只得亦步亦趋地跟着走。随行的,还有其他很多人,看那些人的装扮,应该都是皇室宗亲。 众人皆静默无声地向前行进着,周遭的气氛显得庄严而沉重。 常安料想,在这庄严之地,想必是存有诸多禁忌的,就比如开口讲话这一项,故而她连大气都不敢出,只管跟着李弘脚步,走在他身后。 约莫步行了数百步之遥,只见地中央有一圆台矗立,约有五米之高,整个高台全然由石头砌成,左右两侧设有护栏,护栏之上精雕细琢着祥云飞龙。 刚才远远望着时,常安便大致估摸这应是“圜丘”。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便是祭祀的好位置,这里应该李弘口中的“圆坛”了 。 圆坛的四周围绕着十二座铁炉,正中有一个琉璃炉,用以焚烧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