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义军第475章 一统(六)
二人面对面坐着,开始讨论接下来的一些细节,以及出使人员计划,方光琛和孟浚的接触,只能说是大略上的方向,吴军各将的细节待遇,还需要双方进行谈判,吴三桂和方光琛二人彻夜长谈,直到天色微亮,方才散去。</p>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朝历代以来,统一的大势显现后,中原之地,只能有一个中原王朝,绝不可能容忍另一个割据政权与之分庭抗礼。</p>
过完年后,林士奇遣部将王富贵,率军西行,收取肃州,周军尽得陇西之地,正所谓得陇望蜀,周军密探汉中之地各个通道的次数也更加的频繁。</p>
就在林士奇和赵用平二人对进攻汉中的方略争论时,吴三桂正式对外宣布,归降孟浚,其布告行文至周军大营时。</p>
诸多将领既欣慰太平日子更近一步,又叹息建功立业的机会又少了许多。</p>
林士奇见到布告,也叹息了一声,战争的步伐,戛然而止,平定川蜀,云南,也从军事手段,转为政治手段,川滇一定,李成栋与郑森,恐怕也无需发大兵进剿。</p>
而吴三桂亲书布告上,姿态也放的极低,一副任由孟浚处置的样子,绝口不提官爵,富贵之说。</p>
“罪臣吴三桂,夙夜忧叹,痛定思痛,深感天下兵戈连绵,生民不易,不敢以私忘公,今于圣王在世,愿俯首称臣,甘受制驭,凡有所命,与不遵奉,庶几可免咎戾。</p>
甲申之变,揆厥所由,咎在罪臣愚妄,以为借兵为先帝复仇,故而开关,不想竟致虏骑横行,荼毒斯民,累卵之危,莫此为甚,此皆罪臣之过也。</p>
迨乎此时,回首往事,惭愧无地,深感圣王之明,容覆载之恩,予再生之德,荡涤旧疾,重开新路,罪臣誓死以报,不足惜矣,但有不法,予以斧钺加身,亦无怨言矣!”</p>
古人云,圣人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而世上大部分的人,皆是宽以律己,严以待人,对自己的过错可以找到各式各样的理由来推脱,对别人犯的错,则大加指责。</p>
吴三桂在布告将开关归咎于时代,将迎接多尔衮当做看错人了,是自己愚蠢,本意是借兵,没想到却给天下百姓带来灾难。</p>
布告中除了明言降孟外,其余的大都是为自己洗白,姿态放的如此之低,吴三桂这招,布告明示天下的法子,还真让许多士人觉得他是迫于无奈之举。</p>
而吴三桂归降,最先得到消息的是李定国以及永历君臣,永历帝闻讯,又喜又慌,喜的是吴三桂降周,肯定不会再即刻威胁到自己的安全,而慌的是,吴三桂一降,则天下九州,俱在孟浚手中,王朝鼎革,就在眼前。</p>
永历帝闻讯,抚案长叹,泣涕而言:“太祖创业维艰,披荆斩棘,方得万民拥戴,拥大明万里河山,今孟氏之起,犹如大河东流,不可阻挡,朕孤家寡人,何以御敌?哀哉,哀哉!”</p>
群臣环侍,皆低首无语,唯有叹息,是夕,屋中烛影摇曳,春风吹过,增添了几分凄凉,永历帝独自站在窗边,泪水模糊了视线。</p>
喜欢南明义军请大家收藏:()南明义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