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三天饿九顿,发家致富招人馋第136章 谭木匠收徒
缓了缓才道:“九爷做的都是暗地里的交易,做明面上的生意,他的眼光未必比得上经验丰富的韩掌柜。” 刘思雨笑了,来喜总能说到她心坎上,她也有过这样的盘算。 考虑九爷,主要是看重他的名气,希望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但也有一个弊端,他的名气是不小,但他毕竟有太多的不光彩,若是和那些大家族打交道,只怕人家会有所顾忌。 来喜这句话倒是让她彻底锁定了韩掌柜。 对生意人来说,做一门生意和十门生意没什么不同,只要利润可观,他们都愿意淌这一趟浑水。 次日,在众人满怀期待的目光中,来财和刘思雨一同踏上了前往营山村的学徒之路。 泥泞的道路上,来财的脸上流露出一丝不安。 “二嫂,我们什么都没带,谭木匠真的会收我吗?” 刘思雨习惯性地抬起手,准备在来财的脑门上拍一下,突然想到这不是刘思含,伸出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她尴尬地笑了笑,“放心吧,我介绍的,他一定会收的。” 果然,谭木匠看到来财后,脸上没有半句挑剔的话,还带着三分的热情,将人迎到院子里。 他指着旁边一个半大的小子说:“他也是刚来的,刘家塘的,你们俩好好学,看看谁更有天赋能留在我身边。” 来财自然是恭恭敬敬地向谭木匠问候了几句,然后跑去和新来的小子打招呼。 刘思雨满意地点了点头。 “谭大叔的行动倒是挺快,你新招的小学徒今年几岁了?” “按你的要求,要 12 岁以上的,那小子是娃他娘的一个远房亲戚,今年已经 13 岁了。” 刘思雨见那小子做事有板有眼,不像是个狡猾的人,便没有多做评价。 “大叔,来财那小子就交给你了,我想去村里转转,看看作坊建在哪里合适。” 谭木匠笑着答应道:“要不我和你一起去转转吧,这村里没有我不熟悉的地方。” 刘思雨连忙拒绝。 “我看你也挺忙的,今天只是先看看,等有看中的地方再来找你一起商量。” 谭木匠倒也是个爽快的人。 尤其是看到刘思雨如此雷厉风行,前几天才说要建作坊,今天就已经开始行动了,心里对她颇为赞赏。 这一点倒是很对他的脾气。 刘思雨在王氏的带领下,满村子转了一圈,最后将目光锁在肖明虎家后面,靠山坡的那一块空地。 据肖明虎说,这一片地比较贫瘠,暂时没有人买,现在应该还是朝廷的土地。 刘思雨喜出望外,便把建作坊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和肖明虎说了一遍。 肖明虎听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刘思雨这个小丫头还有如此的野心。 刘思雨见铺垫得差不多了,便开门见山,说出了这次的来意。 “肖大叔,我见你打猎收入不稳定,有没有想过跟谭木匠学一些手艺?” 肖明虎笑得有些尴尬。 “我这年岁不小了,人家收弟子都是从小培养,干三年学三年,最后出徒还得三年,我还带着肖青,10 年没有收入,孩子都没法养活。” 刘思雨自然是考虑过他的顾虑,也不再拐弯抹角。 直截了当道:“要是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钱,还能跟着檀木匠学手艺,你可愿意?” 肖明虎以为自己听错了,心有疑惑的看了看刘思雨,最后又将目光投向王氏。 “这……这……” 王氏提前得到了刘思雨的交代,肖明虎这副模样和她当初听到时感觉如出一辙。 她笑着点了点头。 “思雨建的这个木工作坊和别人的大不相同,她也是你看着长大的,你尽管相信她就是了。” 听到王氏这样说,肖明虎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那,那谭木匠同意吗?” 刘思雨微微一笑。 “你有些木工的底子,谭木匠自然不会拒绝,不过作坊刚建起来,刚开始的工钱也不会太多,前几个月可能每月 300 文,后面会慢慢再加。” 肖明虎欢喜的,黑红的脸上尽是笑意。 “300 文已经很多了,我在山上打猎也不稳定,每个月算下来还不一定有这么多,这些钱够我和青儿生活就好。” 王氏非常理解肖明虎的心情,她从前的日子也是风雨飘摇,整天为了一双儿女殚精竭虑。 那时候要是有人每个月给她固定收入,够养活一双儿女,别说让她跟着学手艺了,就是再苦她也能甘之如饴。 想到这儿,便把话说了个透,也好让肖明虎心里欢快一下。 “他叔,这 300 文是让你养孩子的,思雨可是说了,作坊里管吃管住,不用你费心的。” 刘思雨也急忙附和。 “是啊,作坊刚开始的时候我娘做饭,她的手艺你是知道的。” 说着还不忘眨巴着眼睛,在王氏和肖明虎身上来回扫视。 王氏狠狠地瞪了刘思雨一眼,脸颊却像熟透的苹果般不自觉地红了起来。 肖明虎满脸惊愕!!! “啥?作坊还管吃喝?” 刘思雨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肖明虎,不禁莞尔一笑。 “是啊,不仅管吃喝,以后作坊赚了钱,你和肖青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过两年,把这几间草房改成青砖大瓦房也不是没可能。” 肖明虎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从未敢有过这样的奢望。 见刘思雨言辞恳切,肖明虎内心也开始蠢蠢欲动。 若是真有了青砖瓦房,那这个家就该有个女主人了。 他不禁想起王氏为他缝补衣物时的温柔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激动的眼眸里微微闪烁着一丝情意。 肖明虎抬眼间正好和王氏四目相对,两人相视一笑。 肖明虎的耳根也不由自主地微微发热。 然而,刘思雨这个“电灯泡”却在一旁“熠熠生辉”,丝毫没有觉得难为情。 她仿佛一个好奇的观察者,把两人之间那点微妙的火花尽收眼底。 脸上还挂着戏谑和探究的笑容,似乎在深挖这两人之间的秘密。 肖青向来乖巧懂事,大人说话的时候从不随意插嘴。 可这会儿却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紧紧挽着刘思雨的胳膊,脑袋像一只温顺的小猫咪一样贴在她肩上。 满心感激地道:“谢谢你,思雨姐姐,你不仅让我爹重操旧业,做起了木匠活,还给了我家希望,就如人们常说的,你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