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第300章 人心难测
“没想到啊,你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p>
士颂虽然按贾诩的意思,执行了自己以前,定然不会执行的谋略。</p>
但是在自己的脑海中,后世记忆里的这句话,却一直在脑海中萦绕。</p>
让士颂觉得自己,终究是没有贯彻自己的理念。</p>
来到了这个尔虞我诈的三国时代,自己终究变成了自己所鄙视的人吗?</p>
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不顾他人死活,甚至还特地去败坏别人的名誉,陷他人于万劫不复的处境,这样的做法,或许也可以称之为智谋。</p>
但这个智谋之中,加上了无辜人的鲜血和生命。</p>
那这份智谋,让士颂犹豫了。</p>
正当他纠结犹豫时,脑海里想起了贾诩的声音。</p>
“公子若是在仁义下去,等来的,就是曹操占据徐州,刘巴和徐晃从荆州发来的告急文书了。”</p>
士颂对着漆黑的夜空,发愣出神。最终无奈在心里叹息:“唉,为了大多数人而牺牲少数人,哪怕这些少数人将背负怨恨而死,真的值得吗?”</p>
这个问题,士颂想不明白,即便是再过几千年的后世,这依旧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p>
只是不论他能否想明白,想清楚,他的军令已经下达。</p>
今夜,注定要背负血债。</p>
今夜,南郑城南面的村镇,百姓们依旧正常作息。</p>
即便是知道荆州军正在围攻南郑,但荆州军一向军纪严明,士颂又是出名的仁德之主,即便是百姓们都站在张鲁这边,士颂依旧没有难为他们。</p>
至于张鲁的汉中军,都集中在南郑城中,另外就是百姓们自己自发组成的义勇军,那都是乡里乡亲,大家更不担心。</p>
南口镇,便是一个典型的这样的小村镇,几千人口,男耕女织,按张鲁的政策,在这里平静生活。</p>
大家唯一担心的,就是来支援系师的板楯蛮。</p>
虽然这些年来,在系师的治理下,汉族和板楯蛮之间的关系,已经缓和了许多。</p>
但是,毕竟在这个年代,民族之间的隔阂,不是那么容易就消失的。</p>
这一夜,南口镇百姓心中隐隐担忧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p>
正当大家都进入梦乡后,却被一声“着火啦!快来救火啊!”的喊声,叫醒了过来。</p>
当睡梦中的百姓睁开眼睛后,镇子里的粮仓起火了,所有人都急急忙忙地赶去救火。</p>
就在这个时候,人群中却出现了不一样的一群人,他们没有去救火,他们和人群背道而驰,更不同的是,他们的穿着,不是镇上百姓穿的服饰,而是板楯蛮的服饰。</p>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些人一个个居然都牵着羊牛,有些牲口不愿跟着他们走,他们便直接杀了,现场割肉装入袋子。</p>
毋庸置疑,这些蛮子就是来杀牲口,想要好好吃一顿的。</p>
但他们的这种行为,给南口镇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他们似乎丝毫不在意。</p>
而且,若是没有意外,粮仓的火,多半也是他们放的。</p>
想到这里,镇上的男人们不干了,即便是不少青壮年跑去参加了张空,余阁的义勇军,但是镇子上,依旧还有一些比较“自私”的青年人。</p>
另外,还有一些少年,和老年男子,他们可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板楯蛮杀他们的家畜,抢他们的牲口。</p>
镇上的男人们,拿起了武器。</p>
锄头,菜刀,扁担,石头,砍柴斧,各种各样的东西,五花八门,各不相同。</p>
他们在镇上差役的带领下,追出了镇子,要拿下这群板楯蛮“毛贼”。</p>
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本来以为理亏的对方,居然是敢反抗,差役们也好,镇上的男人们也好,一个个高声叫骂着,尤其是自家丢失了牲口的人,根本克制不住自己的愤怒,追上去,就直接动手了。</p>
在他们的思维中,这种偷鸡摸狗的蛮子,死不足惜!</p>
只是,他们错误地估计了对方的战斗力,这群“板楯蛮”在遇到袭击后,所有人都亮出了兵器,清一色的短刃厚盾,典型的板楯蛮战斗技巧。</p>
若是这些百姓是职业军人的话,他们可能还会察觉到这些板楯蛮和普通的板楯蛮,是不一样的。</p>
即便是这些人格斗技巧很强,但更可怕的,是这些板楯蛮之间,隐隐间还有着配合。</p>
这些板楯蛮出手极其狠毒,不是一刀毙命,就是将人斩断手脚,让人即便是侥幸活下来,也会成为一个残废。</p>
哀嚎,咒骂,痛哭。</p>
各种声音彼此交汇,让人感觉很是压抑,难受。</p>
不到片刻,就有数十个镇民倒在了血泊之中。</p>
只有走在后面的人,才有逃命的机会。</p>
他们拼命地跑,拼命的跑,还好,他们运气不错,这群板楯蛮没有追杀他们,而是带着抢走的肉食,就此快速离开。</p>
后来镇上的居民一分析,肯定是对方做了亏心事,怕汉中军看到这边起火,赶来查看,所以就跑了。</p>
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群板楯蛮,也知道他们理亏!</p>
</p>
于是,南口镇的百姓,选出了代表,一面进入南郑城里,给张鲁报信,一面去往义勇军的军营,给参军了的乡亲们带话。</p>
你家的东西被抢了,你的邻居,你的父亲,你的弟弟,你的儿子,可能被杀了,可能成了残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