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破灭淑士立铜柱;纳降白民治国策(1/1)

作者:即墨若谷

修魔有道第793章 破灭淑士立铜柱;纳降白民治国策

闻听此言,几人都是意外,随后又觉乃是情理之中。 毕竟一般人也没胆量冒充中原使者,只有他们这种有一定身份地位之人才能做得出来。 这边刚问出来真相,淑士国国主已经带着人找来。 毕竟方才登陆时闹出的动静可不小,对方必然会找来。 那淑士国国主见到杜世舟,不管心中如何想,表现上自然是笑脸相迎的。 只是杜世舟对其可没什么好态度,尤其是知道这事有淑士国太子和丞相之子参与之后。 直接当面问道: “请问国主,贵国太子与丞相之子,此前是否有冒充我等身份行事之事?” “这个嘛,哈哈,误会,都是误会。 那都是因为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对天朝上邦的仰慕之情所致啊!” “仰慕?这样的仰慕之法,倒真是令人意外啊!” “咳咳,小孩子不懂事,上使您大人不记小人过,还望高抬贵手,放他们一马。” “他们现在何处?” “上使” “他们在何处?” 见杜世舟态度强硬,淑士国国主明显有些心里发毛: “那个,他们回来之后,并未入城,在城外一处小岛中暂住” “带我们去。” 听杜世舟这么说,淑士国主闻言,只得点头应下,让人带着杜世舟等人出城去找人。 谁知,方将他们送出城,就见引路之人转头跑回去,紧接着,只听得后方轰隆一声,城门已然关闭。 杜世舟见此,脸色阴沉下来,看向城头处,却见淑士国主正站在城头上,身边除了方才随行官员以外,还多出两名年轻人。 观其模样,正是淑士国太子和丞相之子。 “国君,你这是何意?” 那淑士国主此时立于城头,指着身后两个年轻人道: “上使,看到了吗,他们就是冒充你们的人,现在就在本王身边。 我看你能如何?” 杜世舟闻言,神色愈发阴沉: “贵方如此行径,就不怕我中原王师清算吗?” “清算?还王师?” 淑士国主闻言,哈哈大笑, “你们骗得了的别人,却是骗不过我等。 你们这些人此次为何出海,还不是因为中原内乱,要为你们身后之人拓宽商路。 据本王所知,现在的中原混乱程度十分剧烈,绝不是小打小闹,完全没有能力清算我等。 不就是借着你们的名头占了些便宜吗?你们又不损失什么。 识相的话,今日就此离去,本王也可以不追就此事,更不会对外乱说你们的真实情况。 如若不然,别说你们后续之行,就是已经打通的商路能不能继续稳定下去,都还是未知数呢?” 这淑士国主自关上城门之后,态度便极为嚣张,一副完全不怕他们的样子。 杜世舟见此,叹息一声,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国君,我最后再问一遍,你当真不交出元凶?” “事到如今,还想逞你们的王者威风呢? 我呸!” 淑士国主完全不理会杜世舟的警告。 后者见此,只是说道: “勿谓言之不预也。” 说罢,转身对陈百户道: “交给你了。” 陈百户闻言,兴奋的直搓手,对身后众水手道: “兄弟们,来活了!” 在船上憋了这么久的“水手”们听到终于可以再度一展拳脚,都是兴奋起来。 很快,便见五百水手全部列装完成,将带有轮子的床弩拉下铁船,对准了淑士国城墙。 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对方绝对打不进来的淑士国主见此,忽然不是那么自信了,看向身边丞相: “相国,你们他们不会真能破城吧?” 丞相闻言,拍着胸口打包票道: “王上尽管放心,我国城高墙固,又有兵有粮,上下一心。 而这群人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就是无根之水,落地即死,无需忧惧。” 听丞相如此说,淑士国主安心不少,但为安全起见,还是躲到城垛后方,不敢直接露头。 这时城下陈百户已经列队完成,十几架床弩对准对方城墙直接放箭。 他这样射箭,目标并不是摧毁城墙,而是使之钉在墙中,方便后续连着绳子登墙攻城。 谁知,这淑士国看起来坚固厚实的城墙,再被床弩的箭矢射中之后,竟然直接大片炸开。 众人见此,都是意外,定睛看去。 这才发现,原来淑士国城墙外表虽然坚固,但只有外面那薄薄的一层是用的真砖石,内部居然全都是用沙土填起来的,真可谓是个十足的花架子。 陈百户见此,也是大感意外,还是第一次见到用松散的沙土填城墙内部的。 当即变换进攻思路,让手下将床弩调低,对着城门发射。 一轮齐射之下,那看似坚固的城门轰然破碎。 可清晰见到,这外表威严坚固的城门,内部居然是早已腐坏的朽木,根本没有多少防御力可言。 陈百户见此,毫不犹豫下令冲锋。 对方城门都大开了,自然不需要再爬墙进攻。 