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鸠尤神剑32(2/2)

作者:乔戈1984

鸠尤神剑第32章 鸠尤神剑32

双阳道:“如此看来,那西梁皇帝要坐稳自己的皇位,冒个险,又有何不可?”</p>

“此话怎讲?”</p>

“西梁皇帝此举,真真要冒的险,只有两处。一是亡国之险,二是与那至贤大司马决裂之险。可是学生倒以为,这两险是压根就不存在的。且说北魏,自其太宗皇帝以来,因子嗣不兴,为君者多昏庸无能,故行双弼之制(笔者注:弼指辅臣。我国历史上各朝多为丞相制,所谓双弼之制是笔者杜撰的一种政治形态)。现在这小皇帝虽很有些志气,奈何体弱多病,两个皇子又先天愚笨,朝政几乎由丞相和镇国将军二人把持着。尽管如此,丞相却时时刻刻压了镇国将军一筹。此次北魏与西梁开战,虽然传闻都说是因为北魏丞相刺杀了西梁国的和亲公主,我却以为,密谋刺杀的是北魏的镇国将军。那西梁皇帝和太后也必然不会相信刺杀和亲公主的是北魏丞相。武将要立威,除了挑动战事,可有它方?然而那北魏丞相权倾朝野,岂会由着镇国将军借战事立威?我国纵然出兵攻打西梁,虽集两国之力,确实足以灭了西梁,可是王爷想想看,万一西梁被灭,那北魏镇国将军岂非名垂千古?北魏丞相一贯强势,多半要中途主和,那北魏皇帝是出了名的窝囊废,还不是丞相说什么便是什么。站在西梁的立场看,只要北魏撤了军,我南淮国孤军作战,反要顾忌战事久拖,国库空虚。届时我军为攻,西梁军士为守,守易攻难,西梁国又哪来亡国之险呢?自然,一旦我国参战,西梁局势必然紧张。西梁国的一帝多藩之制虽利于钟家揽权,可是关键时刻,未必不是钟家的绊脚石。西梁与北魏交战,两国实力强弱分明,钟至贤调兵遣将不会有难处。可是若我国出兵,钟至贤必须调动全部藩王手下的兵力前后御敌,问题是,那些藩王会不会全力以赴?西梁诸藩王明面上都是钟至贤的人,私底下却各怀心思。据我观察,至少有七八位藩王对钟至贤是颇为不满的。若西梁局势紧张之际,西梁皇帝主张议和,钟至贤其人刚愎自用,绝不会答应,然而那些各自肚肠的藩王,会不会纷纷倒戈,就很难说了。依常理,西梁皇帝忌惮钟家兵权在握,是不敢与之决裂的。然而大难临头,钟至贤的兵权再大,到底敌不过各藩王的私心,那西梁皇帝和太后稍使些手段,倒由不得钟至贤飞扬跋扈了。王爷莫小瞧了西梁太后,此人心思缜密,堪为女中豪杰。照学生看来,西梁国师勾结朱弼文说服皇上出兵定是那太后的计谋,看起来愚蠢,却是置死地而后生的绝招哩。”</p>

睿亲王轻快地点着头,问常庭岳:“不知常将军对双阳所言有何看法?”</p>

常庭岳笑道:“双学士所言极是。不过还有一点,双学士倒漏了。北魏国内尚不齐心,两国合力起初兴许有些同心对敌的劲头,战事一长,互相猜忌是难免的。王爷不要忘了,北魏与我们南淮过去也是拉扯不断的。所以最近这几十年相对和睦,皆因西梁中兴罢了。一旦两国合力迫使西梁节节败退,二国难免为战利争执,对战策略也难免生出矛盾来。西梁未灭而北魏、南淮自乱,三邦交战,还不知哪方大胜,哪方吃亏哩。由此可见,那西梁皇室,真真是不简单哟。”</p>

睿亲王道:“那么依诸位的意思,皇上有意出兵,我还真该推上一把咯?”</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