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王牌第四一零章 上路
钱金勋接着说道:“你就回答说,就是风老大让你来收江道保护费的,一年三千块大洋。对方就知道你是自己人了,然后他会拿出一张大钞给你,并且说,拿去吃茶。” 范克勤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说道:“梦上海夜总会,安全吗?” 钱金勋道:“应该是安全的,咱们的这个点,类似于安全通道的终端仓库,只有极少数几个人才知道,而且我挑中这个地方作为你此次行动的装备点,就是因为知道梦上海夜总会的这几个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暴露过,也没有失去过联系的时候,因此这个地点还是很安全的。” 范克勤想了想,道:“明白了。我们怎么走?” 钱金勋扔了支烟过去,道:“晚上的船,十点整,沙坪坝码头。我和处座送你们过去。” 接下来,兄弟二人又商量了一下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其实主要是范克勤在说,钱金勋则负责听。因为范克勤看过太多的案例,对这方面认识很深,讲的也很透彻。 中午吃过了饭,跟华章,老齐等人交代了晚上的时间和地点,让他们在情报处等着,在晚上十点整,沙坪坝码头碰面。 回到了家后,陆晓雅正在屋里帮范克勤收拾东西呢。没错,陆晓雅现在有范克勤家的钥匙。而且范克勤的所有外财,存在花旗银行本地分行的账户,保险箱等等,陆晓雅全都知道。范克勤就是为了防止万一的出现,在白白便宜了银行。 他越是这样,陆晓雅越是死心塌地的跟着范克勤。话说女人要是真的爱上一个人的时候,那是真的绝对以男人为主的,自己吃饭的时候,会想到男人饿不饿。自己多穿了一件衣服的时候,也会想到自己的男人冷不冷。很多不需要担心的问题,也开始担心起来。这就是一个人真正的关心你了,要不怎么说,女人在情感方面,大半都是弱势呢,就是因为女人比男的更感性,爱的更深一些。 范克勤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是以遗嘱甚至都偷偷地找律师立下了,陆晓雅和自己的养父一人一半。并且除了工作需要的保密原则,几乎没有任何事情瞒着陆晓雅。就是自己上辈子的事,范克勤都会在闲聊时,用自己做了个梦的方式,有选择的慢慢讲给陆晓雅听。虽然陆晓雅是不可能知晓范克勤乃二世为人的,但这也算是范克勤对于陆晓雅的一种回馈。 其实陆晓雅早就帮范克勤收拾好了行装,总共也没什么带的,不过女人嘛,你带了就算再多的东西,她也一定会觉得少带了什么。不过她又知道范克勤是特工,出门带的东西越多反而约累赘。是以陷入了自我矛盾当中,一会在皮箱里装上了一件衬衫,一会觉得太多,就又把衬衫拿出来了。后来觉得没什么装的,就觉得应该还是带上衬衫。 看见范克勤嘿嘿嘿的瞧着自己乐,陆晓雅拿着衬衫怔了怔,最后也是笑了出来,道:“这件衬衫带上吗?” 范克勤闻言走到了她的跟前,来了个后拥,道:“不用带,我一会穿着它走。” 陆晓雅闻言点了点头,将衬衫放在了旁边,道:“这次什么时候能回来?” 范克勤道:“嗯,说不太准,但我觉得一个来月?总之我肯定尽快回来。” 陆晓雅也抱着他的手臂,靠在他怀里说道:“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知道。”范克勤道:“我会带几个身手好的兄弟跟着,而且也不出川,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陆晓雅叹息一声,道:“好吧,你感觉这几套衣服够吗?”说着朝那个皮包扬了扬头。 范克勤道:“够了,三套换洗衣服就成了,现在带了五套哪能不够。等我回来给你带点什么礼物呢?” 没成想陆晓雅根本没被礼物所影响,拍了拍范克勤搂着自己的手,道:“牙具,牙具没带呢。” 范克勤故意咧嘴“嘿嘿嘿”的笑了几声,道:“有你就够了,要什么牙具。” 接下来两个人又腻腻歪歪了,就这样,一直到了晚上,范克勤换了身黑色的西装,带上行李,开车先送陆晓雅回去,跟着又来到了沙坪坝。 一下车就看见孙国鑫穿着一套浅色的中山装,正和钱金勋说话呢,旁边的还站着华章等十二个人。 孙国鑫对于送行,现在是有点迷信的,因此绝不会说什么你小心点,别出了事什么的。他觉得越是说这种话,越丧气。是以只是叮嘱范克勤全权指挥,又叮嘱华章等十二个人,务必严格执行范克勤的命令,如果不然,军法从事。没有丝毫的送行感觉,仿佛在宣布一项极为重要的命令一样,不过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临上船时,钱金勋说道:“克勤,别忘了,自己的命比什么都重要。” 范克勤点了点头,说道:“好,我会记住的。”说罢,转身摆了摆手,和众人全都上了船,直接往江心而去。 此次可是远途了,虽然是孙国鑫亲自安排的船,依旧是烧油的快船。而船上也放了好多大桶,一路突突突的先是到了宜昌,然后沿着水道又到了武汉,临到武汉之前,范克勤他们再次换成了小火轮,因为此时武汉已经沦陷,好在范克勤等人准备的十分充分,虽然水面上有不少小日本的炮艇来回巡视,但是都有惊无险的通了过去,毕竟小日本还要披着“共荣”的旗号,是以有一些客运或者走货的船只,还是可以通过的,只是千万不能有什么违禁品。 范克勤他们一行人中,也只是带了些换洗衣服,因此在武汉的水域经过了一次小日本的检查,便有惊无险的通了过去。 小火轮就慢的多了,途中总是要往船舱里补充一些煤料。范克勤和华章众人也下过几次船,买了些吃喝,一路低调行事,经过黄石,九江,安庆,铜陵,马鞍山,终于来到了南京。