一群人入如无人之境的冲入淑士国内。 城内守军虽然拿着刀弓,但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 面对带头冲锋的陈百户等人,当真是一触即溃,不堪一击。 很快外面就能听到城中一片喊杀声和哭闹、奔逃之声。 不过三炷香时间,淑士国上到国主,下到寻常兵丁,一网成擒。 杜世舟再度来到这位国主的面前,低头一看,发现这位已不知被谁打成猪头,要不是看他身上衣服,根本认不出还是他。 “上上使,我错了,我们错了!” 被打的说话都有些口齿不清的淑士国主连连求饶。 杜世舟见此,只是冷哼一声,没有多说,转而看向那两个冒牌货。 此时这两人也被吓得面无人色,只是一个劲儿的磕头求饶。 罗远途看着这些人,问道: “杜大人,这些人该如何处理?” 杜世舟到底不是嗜杀之人,没有干出屠城灭国之事。 思虑一番,只是将国主、丞相,以及几个恶首斩杀,以儆效尤。 为震慑此辈,将他们的首级悬挂于一铜柱之上,随后道: “铜柱存,则国存,铜柱折,国灭矣!” 淑士国之人见此,无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再无一人敢有半句冒犯之言。 处理了淑士国之事,事情并未结束。 因为三个冒牌货还有一个还在呢。 显然,之前的白民国国主也说谎了,应当是将其子藏匿在国中,不告诉他们。 杜世舟等人登上铁船,转道回白民国。 这两国相距很近,淑士国发生的事,自然瞒不过白民国。 得知那蓝皮怪物拉着大铁船往这边来,白民国这边惊怖欲死。 那白民国主不敢抵抗,思来想去,直接命人将那犯事的儿子绑起来,挂到城外树上。 随后下令紧闭城门,绝不出城。 不多时,大铁船来到白民国前,众人见到被绑在树上的白民国太子,一时感觉有些不爽。 对方这也太怂了,方才在淑士国还没有过足瘾,还想再和这边大战一场呢,没想到对方这么没骨气。 杜世舟见此,让人拿下被绑着的太子,直接当着白民国国民的面,将之斩首。 白民国人见此,无不面露惧色,再无半点儿先前刁难他人的气势。 只是除掉一个白民国太子,杜世舟并不满意。 既然要震慑对方,那就一定要一次来个狠的,毕竟打蛇不死,那可是要反受其害的。 尤其是对于这种喜欢曲解圣人之言的国度,不让他们知道厉害,恐怕要不了多久,又会重新跳出来搞事。 因此,虽除掉白民国太子,杜世舟并没有选择停下,而是对城头上的白民国主喊道: “私事处理完毕了,还有通商之事没定好呢!” 他一句话说完,陈百户立刻领着一群水手齐声高喊: “开门,开门,自由贸易!” 这一声声呼和声,气势十足,令人心潮澎湃。 而对面白民国之人闻言,则是如丧考妣,不知如何是好。 陈百户见对方不愿开门,当即抽出宝刀,指着对面城头道: “开门,自由贸易。 再不开门,就别怪我们帮你们开了!” 那白民国主见此,惊惧不已,第一反应居然是丢下国民独自逃走。 但其他人可都盯着他呢,如何会让他逃了? 一群人将之架住,抓着他问道: “王上,我们该怎么办?” 白民国主逃不掉,而且看起来其他人似乎已经打算将他这个国主交出去平息对方怒火。 这让他万般无奈,最终不管愿不愿意,都只得说道: “开城,献降。” 于是乎,白民国未动一刀一兵,便主动投降。 杜世舟见此,也是有些没脾气。 人家都投降了,再虐杀的话,未免过于不人道。 而且,此次出海,毕竟还是为通商,战争只是手段而已。 理清主次之后,杜世舟便决定同白民国签订一系列“平等条约”。 比如说让白民国无条件开放通商口岸,进出关税定价权交给中原之类的。 嗯,顺便再租借白民国最繁华的港口九十九年。 总之,这么一套条约签下来,杜世舟顿时感觉心气都顺了很多,再看白民国,也不觉得那么恶心了。 那白民国主见逃过一劫,可以不用死,也是有种劫后余生之感。 这位也是会顺杆爬的,见杜世舟心情不错,连忙向他请教好的治国之法。 杜世舟虽然做了几年市舶司司正,但也只是懂点儿当官之事,对于治国,还真是不懂。 但人家这么请教,你不说点儿啥也不合适。 思来想去,便道: “想要治理好一国,一定要学会广开言路,察纳雅言。 国民有什么意见,都让他们尽管提。 直到国民再没有意见时,就说明你所治之国再无问题,便可称之为盛世大国。” 说完这些,杜世舟一行没有多留,就此离去。 白民国主送走他们之后,也是开始思考起这治国之法: “嗯,要让国民都没有意见可提,才算是一盛世大国” 这么念几句之后,一拍手道, “原来治国这么简单,枉我以往走了许多弯路。” 说着,对身边人道: “传令,自今日起,有面刺寡人之过者,诛九族。 上书谏寡人者,处极刑。 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虽远必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